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为华夏文明的载体之一,自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佛教获得朝廷承认,初步建立了它的传播基础和规模,这种源于古印度,音译为“窣堵波”“浮图”“浮屠”“佛图”等名谓的瘗埋佛舍利或僧人灵骨的“圆冢”和“方坟”就在古代中国留下了踪迹。随着时代的演进,它嬗化出崭新的建筑形制,出现了原型(覆钵式塔)以外的多形状、多层级建筑个体。这无疑是融入和继承汉民族建筑传统并发扬光大的必然结果。塔的性质和用途则多样化,出现了供养塔、藏经塔、金刚宝座塔、料敌塔、风水塔、文峰塔、过街塔、喇嘛塔(藏传佛塔)、道士塔、宣礼塔(伊斯兰教“邦克楼”)等,质地则砖、石、玉、木、土、铁、铜、琉璃等一应俱全。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浮图”见载于《后汉书》《三国志》《水经注》等典籍,所描述的是具有恢宏气势的木结构楼阁式塔。《水经注》谈到汉魏洛阳永宁寺有“九层浮图”,即当时所见最高的九层木塔。由于年代久远,木质易朽,汉魏时期的木塔已无迹可寻,但其雏形在东汉至三国时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砖塔、黄釉陶塔和绿釉陶望楼模型群里可窥一斑,其经典式样则在1984年洛川县土基镇鄜城村出土的北魏神龟元年(518)的刘文郎造像碑侧所刻佛塔图可领略大概。砖石塔因质地坚固,可抵风雨侵蚀,故遗存至今的古塔大多为砖石结构,时代多为唐宋迄于明清。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获悉,截至2012年,陕西地面尚存不可移动古塔517座(含明清土塔,过去较少计入)。倘时间向前推移五六十年,陕西尚存不可移动古塔可能抵近乃至超过1 000座。笔者在编纂《陕西省志·文物志》和《陕西古塔全编》的过程中,在实地踏查与核对多种著述资料,以及检索个人拍摄、收藏的古塔照片时,为一些已经消失的古塔颇感遗憾和惋惜,也为一些名塔能躲过一劫而深感欣慰。就笔者掌握的资料而言,确知近百年消失的陕西古塔至少有400余座。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毁圮的;有近350座是20世纪50年代至“文革”中被人为拆除的;有40余座是近30年颓毁、拆毁和盗毁的。追想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蒲城中学校园内的慧彻寺南塔(即蒲城南塔)因风雨剥蚀,常年有塔砖掉落,危及学生安全,校方曾写专题报告呈西北军政委员会,请示拆除该塔。时任军政委员会代主席的习仲勋先生批复:“校可迁,塔不可毁”,遂由军政委员会拨出专款,于1953年秋对慧彻寺南塔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并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监修。该塔完好保存下来后,于1957年被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仅仅是个侥幸的个案,试想,在当时和后来的“大跃进”及“文革”时期,坐落于城镇和乡村的许多著名古塔尚且因人为因素被拆除,那么分布于荒郊野地的知名或不知名古塔,因保护措施缺席,被人为或自然因素摧毁的又有多少?
通过调查、梳理、分析和考证,我们得出古塔毁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自然因素。主要受地震、暴雨、雷击、滑坡等影响,如1920年甘肃海原(今属宁夏)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波及陕西,宜川丹州文峰塔顷刻倒毁。
(2)人为因素。主要与社会大环境相关联,比如历史上的“禁佛”“毁佛”之举,又如1958年“大跃进”和“文革”中民众的拆塔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因后者毁没的陕西古塔接近300座。(www.xing528.com)
(3)盗掘因素。盗掘行为自古至今皆有,尤其在崇尚物质的年代,盗掘古塔、古墓已经成为某些人图谋发财的捷径。
(4)年久失修。这是古塔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在相对稳定的年代,倘若缺失经常性的巡察,或者保护措施和维修经费滞后,古塔的逐日颓圮乃至在不知不觉中毁没,就会成为一种常态。
古塔是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和最终的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