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心灵本质直接表现,声乐艺术与教学探究

人心灵本质直接表现,声乐艺术与教学探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这样说,歌唱源自人的心灵本质的直接表现。这种以人体的某种器官作为表达心灵感受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反映了歌唱与人的密切关系,它可以追溯到人类艺术的起源。声乐艺术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到今天,其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它在表现人的心灵本质方面的直接性和真实反映生活的丰富性。

人心灵本质直接表现,声乐艺术与教学探究

可以这样说,歌唱源自人的心灵本质的直接表现。这种以人体的某种器官作为表达心灵感受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反映了歌唱与人的密切关系,它可以追溯到人类艺术的起源。在人或种族的幼年时代,诗、音乐和舞蹈是连在一起的,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根源,在词的韵律的重复中有诗的起源,在音调的变化中有音乐的起源。人类早期的艺术实践活动,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实用性的功能,但在人的情感表现方面却已相当直接和深入。不管是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葛天氏之乐》;还是以叙事为基础,将音乐与诗歌结合起来的大型民间口头创作,均直接表现了人的心灵本质。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最自由的而且响声最完美的乐器是人的声音,它兼有管乐和弦乐的特性,因为人的声音一方面是一个震动的空气柱,另一方面由于筋肉的关系,人的发音器官也像一根绷紧了的弦子。人的声音是完美的,可以与任何乐器配合。此外,人的声音可以听得出来就是灵魂本身的声音,它在本质上就是内心生活的表现,而且它直接控制着这种表现。在一切其他乐器里,只是一个与灵魂和情感漠不相关的,在性质上相差很远的物体在震动,但是在人的歌声里,灵魂却通过肉体而发出声响来。所以人的声音,正像主体的心灵和情感本身一样,展现出大量的个别特殊情况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它的较普遍的差异来说,是以民族情况和其他自然情况为基础的。”我国古代也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声乐艺术的声音特征,并不仅仅是物理性的声音现象,人的感受、愿望和情思最终诉诸人的歌唱,这本身便是人的心灵的呼唤,是人的心灵表白的需要,也是心灵间的安慰、同情和共鸣的需要。(www.xing528.com)

声乐艺术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到今天,其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它在表现人的心灵本质方面的直接性和真实反映生活的丰富性。“心中有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从我国的情况看,声乐艺术形成初始,聚族而居,聚地(区)而居,游牧散居,农耕、畜牧、狩猎等各自为特征的各个地区,一直把歌唱行为当作调节族群或地区内部人际关系的认同手段。因而,我们不能仅从审美需要的角度去认识综合艺术所具有的特征,也不能仅以专业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为唯一的结构样式,去探讨其过程和结果。如果那样,我们的手和脚都将被捆在一起,从远离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静止状态下,去求得一个机械的、与人的生存与发展相隔绝的认识结论,那将是非常有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