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涵盖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的秦巴山地和汉江盆地。这一区域属于中国长江流域偏北的地区,自古为秦蜀、秦楚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沿秦岭古道和汉江黄金水道修筑的寺庙及塔较为多见,毁没情况和因素也与关中、陕北相似。如汉中市最具规模的洋县智果寺舍利塔林因当地修建学校,于20世纪50年代被悉数拆毁;与安康市的旬阳东宝塔(第六批“省保”单位)遥相对峙的旬阳西宝塔,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拆除;享有盛名的安康老县城的文兴塔在“文革”中被拆毁;等等。因资料和调查条件所限,更多的毁没情况尚不得而知。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年陕南消失的古塔至少有18处约70座。
已消失的陕南古塔列表
续表
63·塔湾石塔
宋代。原址位于安康市平利县水坪乡塔湾村南300米。六角楼阁式石塔,早年坍塌。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遗存石塔构件150余块,其上有莲花、凤凰、白象等浮雕图案。各构件以若干束腰形铁榫连接。当地以“塔湾石塔遗址”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以遗址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64·智果寺舍利塔林(约50座)
元—清。原址位于汉中市洋县城西约12公里的谢村镇智果寺村。据清光绪本《洋县志》记载,寺始建于唐仪凤年间(676—679),宋、元、明相继重建、修葺。万历初,神宗之母颁赐智果寺御制大藏经六百七十八函(6 780卷),并捐金,命太监会同知府督工,增建藏经楼,寺周围筑城约二里许。当时寺院占地约53亩,周环高大的垣墙和护寺河,寺内分布楼阁殿堂、庭院廊庑和高僧大德的舍利塔林,是一组规模宏敞、形制完备的城堡式敕建寺院。清代多次修葺。
舍利塔林坐落于智果寺西北方向,据寺院周围群众反映,原有约50座砖塔;20世纪50年代,当地修建智果寺中学,将塔林全部拆毁。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智果寺”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65·文兴塔
明代。原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文兴街。文兴塔原名文星塔,为金州泰山庙附属建筑。泰山庙建于北宋,明代重修。明万历十一年(1583)大水毁州城,遂于赵台山下筑新城,改名兴安州。从此,文星塔与泰山庙分离,被圈入新城内。清康熙初年,道教泰山庙与佛教金堂寺互换,泰山庙更名双溪寺,文星塔遂易名文兴塔。乾隆四十八年(1783),州升为府,以原兴安州并汉阴地在府城设县,取“安民康泰”之意,称安康县。
现存文兴塔黑白照片摄于1956年。形制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20余米。塔身底层较高,素面。层间叠涩出檐,檐角起翘,檐下施砖雕斗栱、椽头。二层以上相间辟门和方窗,门窗形状各异,数目不等。顶置石质宝珠形塔刹。据新编1989年版《安康县志》载,文兴塔毁于1967年12月两派武斗。
◎文兴塔
66·田梁上僧人墓塔(2座)
明代。原址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大河乡田梁上村。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共2座。其一,方形石舍利塔,通高1.89米。底座方形三级,呈阶梯状,高0.70米,底边长0.75米;塔身高1.19米,底边长0.69米,四面均雕刻蔓草、花卉图案,正面题刻楷书塔铭。其二,宝瓶式喇嘛塔,下为仰莲座;塔身呈鼓形,残高1.3米,底径0.60米,正面题刻“圆寂亲教无相和尚之塔”,明成化十三年(1477)款。后以墓葬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据有关调查资料称,该两座墓塔现已不存。
67·旬阳西宝塔
明代。又名红安寺西塔,原址位于安康市旬阳县构元镇羊山村西庵塔坪上,与东庵“东宝塔”遥相对峙(2014年,旬阳东宝塔被公布为第六批“省保”单位)。原红安寺有东庵、西庵两处寺院,早年皆毁。
西宝塔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15米。1958年大炼钢铁时拆除。据当地村民讲述,1968年学大寨、兴修大寨田时,曾在塔址附近乱石堆下刨出青石板,石板下有青砖砌筑小室,内置瓷钵、石砚、铜镜等遭哄抢。
68·普贤寺塔林(5座)
