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普通的练习课,其中有一道难度较高的题目(如下图):用火柴棒摆正方形和三角形,你能算出第39根火柴棒是用来摆正方形的还是三角形的?
在巡视的过程中,老师发现错误率没有那么高,于是提出谁可以给大家讲讲这个题,一个平时学习较差的同学举起了手。令老师惊奇的是,这位学生说得比较有条理:他认为39÷7=5(组)……4(根),余下了4根,正好拼成正方形,所以认为第39根拼的一定是正方形。
一节课讲再多的题,最终也只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许多同学只是沉浸在了老师的说教之中。多数同学听懂了老师的讲解,也会用方法去解决问题了,但是孩子的思维真的得到锻炼了吗?能够做到迁移运用吗?通过教学使教学难点变得浅显易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最终目标,才是对“人”的教育。
而当我们真正开始指向思维的学习活动,研究思维的可视化时,才算真正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下面就以一节课例的实录进行分析。
1.男女生比赛,比一比谁记的数字多。
第一轮:男生3752;女生2573;
第二轮:男生8051627305829;女生257325732573。
男生喊不公平,说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
2.深入思考。
师:女生的数字有什么规律?你能举一个生活中具有周期性循环规律的例子吗?
(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周期规律现象,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
师:仔细观察图片,给你们30秒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去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等会儿老师将随机选取同学进行回答。
(这里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对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利用教学软件随机抽取,保证每个人被抽到的机会平等,这样也能督促每个学生认真思考)
生:有9面旗子串在了一起,按照红黄绿的顺序排列形成了周期循环。
(老师面露微笑,继续做倾听状)
(学生意识到老师还在等待答案,于是继续思考,接着说)
生1:每3面旗子一个周期,颜色分别是红黄绿。
师:你真是一个观察细致的好孩子,不仅说出了数量,还联系了刚才学习的知识。谁还有补充吗?(评价中要有对思考问题角度的引导,这是一个日复一日训练的过程)
生2:一共9面旗子,按照红黄绿每3面一个周期进行循环,循环了3次。
师:你说得更完整了!还用到了我们除法的知识!有同学可以根据刚才的信息提一个问题吗?
生3:下一面旗子会是什么颜色?
生4:第12面旗子会是什么颜色?
……
(作答)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第17面旗子是什么颜色呢?现在,我们先拿出自己的创意绘画本,想想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呢?问题具备开放性、生成性。老师用PPT展示反馈标准。
反馈标准
1.将思路呈现在图画本上,并解决这个问题。+1分(www.xing528.com)
2.能用数学符号代替图中的信息,越简单越好。+2分
3.我的方法能比别人更快地解决这个问题。+3分
4.我可以将这个方法讲给同学们听,并且他们可以听懂。+3分
师:现在我们开始小组讨论。小组内按照1号到4号的顺序分别进行陈述,其他人可以参照反馈标准,评选出最佳作品!开始吧!(有了反馈标准,学生内心就有了一把“尺子”,用好这把“尺子”,可以形成双向反馈)
(教师巡视,观察有代表性的作品)
师:讨论结束,现在是展示时间。
(小组内选出的最佳作品的创作者上台讲解。教师也可从这个小组再选取一名其他成员来讲解这个作品,以监管小组内是否真正做到了合作学习)
每组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的学生根据反馈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补充。(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多问“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最终评选出全班最佳作品。(小队夺旗榜加星)
师:同学们不仅能自己建立模型,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还可以像个小老师一样给大家讲清楚,给你们点赞!
师生共同归纳:看清事物排列的规律,弄清几个物体为一组,从而确定除数,再列算式计算。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物体的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物体的颜色相同。
(学生反馈之后,老师还要给出规范,形成再反馈,再提出类似问题,作为练习)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若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实现思维可视化是一个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提问。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
2.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创设真实的情境、生成性的问题和活动更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意思维的启发和阐述。“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他们好像没听懂,你能再说得具体一些吗?”“你的依据是什么?”等简单却有力的问题,最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这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进入他们的世界,并根据反馈调整学习活动。
4.倾听。倾听是对学生的尊重。有了倾听,学生会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师生间形成良性互动。可以说,倾听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
5.生成思维可视化作品。思维可视化作品反映出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馈,同时它也是评价和调整教学策略的基础。
6.评价。无论是学习活动前,还是学习结果产生后,评价都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
综上所述,指向思维提升的活动在课堂中的实施,就是使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转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者,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位置,使其真正地参与思维训练,从而为其赋能,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专家点评:
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样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这是不争的事实。离开“思维”的“知识”就变成“死知识”,而学“死知识”的过程当然就变成了“死学习”。“死学习”靠的是“机械重复”,所以必然是枯燥的、低效的、令人厌倦的。更重要的是,“死学习”会使学生长期处于“浅思考”甚至“不思考”状态,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发展受阻。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教学效能的关键并不在于“知识重复的次数”,而在于“挖掘与呈现知识背后的思维规律并训练学生掌握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入、更透彻、更系统,从而进入会学、乐学的良性循环。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地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答案的累积”,而来自“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了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所以当题目或题型一变,学生便无法应对,因为“感性经验”对不上号了。要提高教学效能,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
【注释】
[1]张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学校优秀教师;
刘彦莉,河北省骨干教师,保定市师德标兵,保定市魅力教师,保定市学科名师,保定市初中数学教学标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