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震后评估与加固措施

城市震后评估与加固措施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一些已经丧失抗震能力或者丧失对重力的承载能力的部件和构件,采用支撑法替换受损构件或者通过加大截面法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当局部构件的尺寸和截面构造不符合要求时,应通过加大截面法提高该构件的配筋率、刚度等抗震构造要求。

城市震后评估与加固措施

1.震后评估

震后评估是对已受到地震破坏建筑的震害程度、破坏等级进行现场快速判定,并按安全、危险和待定进行归类。其目的是为恢复重建对不同破坏等级的建筑进行不同的处理,即对评为安全的建筑,可在入口处张贴绿色标记告诉人们该处允许进入;评为危险的严禁使用,并在入口处张贴警示牌以告诫人们不要进入,如图6.37所示。不属于安全和危险的待定建筑,应暂停使用,必要时需采取排险措施,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详细评估、修复和加固。

图6.37 警示牌

(1)场地环境的评估遵循以下原则。场地环境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评为安全:地震后建筑场地无明显变化;周边相邻建筑物对其无安全影响。

场地环境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评为危险:有对建筑造成直接危害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滚石、液化等)的地段;有较宽地裂、较大震陷或隆起变形的地段。

(2)地基基础的评估遵循以下原则。地基基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评为安全:地基保持稳定;地基基础无明显不均匀沉降(包括沉降、隆起、开裂等现象);基础无明显平移、转动和变形。

地基基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评为危险:地基出现明显液化;地基失去稳定;地基基础整体破坏;多数(指多于50%)基础构件破坏。

(3)结构部分的评估遵循以下原则。结构部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评为安全:结构构件无损伤;个别(指少于5%)结构构件损伤轻微,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结构部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评为危险:结构局部倒塌;多数结构构件破坏。

(4)非结构部分的评估遵循以下原则。非结构部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评为安全:非结构构件无损伤;部分(指少于50%)非承重墙体出现轻微裂缝、部分抹灰层剥落、部分吊顶等装饰局部散落,但不影响人员生命安全。

非结构部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评为危险:多数非承重墙、女儿墙等局部倒塌或严重开裂;多数悬挑阳台、雨篷等掉落或根部严重开裂。

2.震后加固(www.xing528.com)

对建筑进行评估后,需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加固措施。加固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应纠偏影响建筑正常使用的变形,修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或耐久性的裂缝,补强或替换发生屈曲的构件。

(2)当建筑物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分布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在平面不对称时或者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时,应针对薄弱环节采用增设构件、扩大原构件截面、设置钢构套、粘钢和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面层等方法,提高结构整体刚度以及薄弱环节的承载能力。

(3)针对一些已经丧失抗震能力或者丧失对重力的承载能力的部件和构件,采用支撑法替换受损构件或者通过加大截面法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

(4)当检测到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低于规定的最低要求时,应对整体结构进行抗震加固计算,针对不同部位出具相应的加固方案。

(5)当局部构件的尺寸和截面构造不符合要求时,应通过加大截面法提高该构件的配筋率、刚度等抗震构造要求。

(6)地震损坏建筑经修复加固后,质量和刚度宜均匀对称,不应存在因局部加强或突变而形成新的明显薄弱层或薄弱部位。

(7)当建筑物位于不利地段时,应对地基基础进行验算,当验算结果不符合抗震设计相关要求时,需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

对于不合乎抗震要求的应拆除重建或采取相应加强措施。例如:在建筑物和构筑物外面增加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水泥砂浆面层或钢筋混凝土面层,或喷射混凝土;加设圈梁、加设构造柱和加设拉杆。外加圈梁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或加型钢圈梁;为防止房屋外纵墙或山墙外闪、屋架或梁端外拔,可采用拉杆进行加固。

目前,碳纤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加固。碳纤维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及受拉构件的加固。其特点是:自重轻、厚度小,不改变结构外观;具有柔软性,能使用于圆形、弧形、异形等复杂外形的构件;抗拉强度大,能够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和抗压承载力;防水、耐酸碱、抗腐蚀;施工品质易于控制,可进行破坏性检测;易于修复,具有抗老化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