明—清。原址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西30公里的沙河镇茶条村四组(原万山工学院内),其地四山环抱,二水合围。寺始建于唐代,元末废毁。明宣德、正统年间复建普贤殿。成化元年(1465)僧人募铜铸普贤像,扩建佛殿、禅房48间,寺侧有塔5座,大小铜佛像26尊,僧众300余人,为西乡县之名刹。清康熙年间(1662—1722)毁于“三藩”之乱,嗣后重修。20世纪50年代初,仅余大雄宝殿及铜佛像8尊。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铜佛以废铜出售。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面散布残砖瓦等建筑材料。尚存舍利塔数座,以及明代庙碑、石狮等。后以遗址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据有关调查资料称,原存明代石狮1对,于2000年移至午子观山门处保管。原舍利塔林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毁圮。
69·寺垭子石塔
约明—清。原址位于商洛市镇安县茅坪回族乡羊山贯村东北200米。寺早年毁圮,沿革不详。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尚存石塔1座,为方形三级楼阁式石舍利塔,由六块石构件拼接而成,通高2.1米。下部为八卦莲花须弥座,上部为重檐楼阁式。造型端庄、小巧,周身雕刻华丽。该塔于21世纪初倒塌。
70·金峰禅师塔
明—清。原址位于安康市宁陕县龙王庙镇棋盘村素里沟。多宝塔式四层石舍利塔,通高4.5米。塔基为六角形须弥座,底径1.5米,上置仰莲座。塔身为圆鼓形,正面刻铭:“临济宗派/金峰禅师□□世偈:金峰金峰,祖印相同,出离三界,明月清风。”落款磨泐不可辨。二、三、四层为六角形,每层正面浮雕跏趺坐佛,其余各面浮雕花卉图案。层间均作六角挑檐,刻出瓦垄、滴水。顶置宝珠式塔刹。据当地管理部门陈述,该塔于2008年前后倒塌,构件被文物部门收藏。
71·双龙寺舍利塔
清代。原址位于汉中市略阳县接官亭镇林口村塔坡寺国有林场。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文革”期间遭破坏。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寺址面积约8 000平方米,尚存清代三层砖舍利塔1座,高3.5米,底边长1.2米。遗址内可见寺庙墙基、铺地石条、柱础石及道光、同治年间重修双龙寺碑3通。后以遗址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该舍利塔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毁圮。
72·福仁山塔
清代。当地称“回龙寺塔”,似讹传。原址位于汉中市洋县金水镇野庙沟村福仁山东麓山脚下。道观及塔早年废毁,沿革不详。
“三普”资料显示,塔呈倒塌状,石构件散落塔基四周。塔基东西长12米,南北宽8.5米;塔基正中有盗洞。塔基东南20米处有原塔记事碑1通,青石质,方首,高1.45米,宽0.5米,厚0.08米,碑身左下角残。碑文11行,满行46字,述及塔主甘明理为道教龙门正宗宏道真人门徒,原籍湖北黄安县建正河人氏,因早年从军,战场杀戮太多,后出家悟道,云游四方,曾任福仁山主持等事。(www.xing528.com)
73·观堡庙舍利塔
清代。原址位于汉中市宁强县三道河乡草川子村。庙早年毁圮。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尚存八角三级石舍利塔1座,残高1.8米,底边长0.35米。塔身二层正面辟券龛,东北面楷书题刻建塔人捐资名录及乾隆丙辰年修塔题记。一、二层间以方石出檐,二、三层间及顶层为石雕八角翘檐,塔顶及刹已毁。后以墓葬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该塔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毁没。
74·南宫山舍利塔(2座)
清代。原址位于安康市岚皋县花里乡郭家坪村东的南宫山(旧名笔架山)上。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地原有南宫观,始建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时有庙宇19间,道士10余人,是陕南最早的道观之一。清嘉庆初,改修为观音殿,成为佛教道场。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初二,主持弘一达慈和法众达鉴自觉大限将至,全跏趺坐于木制莲盆内,弟子通鉴等跪拜于前,二人题偈一首:“红(弘)光闪烁下灵台,一派恩爱若尘埃。达彻十三劫前事,慈光巍巍大我怀。法语重重点孔毅,众口作词透心才……”(此为藏头诗,隐含了二位僧人的法号与生平)。语毕,二人溘然长逝。通鉴分别修建舍利塔,将临终偈语刻作塔铭。