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古塔全编:F39水陆庵彩绘泥塑塔

陕西古塔全编:F39水陆庵彩绘泥塑塔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陆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陆庵壁塑为国内同类保存比较完整的彩绘泥塑组群之一。◎泥塑喇嘛塔之六F39—7·泥塑喇嘛塔之七位于大殿前檐墙北梢间墙壁中部左沿的红脸金刚力士左侧,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35厘米。◎泥塑喇嘛塔之七F39—8·泥塑喇嘛塔之八位于大殿前檐墙南梢间壁面上方偏北的大势至菩萨塑像右侧,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60厘米。

陕西古塔全编:F39水陆庵彩绘泥塑塔

明代。水陆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城东10公里的普化镇王顺山下,坐落在一个形似卧鱼的小岛尾部,坐西向东。现有山门、前殿、中殿、大殿(诸圣水陆殿)、南北厢房等建筑。据《蓝田县志》记载,水陆庵本是悟真峪悟真寺(下寺)北普陀蓝渚庵内的水陆殿,因位于蓝水一分为二的河心岛上,故名水陆庵。悟真寺有上悟真寺和下悟真寺之分,水陆庵在下悟真寺。

悟真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唐时这里已经佛寺林立,香火旺盛,有南北普陀之分,常住僧达千人以上。悟真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是一座著名的皇家寺院。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和净业大师曾在此开坛讲经。其后,净土宗的高僧法成、慧远、慧超等都曾先后在此长时间居住。诗人白居易王维杜甫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都留下了诗篇。唐末因战乱,诸寺遭兵燹,寺院渐趋荒芜。明代,秦藩王朱怀埢喜爱这里的山水,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动工,大兴土木,修建庙宇,至隆庆元年(1567)竣工,历时5年。同时,聘用山西能工巧匠——“佛像士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超”等,精雕细绘,重塑壁塑。朱怀埢的母亲经常到这里烧香拜佛,蓝诸庵水陆殿(今称水陆庵)遂成为明代秦藩王府的一处家祀佛堂。

水陆庵壁塑为国内同类保存比较完整的彩绘泥塑组群之一。原前殿、中殿壁塑毁于民国时期。“文革”期间,红卫兵曾闯至庵前欲捣毁壁塑,因有驻军保护,得以幸免。现存壁塑集中于大殿(诸圣水陆殿)内,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内前檐墙南、北梢间墙壁,北山墙东侧壁,北梢间隔墙东壁和西壁,北山墙西侧壁,后檐墙壁,南山墙西壁,南梢间隔墙西壁和东壁,南山墙东壁,前檐墙南梢间墙壁,殿正中的背光墙东壁与西壁,共13个墙面上,精确、合理地安排和塑造了各式人物像3 700多尊,个体高在一掌至真人大小之间。作者融绘画、雕塑、镂刻等艺术手法为一体,采取连环画塑的表现形式,纵横罗列、叠塑佛本生和各种经变故事,间以佛道儒三教并尊,同排塑释迦、老子孔子三像,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和取材于民间传说的五百罗汉过海等。其内容丰富、布局精妙、气势恢宏,实为现实生活的写真。其中的人物有帝王将相、隶役走卒、商贩屠户、农樵牧渔、妇孺仆妪,又布以山川湖海、金殿玉宇、古刹宝塔、园林瀑布,还点缀花卉、城池、街市,以及珍禽异兽等,构成一幅幅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图景。当地人以“三石六斗菜籽”形容其内涵丰富以至不可计数。经多次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壁塑组群中布置有泥塑喇嘛塔8座、楼阁式塔3座,总计11座,依次为:

F39—1·泥塑喇嘛塔之一

位于大殿佛坛正中释迦牟尼佛背光右下方,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35厘米。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束腰和下楞台已残;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饰刻券门;塔脖子为圆柱形,塑五层相轮;顶塑宝珠形塔刹。除两扇门涂朱红色外,塔体其余部分皆为粉白。塔体粉白,是明清藏式喇嘛塔的共有特色,国内许多地方的喇嘛塔,习惯称为白塔,即因于此。值得注意的是,在释迦牟尼佛塑像束腰须弥座正面刻有“佛像士山西匠人作像人乔仲超”题记1则,给出了壁塑匠人的籍贯和姓名。

◎彩绘泥塑释迦牟尼佛

◎泥塑喇嘛塔之一

◎释迦牟尼佛束腰须弥座上的题记

F39—2·泥塑喇嘛塔之二

位于大殿佛坛正面右侧药师琉璃佛背光右边下方,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35厘米。基座为方形须弥座;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饰刻券门;塔脖子为圆柱形,塑五层相轮;顶塑宝珠形塔刹。除两扇门涂朱红色外,塔体其余部分皆为粉白。该塔与前述喇嘛塔如出一辙。

◎彩绘泥塑药师琉璃佛

F39—3·泥塑喇嘛塔之三

位于大殿佛坛正面右侧药师琉璃佛背光左边下方,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35厘米。塔体已经倾斜,基座和塔肚子也已风化残损,仅存塔脖子、相轮和塔刹。残存的塔体涂白色。

