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固有危险性分析与防灾对策

城市固有危险性分析与防灾对策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有危险度是对系统自身存在危险性的一种量化描述。对于城市社区来说,首先需要确定社区存在的危险性,对社区固有的危险度进行评估,危险度高的社区防灾能力要求会越高。因此,对于城市固有危险性分析就特别重要。城市固有危险性包括:场地环境、周边危险源、建筑易损性、火灾蔓延危险度、消防设备配备完备性5个方面。主要考虑危险源自身的防护措施以及距离居民区及避难场所的距离等因素。

城市固有危险性分析与防灾对策

固有危险度是对系统自身存在危险性的一种量化描述。对于城市社区来说,首先需要确定社区存在的危险性,对社区固有的危险度进行评估,危险度高的社区防灾能力要求会越高。因此,对于城市固有危险性分析就特别重要。城市固有危险性包括:场地环境、周边危险源建筑易损性、火灾蔓延危险度、消防设备配备完备性5个方面。

1.场地环境

社区场地环境主要指社区自身及周边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危险程度。社区场地环境主要包括地震断裂带、砂土液化、沉降、地裂、泥石流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对于处在该危险地段的社区应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以确保社区的地质安全。社区应远离泄洪区、低洼地等易积水地区,选择地势较高、地形较平整(0.3%≤坡度≤8%)的用地作为避难场所。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社区场地条件分为有利地段、一般地段、不利地段和危险地段4个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2)一般地段: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3)不利地段:存在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唐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

(4)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周边危险源

社区危险源主要指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社区危险源主要包括加油站变电站、储气站、生化工厂等分布于社区内部及周边的潜在危险设施。

城市中各类危险源种类和数量非常庞大,在城市防灾规划中对危险源考察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危险源本身的安全防灾问题;另一方面是危险源周边防护设施和居民安全问题。主要考虑危险源自身的防护措施以及距离居民区及避难场所的距离等因素。《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中要求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与周围易燃建筑等一般次生火灾源之间应设置不小于30m的防火隔离带,距易燃易爆工厂仓库、供气厂、储气站等重大次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源不应小于1000m。我国学者高杰对居住区抗震防灾评价中对危险源的要求如下:居住区边界距离最近的次生灾害源的距离应不小于小型次生灾害源150~200m,中型次生灾害源300~400m,大型次生灾害源500m,且应符合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临时避灾场地的防火安全带不小于10~15m。

3.建筑易损性(www.xing528.com)

建筑易损性主要是指社区范围内所有建筑在灾害(主要为地震灾害)作用下的易损程度。要将社区内建筑的结构形式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社区内单体建筑的抗震性能,是地震发生时保障社区居民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历次地震中因建筑倒塌或损坏造成的伤亡占伤亡比例的90%左右。目前对于地震中建筑危险度的评价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假设可能发生地震地区,通过对单体建筑的各个参数的确定建立力学计算模型,进行地震作用下数值模拟工作(如振型叠加法、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等),这方法虽然能够准确模拟单体建筑的地震反应特性,但是对于大量建筑工作量太大,数据收集困难,社区内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评价单元体,某一栋建筑的危险性也并不能反映整个社区建筑危险性。另一类是通过历次地震中震害房屋统计,根据统计建筑群体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并通过专家评估,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是一种粗略评价,但是综合效果好,可操作性好。我国建筑结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自建民宅、多层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和其他特殊类型建筑物等。在考虑指标易操作性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各类建筑易损程度在社区所占有的比率来对区域建筑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由于社区建筑基础数据并不完全,根据历次震害经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建筑破坏主要与建筑的结构形式有关。

4.火灾蔓延危险度

社区防火隔离带是指为阻止社区大面积火灾延烧,起着保护区域火灾安全的隔离空间和相关阻断设施,如道路、防火建筑和防火林木等。火灾蔓延危险度主要是考察社区是否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阻断地震后次生火灾蔓延的功能,例如日本关东地震中63%的次生火灾时是由城市绿地阻断而熄灭的。

社区防火隔离带主要包括满足一定宽度的道路、防火建筑带和防火林木带,《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中要求建筑耐火等级低的危旧建筑密集区及消防安全条件差的其他地区(如旧城棚户区、城中村等),应采取拓宽防火间距、打通消防通道、改造供水管网、增设消火栓和消防水池、提高建筑耐火等级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应纳入旧城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消除火灾隐患。对于不同类型的社区,地震发生时,工业社区发生大规模火灾或爆炸的概率比较高,其次是商业社区,由于商业社区中含有大量的商住混合楼,餐饮业往往使用大量的明火器具,也极易引发火灾。此外社区周边危险源的分布,如加油站、化工厂、燃气储运站,等等,此类设施的火灾不同于一般的火灾,这种火灾一般起火迅速,且极难控制,社区应具有符合要求的防火遮断带。对于社区消防而言,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防”的阶段,考虑社区建筑起火的可能性以及起火后蔓延危险性,对于社区的潜在火灾发生情况作出判断;另一方面是“消”的阶段,主要考虑灾害发生后,消防能力能否及时到达并参与到救灾中,主要包括社区消防的覆盖率、社区内消防栓的个数(一般来说消防栓越多,表明火灾危险性越低)。其中我国对于城镇次生火灾要求,《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标准》中给出了次生火灾防止分割设置要求见表7.4。

表7.4 次生火灾蔓延防止分割设置要求

5.消防设备配备完备性

社区内消防设备的完备性主要包括社区居民楼内消防设备配备情况,社区内消防栓的数量,大型公用建筑周边防火水槽、高区喷淋等消防设施。我国对火灾事故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以生产生活引起的火灾为主,兼顾其他灾害引起的次生火灾,规划消防道路,消防避难空地要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空地和绿地资源,并与其他防灾资源相协调。

对于地震次生火灾要求住宅、商业、工业、文化等功能分区明确,尽量避免工厂、住宅和活动场所混杂建设。社区内的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信生命线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灾后的应急工作。对于社区周边的化工厂、燃气站等应满足规定的防火防爆安全距离或设置安全隔离带,并应编制与相邻建筑和道路的防火间距表,明确存在的隐患。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距次生灾害危险源的距离应满足国家现行重大危险源和防火的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四周有次生火灾或爆炸危险源时,应设防火隔离带或防火树林带。合理设置防火分隔、疏散路径、安全出口以及报警、灭火、排烟等设施。

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确定消防站消防责任分区的地域面积与范围,消防站的布局以接到消防报警5min可到达责任区为原则,社区应有满足消防要求的消防通道。评价社区消防道路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消防道路及其上空的管架、管路、栈桥等障碍物的高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对于高层建筑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若有困难可沿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我国《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中规定市政消防栓应沿街、道路靠近十字路口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当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侧设置消火栓,且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建(构)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