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结构与反结构

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结构与反结构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克多·特纳认为,阈限的实质由法律、习俗与庆典所指定和配置。(三)维克多·特纳的共睦态概念由上可见,围绕着仪式而展开“阈限前-阈限期-阈限后”这一过渡过程,是一个“结构-反(非)结构-结构”的过程。

维克多·特纳的阈限理论:结构与反结构

在阿诺尔德·范·吉内普“过渡礼仪”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利奇和道格拉斯都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对二元分类的研究,而维克多·特纳几乎全盘接受了阿诺尔德·范·吉内普的这一理论,提出了“结构-反(非)结构-结构”理论(“阈限”理论),他的研究最为深刻,真正继承、丰富与发展了阿诺尔德·范·吉内普的“过渡礼仪”思想。

(一)维克多·特纳“阈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1、过渡仪式或生命周期仪式

维克多·特纳堪称是当代最为著名与影响力最大的仪式研究大师,他提出的“阈限”“结构”与“反(非)结构”等概念与旅游人类学研究关系最为密切。维克多·特纳主要通过“过渡仪式”深入讨论了这些概念。

过渡仪式是指那些与个人生命周期有关的、在人生若干重要转折点上进行的仪式,比如出生礼、成年礼、结婚礼与丧葬礼等,也被称为“生命周期仪式”。过渡仪式不仅出现在受文化规定的个人人生转折点上,也可以用于某些社会性活动之中,比如部落出征、年度节庆、政治地位的获得与秘密社团的加入,等等。

2.位置结构与反(非)结构

维克多·特纳认为,人类的社会关系具有两种状态:一种为日常状态,是指人们的关系保持着相对固定或稳定状况的结构模式,即位置结构。所谓“相对固定或稳定的状况”,是指一个人的法律地位、职业、职务与等级这样的社会常数,也指一个人为社会所承认的成熟状况,比如已婚状态或婴儿状态,以及人在特定时间内的生理、心理或情感状态。另一种状态为非日常状态,即反(非)结构,是指不同于日常社会生活及社会关系的仪式状态。

3.仪式、仪式过程与阈限期

仪式是指这样一种处于稳定结构交界处的反(非)结构(或现象),而仪式过程是指对仪式前与仪式后两个稳定状态的转换过程;仪式过程中的这一特定阶段被维克多·特纳称为“阈限期”,也是指处于反(非)结构状态的有限时空阶段。

结构与反(非)结构相互依存,必须各自依靠对方才能存在。不管哪一个得到强调,都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尽管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各种通过仪式,始终处于结构与反(非)结构的状态之中,但由于存在着平衡与制约机制,它使这种人生的摆动具有规则性与可控性。

4.阈限的概念

维克多·特纳的三阶段理论与阿诺尔德·范·吉内普的观点几乎一致,但他似乎更重视仪式过程中的中间阶段,也即阈限阶段。阈限概念是维克多·特纳的研究重点,因而特别得到他的重视。维克多·特纳认为,阈限的实质由法律、习俗与庆典所指定和配置。它们模棱两可的与不确定的属性,在众多的社会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象征手段表现出来,而社会与文化上的转化都会经过仪式化的处理。

5.阈限阶段值得注意的现象与特征

首先,阈限阶段是一种模糊不定的时空,基本没有阈限前或阈限后的社会文化所具有的特征。阈限阶段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

其次,阈限是一种神圣的、处于中间状态的仪式时空,所有世俗社会生活中复杂的种类、精细的分层与纷繁的规则都可以被消解,甚至连性别、年龄与社会地位等都可以被象征性地分解为无区别特征的模棱两可、悬而未决与不三不四的中性存在,它不属于任何一种明确的文化分类。

最后,阈限阶段远离世俗社会,无所谓高低、上下、贵贱之分,原来在世俗社会中的分层、角色、地位、权威与权力等都已全部消失,这一阶段的特质就是“人人平等”。

6.埃德蒙·利奇对社会空间与社会时间的界限的一般性讨论(www.xing528.com)

对人们在“阈限”这一“暧昧时空”中所具有的上述现象和特征,埃德蒙·利奇认为,这是由于一种界限将社会空间与社会时间分为两个范围:一个是正常的、有时间的、明确的、位于中心的与世俗的;另一个则被当作界限的空间与时间的标志,是不正常的、无时间的、模糊的、位于边缘的与神圣的。

对有关空间与时间的这个界限,也就是维克多·特纳所指出的“阈限”,可以用一个基本隐喻等式系列来予以概括:

埃德蒙·利奇著,郭凡译.文化与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5.