◎泥塑喇嘛塔之二

◎泥塑喇嘛塔之三

F39—4·泥塑喇嘛塔之四

位于大殿佛坛背面右侧文殊菩萨塑像右上角须弥山顶,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40厘米。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辟椭圆形佛龛;塔脖子为圆柱形,塑五层相轮;顶塑宝珠形塔刹。除椭圆形佛龛涂朱红色外,塔体其余部分皆为粉白。其中第三、四、五层相轮有红色滴染,估计为作业时不慎所致。

◎彩绘泥塑文殊菩萨

◎泥塑喇嘛塔之四

F39—5·泥塑喇嘛塔之五

位于大殿佛坛背面左侧普贤菩萨塑像坐骑狮子头顶上方须弥山顶,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40厘米。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辟椭圆形佛龛;塔脖子为圆柱形,塑五层相轮;顶塑宝珠形塔刹。除椭圆形佛龛涂朱红色外,塔体其余部分皆为粉白。(www.xing528.com)

◎彩绘泥塑普贤菩萨

◎泥塑喇嘛塔之五

F39—6·泥塑喇嘛塔之六

位于大殿前檐墙北梢间墙壁上方偏左的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塑像的左侧,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40厘米。基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辟券龛;塔脖子为圆锥形,塑七层相轮;刹座为仰月形,置橄榄形塔刹。除券龛涂朱红色外,塔体其余部分皆为粉白。

◎泥塑喇嘛塔之六

F39—7·泥塑喇嘛塔之七

位于大殿前檐墙北梢间墙壁中部左沿的红脸金刚力士左侧,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35厘米。基座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辟券龛;塔脖子为八棱锥形,塑有七层八边形相轮;塔刹为宝葫芦形。除券龛涂朱红色外,塔体其余部分皆为粉白。

◎泥塑喇嘛塔之七

F39—8·泥塑喇嘛塔之八

位于大殿前檐墙南梢间壁面上方偏北的大势至菩萨塑像右侧,为彩绘泥塑喇嘛式塔,通高60厘米。其大貌与上述7座泥塑喇嘛塔十分相似,只是细节部分尚有区别。基座为方形须弥座,下部已残;塔肚子为覆钵形,正面辟一圆龛,龛内原似塑有一尊结跏趺坐佛,因风化严重,现已漫漶不清;塔脖子为六棱锥柱形,塑有六层相轮,向上逐层收分;塔刹为宝葫芦形,已风化残缺。值得注意的是,在塔刹侧面有一圆形小龛,或为“天宫”所在。

◎泥塑喇嘛塔之八

F39—9、10·泥塑楼阁塔之一、之二

位于大殿南山墙正中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塑像、庵婆罗利塑像和鹿野苑说法塑像的左右两侧,为两组诵经拜塔塑像。

其中右侧的诵经拜塔塑像,为仿木结构彩绘方形七层楼阁式塔,通高130厘米。塔身周围为众罗汉诵经拜塔、聆听释迦牟尼佛说法,罗汉们神态生动、表情各异。塔身底层饰刻成甃砖覆钵形,正面辟一壸门龛,内塑一尊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像,释迦牟尼饰螺髻,面庞丰腴,身穿通肩袈裟,内穿僧祗支,下着长裙,右手施说法印。一层塔檐四角翘起,檐面饰刻筒瓦和瓦垄,每个檐角悬挂风铃1个,四角垂脊各有一个龙首形垂兽。檐下施角科斗栱和五踩单昂平身科斗栱一攒。塔身二、三、四、五、六、七层均为四柱三间。明间宽大,辟作方门,涂朱红色;次间窄小,仅为明间的一半,设落地菱形隔扇。每层的塔檐饰刻均与一层塔檐相同。塔刹为宝葫芦形。

左侧的楼阁塔与右侧楼阁式塔造型、结构、饰刻和高度基本相同,唯塔身塑作八层。由此可鉴,所谓“七级浮屠”并无定制,多塑一层已然常见。

◎泥塑楼阁塔之一(左)、之二(右)

F39—11·泥塑楼阁塔之三

位于大殿北山墙偏右上方,是一座众罗汉拜塔听经彩绘泥塑塔,为仿木结构六角七层楼阁式塔,通高115厘米。塔身底层饰刻成甃砖覆钵形,正面辟一券龛,内塑一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长方形壸门座上,佛饰螺髻,面庞丰满,神态端庄,双耳下垂。身穿通肩袈裟,内穿僧袛支,下着长裙,双手合十。一层塔檐四角翘起,檐面饰刻筒瓦和瓦垄,每个檐角悬挂风铃1个,各角垂脊均有龙首形垂兽。檐下施五踩角科斗栱,平身科二攒。塔身二、三层结构、高度均相同,每面辟两扇菱形隔扇门,设平坐栏杆;各角檐角翘起,悬挂风铃1枚;檐下施五踩角科斗栱,平身科二攒。四、五、六、七层塔身、塔檐结构、平座栏杆与二、三层做法相同,只是平身科减为一攒,且第七层塔身高度也偏低一些。塔刹为宝葫芦形。

◎泥塑楼阁塔之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