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救灾体系是指在灾害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给予灾区必要的消防、医疗、物资等急需供应的系统体系,对此体系的评价分为以下6个方面。
1.消防可达性
消防可达性是指消防车到达社区外围(辖区边缘)所需要的时间。该指标的大小反映了灾害发生时,消防救援力量能否及时到达社区展开救援工作。对于社区来说其内部不一定有消防站,因此消防机构的覆盖能力就很关键,选取社区消防可达性作为评价因素。我国《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中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一般情况下应以消防队接到出动指令后正常行车速度下5min内可以到达其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15km2。关于消防站评价等级的划分,高晓明将专业消防救助到达时间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好(小于5min)、较好(5~9min)、中(9~17min)和差(大于17min)4个等级,城市消防车行车速度为400m/min估算出消防站服务半径为2km,以面积为15km2的圆面积计算出服务半径为2.18km,因此取消防站的服务半径为2km,以消防站与社区外围的距离大小来衡量社区消防可达性的优劣,社区距离消防站越近则认为社区消防可达性越好。
2.消防活动困难率
区域消防活动困难率是指社区内消防活动难以到达的区域面积占社区总面积的比值。其与社区消防栓的部分,消防通道的分布有关。根据消火栓及消防车的覆盖范围,社区消防活动困难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消防活动困难率中所包含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社区消防通道的区位布置;另一方面是社区内室外消火栓数量的分布,评估区域的社区内消防通道的分布、消防栓数量、服务半径是影响火灾救援时效的关键因素。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室外低压消火栓给水的保护半径一般根据国产消防车供水能力和消防车出水操作计算,室外低压消火栓给水的保护半径一般按消防车串联9条水带考虑,火场上水枪手留有10m的机动麻质水带,如果水带沿地面铺设系数按0.9计算,那么消防车供水距离为(9×20—10)×0.9=153(m)。室外高压消火栓给水的保护半径按串联6条水带考虑,同样计算,其保护半径为(6×20—10)×0.9=99(m)。此外,规范要求考虑火场供水需要,室外低压消火栓最大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20m,高压消火栓最大布置间距不应大于60m。对于社区消防设施评价计算中按照室外低压消火栓取150m为消防覆盖有效半径,画出同心圆未能覆盖的面积占社区总面积的比值为消防活动到达困难区域率。
3.消防通道完备程度
消防通道的完备程度主要是指社区与外围道路消防通道是否满足规范设置要求,在满足设置要求情况下其是否满足其功能使用需求。消防通道是社区的生命通道,是第一时间进行救援任务的重要保障,社区消防通道包括室外消防通道和室内消防通道,这里主要考虑室外消防通道。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街区内道路考虑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m,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宜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低于4m,与建筑外墙相距宜大于5m;石油化工区的生产工艺装置、储罐区等处的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6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消防车通道的坡度不应影响消防车的安全行驶、停靠、作业等,举高消防车停留作业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通道的回车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车回车场地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地面积不宜小于18m×18m。在此主要考察社区内明确标明消防通道是否满足设置和功能要求,其中设置要求以规范的相关要求为评价基准,功能要求主要是以社区消防通道是否被私人车辆、商铺和杂物占用等实际使用情况为标准。根据上述分析要求主要以是否满足规范设置要求,是否满足功能使用要求两方面来进行划分。
4.医疗救护体系(www.xing528.com)
灾害发生后肯定会有一定人员的伤亡,灾后迅速有效地对伤员进行救治工作,是灾后救援的主要任务。在医疗距离近,设备齐全,医护人员数量多的区域往往比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伤亡比率更小。因此医生数量的多少和医院的床位数直接关系到灾后救治伤员的能力。对于社区而言,灾难发生后居民一般都是就近就医,因此考虑社区内医疗可达性、千人配备医生数量和千人床位数为考核指标来评价社区灾后的医疗救护能力。此外,伤员的救治有一个时间差过程。有调查显示,汶川地震中收治的1861例病患进行了地震伤员伤情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中以骨折伤情为主,医院应多配备相关的医疗资源,随着地震发生后一个星期左右医院的就诊人数会剧增达到峰值,因此社区周边医院应注意医疗资源的配备数量。
5.医疗可达性
社区医疗可达性是指社区居民自行步行到达社区医疗卫生单位所需要的时间。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推广社区“15min就医圈”的医疗模式,即居民步行15min就能到达一所医疗机构,从社区入口出发,步行到最近的医院(无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是二级、三级医院)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其服务点,这里以15min为标准值来评价社区的医疗可达性。
6.每千人口医生及床位数
社区千人医生数是指社区范围内,每千人口居民拥有的具备行医资格的医生数量。该指标反映灾后社区的医疗救护能力,医生数量与社区人口的适应性。社区千人口床位数是指社区根据社区人数所应配备的床位数量。该指标也是反映医疗资源与社区人口的适应性。
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1.82人。如果按照全国平均标准计算的话,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城市大多数人口密集的社区该指标数值偏低,因此参考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千人口医生数为1.0的标准进行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