习惯是指因为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体的需要,体现了人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生活习惯主要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娱乐消遣习惯、作息习惯、劳动习惯和学习习惯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工业化发达国家将有占总死亡人数比例为75%的人死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因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被认为是“自我制造的危险”,由此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头号杀手。而显然,不良生活习惯多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因此,大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是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和发展的生活习惯。我国学者贾伟廉主编的《健康教育学》(1988年版)把良好的生活习惯概括为以下8条:
(1)心胸豁达,情绪乐观。
(2)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3)生活规律,善用闲暇。
(4)营养适当,防止肥胖。
(5)不吸烟,不酗酒。
(7)与人为善,自尊自重。
(8)爱好清洁,注意安全。(www.xing528.com)
归纳起来,在大学生中不良的生活习惯主要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饭、挑食、偏食,男同学暴饮暴食,女同学怕长胖而过分节食;不良的运动习惯,如体育运动不足,运动与饮食关系处理不当,造成身体伤害;不良的娱乐消遣习惯,如不分时间、场合地看片、上网、打扑克,影响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不良的作息习惯,如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不良的劳动习惯,如被子不常叠、穿脏的衣服和用过的碗筷不及时洗、不知道主动打扫宿舍卫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及时复习、考前突击;不良的嗜好,如吸烟和酗酒等。
要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除了要认识其危害外,还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努力。
(一)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他们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要学会如何适应和生活。良好生活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大学生成就事业和健康幸福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大学生进入大学就脱离了家长的严格管束,也没有其他成人监督其生活。因此,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他们可以想怎样过就怎样过,并且觉得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自在、潇洒脱俗。在他们看来,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是小事小节,甚至会束缚人的手脚,使人变得呆板拘谨。例如,一些不讲究个人卫生的大学生被同学提醒要注意时,他们不仅不改正和表示感谢,还讥笑别人过于谨小慎微。他们不知道,正是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保证了人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证了人能不断地学到新的有用的知识,良好的劳动和娱乐习惯保证了人与环境、他人关系的和谐。因此,要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向往的自由、潇洒的生活。
(二)帮助大学生逐步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养成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要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和耐心,逐步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有些大学生希望改掉晚上不睡觉、白天睡懒觉的习惯,但坚持了几天后出现了反复,因此认为根本改不了,索性彻底放弃了。再如,有些大学生想形成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结果坚持了几天后因意外事件的干扰而被迫中断,过后也不想再坚持了。另外,研究发现,不良习惯的改正和良好习惯的形成大多需要3个星期的时间。因此,只要坚持3个星期,一般就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即习惯的改变和形成并非难事。但是,这同时也说明,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小恶,不为小善”,那么,我们就几乎不可能改善自我。
(三)帮助大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始终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做斗争
如何能始终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呢?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古语说:“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士也说过类似的话,“每一回破例,就像让你辛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了地一样,一回滑落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绕上去的还要多”。可见对不良的生活行为要时时处处注意防范,防微杜渐十分重要。因为大学生一般来说对事物的理解力较强、做事情的热情也较高,所以让他们暂时改掉不良的行为常常是件十分简单的事。但是,由于他们也容易对生活习惯这样的“小”事掉以轻心和情绪起伏,所以应该经常督促他们,并鼓励他们培养坚强的意志始终向不良的生活习惯开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