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及旅游人类学读本

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及旅游人类学读本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参照文化涵化的一般模式,以中国旅游地的具体实践为样本,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适应与抗拒3个方面。(一)接受(采借)几乎所有中国旅游地都经历了接受外来文化这一过程,因为大多数中国旅游地处于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大多数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利益,因而几乎都对旅游抱有认可与支持的态度。

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及旅游人类学读本

参照文化涵化的一般模式,以中国旅游地的具体实践为样本,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包括接受、适应与抗拒3个方面。

(一)接受(采借)

几乎所有中国旅游地都经历了接受外来文化这一过程,因为大多数中国旅游地处于生命周期的上升阶段,大多数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利益,因而几乎都对旅游抱有认可与支持的态度。接受是文化涵化的初始阶段,旅游地文化与以旅游为主的外来文化相互接触,同时承受其传播,并予以选择、采纳与借用等。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旅游与其他传播媒介有所不同。其他传播媒介的媒介信息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与接受这些外来产品的受众之间可以分离,而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则是一种附着在旅游地居民群体与游客等群体上的两种文化面对面的交流与传播,具有现场性、即时性、直接性与真切性。旅游这种跨文化传播导致主客两种文化直接遭遇、碰撞甚至交锋、对立,对游客与当地居民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却大不一样。

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一般有水平接受与垂直接受两种模式,如果主客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同,其接受模式大多为水平接受;但如果主客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较多,其接受模式通常为垂直接受。不同区域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基本上都是以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向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传播为主导,即代表强势文化的前者将自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施加给代表弱势文化的后者,而后者必须做出自己的反应。这种情况在旅游地开发的初期或早期尤为明显。

旅游地的涵化既有顺涵化(非强制涵化),又有逆涵化(强制涵化)。旅游地往往是弱势一方或被涵化方,其自身内部会自愿或自发地去吸纳、吸收外来文化要素,形成顺涵化(非强制涵化);但一些旅游地也出现了类似西方的“旅游帝国主义”,被涵化方在外来文化的强制之下而被迫涵化,这就是逆涵化(强制涵化)。当然,在旅游地进入成熟发展之后,双向采借情况会比较普遍,游客往往也会受到旅游地文化的影响。

(二)适应

1.文化同化

在封闭的状态之下,民族地区的文化是由众多文化特质构成的集合整体。而面对向外界的突然开放,原有的民族文化体系会出现新的文化需要,并与外来文化在各个层面上发生一定的对立甚至冲突。不同文化之间尽管会发生冲突,但如果某种文化具有有用的价值且另一种文化不具有时,这种文化极有可能被后者所采纳、借用与吸收。由于民族旅游地文化往往对应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在其与对应于“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外来文化相竞争时,民族旅游地文化更多的是采纳、借用与吸收,其中也会有同化。

民族旅游地的自然同化使得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出现变异并产生趋同性,这种趋同强化了民族的相似性,也影响到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这类似于“顺涵化”;而民族旅游地的强制同化类似于“逆涵化”。旅游中的“标准化”过程,就是兼有自然同化与强制同化的例子,这在任何旅游地都可能出现。比如,北京市某区推行旅游接待经营的统一化模式,要求乡村旅游接待户必须使用带有“某某旅游”4个字的床单

2.文化退化、文化弱化(淡化)与文化异化

旅游地除了会出现文化同化的现象,还可能出现文化退化、文化弱化(淡化)与文化异化等现象。

退化原来是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泛指事物的衰败倒退,由优变劣、由强变弱或由好变坏。民族文化的退化是指民族文化中的部分内容由好变坏或由优变劣。

弱化与淡化这两个概念的意思相近,都是某一客观事物的变化在程度上的表现。民族文化的弱化是指民族文化变弱或使其变弱,而民族文化的淡化则是指民族文化变得无关紧要或使其无关紧要。

异化的原意是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在哲学上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民族文化的异化是指民族文化的部分内容不宜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中或舞台上,但这部分民族文化的内容还是被商品化或舞台化了,这样就会导致对民族文化的亵渎与破坏。

3.文化融合(www.xing528.com)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与游客、游客与东道主、东道主与东道主等之间的接触、竞争以至矛盾是一个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修正着旧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与文化模式,同时又在各种互动主体之间建立了新的社会行为准则约束人,融合人们的文化,形成新的社会文化结构模式。比如,部分游客在某旅游地长期居留,并在与旅游地当地居民接触、交往过程中,发生双向的调适,产生出与各自原有的文化都不同的特征、形式、内容或结构,形成了驻客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4.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现象主要表现在游客与旅游地当地居民身上。它是指游客与旅游地当地居民各自既保持着原有文化特征,又吸收对方的文化特质,学习对方身上有价值的东西,把两种文化元素相互融合。

5.文化混合

文化混合现象更多地表现在旅游地的青少年群体身上。它是指旅游地的青少年群体在与游客等不同外来文化的接触中,受到其示范效应的影响,行为做派与穿着打扮上模仿游客,但骨子里却没有摆脱自身原生文化的一种“夹生饭”状态。

6.文化丧失(文化没落)

文化丧失(文化没落)是指在旅游地的文化资源开发中,规划开发者有选择地确定开发对象与主次先后。那些不幸没有被选择开发或不宜被开发的文化资源遭到忽视、漠视,可能会加速其萎缩、衰败,甚至可能会没落、消失。

“三叠水”与“丽江粑粑”是纳西族民间日常饮食,在旅游开发之后,前者走向平民化与多样性,后者却逐渐萎缩与单一。通过这一实例不难看到,主客双方在不断调适中所展演的文化变迁,也看到旅游市场需求对于东道主文化的影响之大,即涵化如何导致了文化变迁的过程。

7.文化边缘化

文化边缘化这一现象比较特殊,是指旅游地一些居民,既没有保持自身原有文化的意识,也不想去吸收其他异文化,而是我行我素地过自己的日子。

(三)抗拒(对抗性涵化)

1.文化抗拒

文化传播不仅受到地理环境、传播媒介等条件的限制,也会受到不同文化心理、群体意识与价值观念等的阻挠。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性质的文化相遇时,极有可能发生冲突。这是因为:一些民族旅游地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不便,信息相当闭塞,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得以较好保存,一旦旅游等外来文化进入时,当地封闭的文化体系自然会产生某种排外性,当地一些人对文化变迁会有恐惧、怀疑、排斥、拒绝、抵制或反抗的心理与行为。这种情况更多地发生在旅游开发的初期或早期,在旅游开发的其他阶段也会存在。其主要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特质的凸显上,进而强调自身文化特质的独特性与专属权,其突出表现形式就是对于自我族群文化的重新建构,或称为“传统的发明与再造”,以及对自身族群认同的重新确立。

2.文化分化

由于在旅游开发的初期与其他阶段,旅游地总有一些人对文化变迁会产生恐惧、怀疑、排斥、拒绝、抵制或反抗的心理与行为,这些人最终会从当地社区中分离出来,形成文化分化,它在程度上要比文化边缘化更为严重。特别是那些在旅游开发中没有获得太多经济利益、反而要承受一定负面影响的当地人身上,这种文化分化就会表现得更为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