7.阈限阶段的类型及其在仪式前、中、后的相同与不同

阈限阶段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开性或大众化的阈限阶段,一般是指那些季节性比较强的庆典仪式,比如耕种仪式、收获仪式与节日仪式等。在这一阶段,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阈限人”,在仪式中往往表现出社会正常关系的颠倒;但仪式结束之后,没有任何人改变其地位,地位高贵的仍然高贵,地位低贱的仍然低贱。另一类是隐秘而与世隔绝的阈限阶段,通常是指人生过渡仪式与为社会地位晋升而举行的仪式。在这一阶段,“阈限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也都失去了先前的身份、地位;但仪式结束之后,人们的地位、身份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类中介性

对于维克多·特纳的阈限概念,也可以用类中介性的概念来表示。过渡仪式这种中介状态是与社会等级结构和社会秩序相对立的。当进一步把这种中介性与社会地位体系相对照时,随即就出现了一连串的二分概念。

中介性中常有的特质是过渡性、转换性、水乳交融、同质性、平等关系、整体的、跟财富无关的、赤身裸体的或全体穿一样的制服的、羞辱的,等等。这些特质相对于社会网(社会地位)体系中的凝结状态、静态的、结构分明的、异质性的、阶层上下关系的、部分牵扯到财富的、以衣着区分来代表身份的、因地位而各有贵贱的,等等,又与结构、异质、阶层与财富等非同质特征相对应。所有的二分都建立在对仪式与社会、象征与经验事实二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

类中介性概念的本质在于,它指的是一种同质的、交融的、无结构的状态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对立,它源自神圣与世俗的二元对立,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而这种反差正是人们生活体验中的重要部分。

(三)维克多·特纳的共睦态概念

由上可见,围绕着仪式而展开“阈限前-阈限期-阈限后”这一过渡过程,是一个“结构-反(非)结构-结构”的过程。它通过暂时消除仪式过程中的不平等,以重新构造与强化社会地位的差异结构。

在阈限前阶段,社会结构存在于社会当中,规定着社会关系与社会地位;在阈限期(阈限阶段),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使社会结构出现了暂时的空白,显示出反(非)结构的主要特征,社会反结构即为“共睦态”;而当仪式结束时,社会结构又重新回复原状,阈限阶段的特殊关系得以消弭,日常的社会结构又重新得以确立。换言之,阈限后阶段与阈限前阶段具有相同的情况。

也就是说,社会生活是由结构与反(非)结构的二元对立构成的,社会结构的特征是异质、不平等、世俗、复杂、等级分明,反(非)结构的特征是同质、平等、信仰、一视同仁。

“共睦态”即社会反结构,仪式过程也是“结构-反(非)结构(‘共睦态’)-结构”的过程。“共睦态”以反(非)结构为特征,个体的混沌与无界定状态就是对世俗社会的颠覆,世俗的价值观分类在此被“夷平”,主体的旧身份几近死亡,每个人在此状态中被重新打造与锤炼,就如同回到母体子宫里一样,回到从未被现实社会结构化的原初状态,人人生而平等,社会被逆反了。因此,这种状态呈现出同质、平等、无产、宗教、简单、一视同仁和谦卑等与世俗相对的特征。由此看来,“共睦态”就是一种超越了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与息息相通的情感状态。

仪式的本质正在于它的反(非)结构的特征,它容许人类在某些场合中对日常结构予以反思。也即是讲,人性只能在仪式中才得以被发现,而仪式活动之外的社会生活基本上是封闭的、无人性的。“共睦态”与社会结构几乎完全对立,结构似乎是“一无是处”。因此,人们必将通过包括仪式在内的各种方式在社会结构的缝隙中寻找“共睦态”,以此来获得补偿与愉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