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民族旅游地的“前台”和“后台”与传统和现代性——云南省景洪市曼龙村的田野案例
曼龙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政府的东边,隶属于该乡坝那村委会,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曼龙村是国家4A级景区西双版纳傣园中最大的一个村寨,南靠澜沧江,北依龙德湖,现有108户人家,521人,均为傣族,其中有67人在傣园工作。
前台:传统村民与现代游客的对话
由于傣园“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村民经过培训就成为直接接待游客的旅游工作者,即“前台”的直接表演者,而传统村民与现代游客在旅游“前台”对话的同时,也进行着文化的交流与选择。
游客在曼龙村最先参观的是傣楼,曼龙村的16家傣楼分布在佛寺周围,以方便游客参观。被选为傣楼的民居一般卫生条件较好,多铺有地板革,大厅中较大的藤篾编圆桌上放有茶具和傣家特有的糯米香茶。跟其他普通民居最明显的不同是厅中挂着傣族手工织的傣锦和一些银饰品,供游客欣赏和购买。经过装饰的傣楼更凸显了傣族传统文化特色,成为一种“舞台化的前台”。
在“前台”的布景中,屋内的布置与摆设成为传统傣族文化的符号,而在真实的村民生活空间中,这些符号大多是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在傣楼中负责接待的年轻姑娘并不是这家的女儿,而是被选出来相貌俊俏、汉语较好的女孩,她们向游客介绍傣族的风俗习惯,让游客品尝糯米茶,并推销首饰等。作为“舞台化的前台”,傣楼所展示的传统文化大多是已经失传又重新被发掘的风俗,而不是村民的现实生活样态。
即使游客住在“傣家乐”,与村民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似乎进入了所谓的“后台”,但这一“后台”也顶多是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后台,而不是社会结构与意义系统上的“后台”。游客并未融入傣族的社会生活之中,主人用傣语将自己的传统保护起来,以防现代游客进入其深层次的社会生活。“傣家乐”仍然是一种社会结构上的“前台”,是“貌似后台”的前台,也是在旅游公司与村民的合作基础上修饰、包装的“舞台化前台”。
后台:传统与现代力量的较量
在曼龙村这一旅游空间(场域)中,“后台”才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空间,也是游客想进入、并体验异文化的空间,但游客大多只能进入被修饰、被布置的“前台”。实际上,这是当地村民与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也是传统与现代力量之间所进行的博弈与较量的空间。
旅游公司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秉持现代“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强力实施现代经营理念,片面迎合游客的心理,追求经济效益;而村民代表着传统力量,处于“弱者”的地位,有权选择文化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并以传统的力量对抗着现代性。
而在每年4月中旬傣族泼水节期间,都会出现两种场景:一种场景是在傣园泼水广场上,游客与工作人员共同“表演”泼水节目,村民去参与泼水的话,可以得到6块钱收入,即傣族真实生活的“后台”搬到了旅游的“前台”;而另一种场景是当地村民从表演性的泼水节目中退出来,在“后台”以传统方式自己泼水过自己的节日。(www.xing528.com)
面对为旅游而开展的活动与曼龙村自己搞的传统活动,比如泼水节,当地村民的对策就是“听一部分,不能全听”。这就是曼龙村处置传统与现代性关系时的一种调适手段,它既不完全排斥现代性与旅游活动,但也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郑萍.旅游空间中的传统与现代性——傣族曼龙村寨的旅游人类学分析[J].河北学刊,2008,28(2):142-146.)
【主要内容】
第一,梳理与“真实性”相关的基本概念,介绍“展演(表演)”理论与美国表演学派,阐述欧文·戈夫曼的“前后台”戏剧展演理论。
第二,讨论“展演(表演)”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介绍迪恩·麦肯奈尔“舞台真实”理论创立的历史背景,阐述“舞台真实”理论对“前后台”戏剧展演理论的还原与延伸,梳理旅游空间(场域)中旅游场景结构的6个层次。
第三,详细阐述旅游中的真实性,包括麦肯奈尔对真实性问题的探讨、真实性的主要类型、真实性情形的类型框架、真实性的不同意义或内涵、真实性的结构体系、对旅游中的舞台真实的3种观点。
第四,解析与旅游中文化商品化相关的基本概念,并从经济学与人类学角度来分析文化商品化。
第五,阐述旅游中的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之间的相互关联及相互作用,讨论在旅游开发中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真实性”本来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理论问题,20世纪60年代西方旅游人类学开始研究这一问题,本世纪初这一概念被引进国内,成为我国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对旅游中真实性的讨论主要有两个进路:其一是全球化与文化商品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二是游客动机和体验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真实性”概念的定义与分类、旅游中的文化商品化,以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本讲为第9讲,即旅游客体篇的第3讲,总第9讲,共有5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