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建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数学建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常常把每学期的第二课堂按教学周期设计,在每一个教学周期中都基本含有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让他们感受到数学问题是十分有益而又有趣的事。

数学建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高职数学由于课时较少,要想提高课堂的短短45分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难度会比较大,因此,笔者所在学校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模式,它是常规课堂的延伸,它具有课时灵活,内容选择余地大,活动场地,形式不受限制的优越性,为我们进行高数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也为学生施展个性和创造力提供了舞台。因此第二课堂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多方面数学素质能力的好形式,是课堂学习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协作精神方面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常常把每学期的第二课堂按教学周期设计,在每一个教学周期中都基本含有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让他们感受到数学问题是十分有益而又有趣的事。在这个阶段我们由浅入深安排一些用数学知识巧妙解决的问题,如投资,经营,赞助中的问题,二进制的应用,体育赛制等内容。这些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研究方式是动手、动脑、讨论、调查等多种多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问题难度加大了,在学生感到问题棘手,知识匮乏时可以向他们介绍有关知识。这种充电活动有时是教师直接讲授,有些是让学生在教师指下自学。有时让个别同学学懂后再讲给其他人听。有目的地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果好。

第三阶段:前面两个阶段研究的问题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相应的数学工具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大部分是为了训练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而将实际问题简化而编成的题,离真正的数学建模学习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所以提出条件更模糊,解决方向也不明确的实际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去解决。(www.xing528.com)

第四阶段:在接触了一些数学应用的实例之后,学生已跃跃欲试,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很多同学已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意搜集一些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实用性很强,但往往由于问题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学生社会经验贫乏及多种学科综合运用的能力不足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困难重重。这时我们或者指导学生去有目的地学习有关知识,鼓励他们去向专家咨询,逐步明确解决的方向。

通过整合不同形式的教学课堂,将“常规课堂—虚拟课堂—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使高职数学的教学和实际应用统一起来,实现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以教室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