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学的学科特质与学科标志:揭示旅游人类学的本质

人类学的学科特质与学科标志:揭示旅游人类学的本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科特质即学科标志,是某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内涵或内容。比如,跟考古人类学密切相联系的博物馆物质文化研究,就被认为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田野工作在人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被看作学科规范最重要的界定标准。田野工作不仅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标志,也是文化人类学学者的基本功。民族志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主要的表现手段或形式。

人类学的学科特质与学科标志:揭示旅游人类学的本质

学科特质即学科标志,是某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有内涵或内容。关于人类学的学科特质至少有以下两种表述:

(一)表述之一

即以学科的表达方式与表现内容来反映人类学的学科特质。人类学是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的学科,或通过研究不同时空结构中的异文化来认识人类的自性、他性与共性的学科。人类学以文化的术语与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学科思想和观点,借此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比如社会学、历史学等,但人类学的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文化的解释又不太一样。以下对人类学与社会学这两个姊妹学科之间的复杂关系做简单分析:

1.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学科联系

在人类学的4个分支学科中,社会学一般不包括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姊妹”学科的寓意是社会学与人类学一直在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等方面有着共同的旨趣。

2.人类学与社会学的不同之处

人类学一般包括体质人类学或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与社会或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在一定意义上,社会学不包括前3项。比如,跟考古人类学密切相联系的博物馆物质文化研究,就被认为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克罗伯有一句名言被经常引用:“人类学家有博物馆,而他们(社会学家)没有。”[1]两个学科的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首先是研究对象上的不同:人类学包含对人类的生物性与文化性这两大基本特性的整体性探讨,而社会学只探讨其社会性;在传统研究的社会类别方面,人类学侧重非国家社会,即部落与小农社会,都属于前工业社会,而社会学强调对国家的研究,关注现代西方工业社会。其次是收集资料方法上的不同:人类学主要是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而社会学倾向于采用问卷与发现其他可测定的资料。第三是研究方法上的不同:人类学偏重做定性分析与比较研究;而社会学则侧重样本分析与统计技术。

即使研究对象相同,但两门学科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也有所不同。比如,社会学家也研究发展中国家乡土社会的课题,增加了更为质性化的思考,比如“族群性与文化偏好”的研究;人类学家也进入到城市与工商贸易公司企业的研究主题,但它是将其“作为一个文化的组织”及其过程进行研究;还有人类学家关于国家模式下的城市移民农民)心态与大众媒体角色的研究,已经有了量化统计,但仍未完全脱离人类学的学科传统。

更进一步,即使研究对象相同,但两门学科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思路的切入点)与发现等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人性与文化的研究及应用课题中,尤其是跟体质、医学、公共卫生、人性与人类行为及文化生态系统等有关的研究中,人类学关于人的生物性与文化性相互整合的整体论原则,使研究者要对人性-生物性-文化关系进行综合性探讨,并成为寻找社会问题成因的基础性的、有时甚至是根源性的内涵。

(二)表述之二(www.xing528.com)

即以学科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或研究范式来体现人类学的学科特质。这里所谓的研究方法,其重心(侧重点)是放在探讨人类学的学科特质上,即人类学与其他学科到底有什么不同,而前面的研究方法,则涉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1.参与观察

人类学首先是一门经验研究的科学,这与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相同。人类学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进行知识生产,是对通过田野工作得到的各种材料的概括、归纳与抽象,并撰写为民族志,包括民族志的文本、影视等形式,以民族志为素材的专业论文和著作以及应用性的结论与实践等。田野工作在人类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被看作学科规范最重要的界定标准。英国籍人类学家C.G.塞里格曼说过:田野工作对于人类学的重要性,就像殉教者的鲜血对教会的重要性一样。田野工作不仅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标志,也是文化人类学学者的基本功。

人类学并不是唯一做田野调查的学科,其田野调查主要表现在参与观察上,即在做田野调查时不仅仅是旁观的记录者,而是较长时间内跟当地民众生活在一起,亲身参与当地人的所有日常活动。人类学研究者要么一季度、半年以至一整年都待在田野调查地,能做到如此程度的研究者已经很少,要么分时段在常住地或户籍地与田野地之间往返,这样的研究者却有很多。不管研究者采取怎样的方式,其目的都是要将研究者的理论与田野地的实践贯通起来,最终完成的文化描述或撰写的文本(成果)形式就是“民族志”。研究者在田野工作之后要做的就是将其直接观察到的文化事项进行转述、分析与解释,最后把所理解的文化书写出来并呈现给其他人。民族志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主要的表现手段或形式。

2.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比较是人类学学者研究与比较不同国家、民族、族群、地区和社区等的经验材料,并验证理论假设,寻找其文化中的共性与异性,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跨文化比较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相对性与稳定性,在此前提之下,人类学学者发挥擅长田野工作与撰写民族志的优势,从孤立(独立)的单个田野地(个案调查点)逐渐转向更宏大、更宽广与更复杂的文化比较。

3.全方位视角

前面说过,研究“人”或“人的学问”的人文学科以至自然科学有很多,但这些学科大多关注人类及其文化或行为的某一方面(侧面),而人类学不是碎片化的研究,不是局限于某一点上,它是从某一点去看全局,再从全局去看人类及其文化的整体。

4.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当下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已经十分明显。其实早在人类学发展初期,它就关注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差别、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人的体质与生物性研究无疑是当时人类学兼容自然科学的标志,这说明人类学从一开始就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征。进化论时期的人类学学者想要建立一门无所不包的“人的科学”,其开放性较为明显,人类学在逐渐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方法论的同时,也不断地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自然科学中汲取理论营养,使自身拥有较其他学科更为丰富的理论宝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