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国家在总结灾后的经验教训时,发现震后的防护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震后很多的结构虽然表面上并没有发生严重的破坏,但已经达到了其承载能力的极限值,当有余震发生时其很可能发生二次灾害,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有效的灾后防护不但可以减少财产损失,而且还能挽救许多无辜的生命。
土体在地震荷载下的破坏形式主要有以下4种:
(1)对公路路基造成滑坡沉陷等现象。
(2)对于海岸河岸边的土体破坏造成岸堤沉降、开裂、产生集中渗漏和管涌。
(3)大的断层错动、剪切破坏,在岸堤中产生集中渗漏和管涌。
(4)对含有饱和液化砂土的地区诱发喷砂冒水现象。
案例十六:阪神大地震导致的滑坡灾害等如图3.20所示。在受灾严重的地区,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人们对已经产生部分裂缝的土体铺设防水薄膜并堆放沙包加载,提高土体强度,防止雨水引起的滑坡等灾害。
图3.20 公路基础的震后防护
考查要点:对地震范围内的路基土体进行取样,通过取样对土体的工程性质做出分析判断,为今后的修缮和提高其持续使用性能提供参考依据。(www.xing528.com)
对策例:①在路基上铺设防水膜;②采用堆载的形式加固路基。铺设防水薄膜可有效的减缓由于水的作用而造成的土体承载力下降的速度,而堆载则使土体处于多向应力的作用状态,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
案例十七:图3.21中显示该地段发生了滑坡现象,因为震后通常会伴有降雨的出现。
对策例:为防止滑坡的进一步扩展,人们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例如铺设防水薄膜可有效的减缓由于水的作用而造成的土体承载力下降的速度。
案例十八:如图3.22所示,该地段由于砂土液化从而产生了不均匀沉降造成海岸堤坝变形。灾后,为了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在变形区域铺设防水膜。
对策例:根据该地区的破坏机理,采用防水与加固相结合的措施对受灾土体进行处理。
图3.21 滑坡土体的防护
图3.22 海岸的变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