未几,改观音殿为弘一寺。清末及20世纪70年代,两座舍利塔先后崩塌,仅存塔基。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寺址面积约180万平方米,遗有石砌墙基、石台阶、条石砌方池及石舍利塔基2座,嘉庆二十五年“法众达鉴舍利塔铭”1方,另存达鉴干尸1具,置坐于半朽木缸中。后以遗址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1992年,当地政府对南宫山进行旅游开发;1997年,南宫山森林公园正式开园;2000年,被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新辟有南宫观、达鉴“真身殿”等观瞻景点。
75·兴福寺舍利塔
清代。原址位于商洛市商南县魏家台乡魏家台村兴福寺一侧。据1958年调查,尚存方形砖舍利塔1座,高6米,底边长5米。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塔已不存,仅余塔基。后以墓葬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据附近寺庄子村郝续雅老人讲述,该塔于1967年被拆毁。
76·华祖庙舍利塔
清代。原址位于商洛市商南县太子坪乡秋木沟村。庙早年颓废。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尚存庙殿基址、石舍利塔构件6块、石狮1只、青石碑2通。其中一碑方首,高1.4米,光绪十一年(1885)立。后以遗址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77·秋木沟僧人墓塔
清代。原址位于商洛市商南县太子坪乡秋木沟村。与华祖庙相去不远。原有六角形石舍利塔1座,已毁。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尚存塔身底座,露出地面部分高0.3米。底座三面浮雕跏趺坐像,上刻六位禅师法号。后以墓葬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
78·普济寺僧人墓塔
清代。原址位于安康市平利县普济乡普济寺村。寺早年颓废,沿革不详。
1987—1989年文物普查时,尚存封土圆丘形,底径2米。上建六角形宝瓶式砖舍利塔,残高2.5米。后以墓葬类载录《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该塔于20世纪末被拆毁。
79·塔坪石塔
时代不详。原址位于安康市旬阳县太山庙乡龙凤村。此处原有石塔1座,早年毁圮,仅存宝瓶式塔刹。
80·马家坡僧人舍利塔
时代不详。原址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复兴乡马家坡村。原有块石垒砌六角楼阁式石舍利塔1座,塔身上部坍塌,仅留二层,残高约1.5米。据有关调查资料称,现塔毁圮,仅存塔基。
【注释】
[1]陕政发〔1992〕4号·附件二:撤销陕西省第一、二批部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九十六处)。
[2]陕政发〔1992〕34号·附件二:撤销陕西省第一、二批部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九十六处)。
[3]陕政发〔1992〕34号·附件二:撤销陕西省第一、二批部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九十六处)。
[4]据陕西省军区离休干部王宏儒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讲述,当初军区机构进驻时,尚见僧人墓塔200余座。另据陕西省文物系统古建研究专家何修龄、刘最长两位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讲述,20世纪50年代初,尚存大小墓塔100多座。由此推测,大兴善寺塔林曾经矗立有各种类型的舍利塔100~200座。有研究者认为,此处塔林应系外地僧人来寺庙挂单,在此期间不幸辞世,以及本寺和西安城内离世僧人的集中埋骨地。
[5]陕政发〔1992〕34号·附件二:撤销陕西省第一、二批部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九十六处)。
[6]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地区古塔调查记》,《文博》1991年第2期。
[7]井宽胜:《陕西现存古塔录》,《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8]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地区古塔调查记》,《文博》1991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