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朝圣与宗教旅游:人类学视角

朝圣与宗教旅游:人类学视角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朝圣往往被称为宗教朝圣,因为它跟宗教联系紧密。大规模的朝圣活动促使各大宗教的朝圣中心逐渐形成,比如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与藏传佛教的圣城拉萨等。宗教朝圣与旅游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联系,就像是跨越时空而存在的一根链条。最后,绝大部分古代朝圣都是宗教活动,而现代朝圣则融合了多样性元素,与旅游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

朝圣与宗教旅游:人类学视角

(一)朝圣与宗教朝圣

韦伯英语语言百科全书》对朝圣有两个解释:一是“虔诚地到一个神圣的地方朝拜的旅程,特别是较长距离的旅程”;二是“任何长途旅程,特别是为追寻某种特别的目标,例如为表示敬意而进行的旅程”。

朝圣往往被称为宗教朝圣,因为它跟宗教联系紧密。维基百科认为,朝圣是一种旅程或寻求自我道德和精神的意义的旅程。即信徒到达宗教圣地或个人信仰和精神上的“圣地”,只要对个人有不一样的意义,都可以说是隐喻上的“宗教朝圣”。简而言之,宗教朝圣是指宗教信徒为了表达对神的崇敬、满足自己与神契合的强烈愿望或完成内心诺言而按照一定程式对自己心目中的宗教圣地的专门拜访。朝圣者通过宗教这一手段,以自我暗示与自我知觉方式,寻求精神的宁静,寻找灵魂的归宿,获得某种终极关怀和慰藉,以使自身超越生死的困境,达到由痛苦到最终解脱的轮回,实现心灵净化与灵魂升华。

据说早在公元前8世纪,朝圣旅行就开始兴起。古埃及的“布巴提斯阿尔铁米司祭”庆典,吸引尼罗河沿岸的朝圣者顺河而至;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奥林匹克城每4年举行一次朝圣活动,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涌向宙斯神殿朝觐;一年一度的伊斯兰朝圣是国际著名的朝圣活动之一,被称为“哈吉”;印度教的朝圣历史更为悠久,众多信徒于每12年一次的朝圣节在恒河沐浴祈福;数以万计的基督教教徒在耶路撒冷朝觐,在耶稣“苦路”上修行;在我国则有玄奘求经、妈祖朝觐、藏民转山等各式朝圣活动。大规模的朝圣活动促使各大宗教的朝圣中心逐渐形成,比如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与藏传佛教圣城拉萨等。

(二)朝圣、宗教朝圣与旅游

对于朝圣、宗教朝圣与旅游的关系,可以从象征意义与旅游起源两个角度来讨论,前一个角度的讨论放到第5讲,而此处则是从后一个角度进行讨论。(www.xing528.com)

关于旅游的起源,埃里克·科恩说过:“旅游历史学家曾指出,宗教朝圣是祖先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当代旅游的起源,这就使得人们要分析旅游与朝圣之间作为社会活动的差异所在。”[2]不论宗教朝圣是否为旅游的起源或旅游是否最早由宗教朝圣所带动,对朝圣、宗教朝圣与早期旅游关系的研究,肯定是探寻旅游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首先,古代宗教朝圣活动的指向性、规模性与流向性是促成古代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为了满足朝圣者在旅途中的基本需求,自古以来就为旅行者服务的旅馆业、交通业等接待服务业,在中世纪继续得以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古代早期朝圣者具有目的的神圣性、态度的严肃性、过程的艰辛性,但其行为的选择性、身份的自主性,却又是激发其他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客观因素。

其次,古代宗教朝圣活动发展到了中后期时,早期所具有的严肃性、神圣性与艰辛性逐渐稀释和削弱,而世俗性、娱乐性与消遣性开始显露和增多。在追求精神完善的前提下,以朝拜为名义,各式各样的离家外出都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人们可以离家外出获得某种经历,而不必固守家乡;有一些朝圣者假借朝圣的名义游山玩水,甚至逃避平庸的现实,神圣的事业转变成为世俗的活动。中世纪的朝圣者在宗教朝圣之外与宗教朝圣过程当中,还参与各种社交与娱乐活动。宗教朝圣与旅游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联系,就像是跨越时空而存在的一根链条。

最后,绝大部分古代朝圣都是宗教活动,而现代朝圣则融合了多样性元素,与旅游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多、传媒信息爆炸、消费文化示范与旅游意识增强的综合条件基础上,大众化旅游活动兴起,宗教活动演变成为日常性、程式化的精神活动范式之一,旅游与宗教朝圣的本意逐渐疏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