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因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被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丹凤古为殷契所封之商国,商周时为古鄀国地,春秋时为楚地;公元前351年被秦国占据,后为商鞅封地。汉初为四皓隐居之处。唐代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常吟游于此。金代修有二郎庙,香火绵延至今。丹凤县现存凤冠山石塔和老安沟石塔共3座,前者为道士塔,后者为藏传佛教舍利塔遗存。
383·凤冠山石塔
六角四层楼阁式石塔。位于丹凤县县城北侧的凤冠山南侧半山坡上。凤冠山原名鸡冠山,因山的形状犹如凤凰鸟的头冠,故名。北宋时,这里是张紫阳修道之地。
塔为花岗岩质地(当地俗称磨子石),残存基台、塔座和一层塔身,周围有散落的塔檐等构件。基台叠涩四层,最底层高约40厘米,最上层每边雕刻覆莲花瓣。塔座束腰为六边形,每面长方形框内无图案,束腰上部残损严重。一层塔身每面刻浮雕团花菊纹图案1个。从残存的塔体造型和塔身菊花纹图案风格判断,该塔应是明代中晚期的道士塔。
2005—2008年,丹凤县整修凤冠山道教洞窟遗存,在石塔原址上,保留了原塔基台和塔座束腰,重新修建石塔,恢复了塔身一、二、三、四层及塔顶和塔刹。
◎凤冠山石塔(历史照片)
◎凤冠山石塔(www.xing528.com)
384·老安沟石塔(2座)
明代宝瓶式石喇嘛塔,2座·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庵村石塔、大安明古塔、八龙庙舍利塔。位于丹凤县土门镇八龙庙村八组,两塔相距约400米。均由整石套雕而成,各高3.8米和4.5米。塔座方形三级,仿须弥座式样,底边长1.5~1.6米。塔身一为圆鼓形整石,一为上下圆石套合,周长2.9~3.1米,皆南、北各辟一方龛。上置仰莲座,承塔脖子,刻作“十三天”相轮;塔脖上复置莲座,承宝瓶式塔刹。塔身有裂隙、残缺、风化,塔基部分已被黄土掩埋。
老安沟石塔系藏传佛教舍利塔遗存,造型古朴,比例匀称,保存尚完整,为研究商洛境内的古塔形制及宗教文化传播提供了实物证据。
◎老安沟石塔一
◎老安沟石塔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