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尔德·范·吉内普的“三重模式”理论,即“通过礼仪模式”理论,或“分离(分割)-过渡(通过)-融合(结合、聚合、统合)”的“生命礼仪模式”。其中,又以“通过仪式”的概念最为著名。
(一)阿诺尔德·范·吉内普仪式理论的主要内容
阿诺尔德·范·吉内普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个体生活都是从一年龄到另一年龄,从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从一社会地位到另一社会地位的过渡。”[4]人的一生由此变成了有一连串具有相似起点与终点的阶段:比如出生、青春期、结婚、为人父母、提升到更高的等级、职业的专门化与死亡等生物性与社会性的事件。这些阶段的临界点正是人类在其生命史上所要面临的众多“关口”,而且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这些重要“关口”,并与上述阶段与事件统一起来。这些可被统称为过渡礼仪(通过仪式)。绝大多数民族或族群(集体、群体等)都会在这一特殊时刻(时点、时段)举行某种仪式,人们似乎相信仪式就是像“助推剂”一般的“过关”动力。
人生礼仪(过渡礼仪、通过仪式)往往是指生命循环或生命危机的仪式,这与人类个体与群体生活及社会地位的改变有关。这些生命循环或生命危机仪式中的典型例证包括有人的出生、成年、结婚与死亡的仪式。狭义的过渡礼仪(通过仪式)仅仅是指人生礼仪,广义的则包括更多的仪式形式。换言之,过渡礼仪(通过仪式)作为人类社会中普遍的建构机制,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因季节性变换举行的岁时节庆(季节性节日),入学、毕业、就业、升迁、退休等社会地位的变化,或是献祭、朝圣、出征、狩猎与保卫领土等举行的节日等都在其中。这些仪式虽然有宗教(神圣)的与世俗的,却都体现了分离、过渡与融合的“三重模式”,[5]这正是阿诺尔德·范·吉内普仪式理论的核心内容。
1.第一阶段:分离(分割)
在此阶段,受礼人群体或个体离开其原有的处境,或者与原有社会结构里的固定位置,或者与社会阶层中的某一点相互分离。比如,在传统社会中,男孩子的各种成年礼仪都是强迫他与自己的母亲、姐妹和家庭分离,送到仅供男人居住的地方,这意味着男孩子与母亲、姐妹和“旧”家庭的“断裂”,以准备步入真正的成年,成为所谓的男人。
2.第二阶段:过渡(通过)
本阶段即“阈限”阶段。这一阶段是从第一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受礼者进入到一种神圣的仪式时空之中,它处于一种中间状态或象征性地被置于“社会之外”,与过去和未来依照世俗生活准则建立起来的时空有所不同。在此阶段,世俗的行为规范被抹去或黯然失色,它被某种神奇的东西所取代。比如,男孩子与自己的母亲、姐妹和家庭暂时分离后,他身处男人应该待的地方,要接受某种形式的测试,要做跟自己身体有关系的某个动作,要去干男人才可能干的某件事情,就像瓦鲁阿图彭特科斯特岛上男孩的“陆地跳极”等。
3.第三阶段:融合(结合、聚合、统合)
在此阶段,受礼人精力充沛地回归社会,神圣的色彩已经褪去,恢复到原有的世俗生活状态,但受礼人的社会角色或社会地位等已经有了质的改变。比如,成人礼仪之前的男孩子,这时已经成为男人,“光棍”或单身汉现在已经娶妻结婚,等等。在这一阶段,往往要展示各种新生或再生的象征物,举行带有节日气氛的庆典,以庆祝秩序与生命力的胜利,也是庆祝旧的社会个体已经死亡,新的却已经诞生。
(二)菲奥纳·鲍伊检视了“通过仪式”理论
菲奥纳·鲍伊借用西方传统婚礼检视了“通过仪式”理论,图1-1为“通过仪式”的整个流程。
图5-1 西方传统婚礼的过程图式(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8.
我们将西方传统婚礼与“通过仪式”做对应分析:其一,两位新人在家中举行婚礼之后离开父母的家,仪式从此开始,此为分离阶段;其二,两位新人在蜜月阶段一般要去“蜜月旅行”,营造神圣的二人世界,此为过渡阶段;其三,在蜜月之后,两位新人要建立自己的“新家”(小家),“新人”不再“新”,其身份已转变为一对普通夫妻了,同样要过平常人的日子,此为融合阶段,整个仪式活动到此结束。
(三)埃德蒙·利奇的“过渡仪式”图式
埃德蒙·利奇对“过渡仪式”的表述方式及其结构与菲奥纳·鲍伊差别不大,但其“过渡仪式”图式更加抽象、凝练,也更具有普遍(一般)意义,如图5-2所示。
图5-2 埃德蒙·利奇的“过渡仪式”图式
资料来源:埃德蒙·利奇著,郭凡译.文化与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82.
(四)“前阈限”-“阈限”-“后阈限”
“分离(分割)”“过渡(通过)”“融合(结合、聚合、统合)”这3个阶段,还可以用“前阈限”-“阈限”-“后阈限”相互承接的前后仪式行动来表示。
1909年,阿诺尔德·范·吉内普提出了“阈限”的概念。阈限是“从正常状态下的社会行为模式之中分离出来的一段时间与空间”[6]。因此,阈限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阈限”(Liminality)一词来自拉丁语“Limen”,其意为“在门槛上”(Threshold)。这一典故采借自欧洲人的风俗:当新人到达新房时,新郎必须把新娘抱过门槛。在这个门槛上,参与者处于不进不出(或非内非外)的状态。
在阿诺尔德·范·吉内普的理论体系中,“阈限”的概念很重要。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总是有新的阈限需要跨越,比如夏天与冬天的阈限,每年的每个季节的阈限,每个月或每个夜晚的阈限,出生、青春期、壮年与老年的阈限,死亡与来世的阈限,等等。
应该强调的是,特定的仪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本质意义与秩序,它们所隐含的安排总是相同的。在形式多样性之下,要么有意识地表现出来,要么仅仅是暗含,但通过仪式的模式总会以类型化的模式再现出来。仪式理论因阈限概念的工具价值而具备了“模型”化的分析原则,以更好地去分析仪式的动态性机制,通过仪式的展演将人的生理特征与生命阶段的物理性质的社会化聚合在一起。其后大多阐述仪式行为基本模式的理论都对“阈限”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且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