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商洛11座古塔-陕西古塔全编(上+下)

陕西商洛11座古塔-陕西古塔全编(上+下)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商洛为华夏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碰撞、融合之地。商洛市现存古塔11座,其中,商州区2座、丹凤县3座、山阳县5座、镇安县1座。历史上,自春秋战国时期开辟的武关道和形成于唐天宝年间的上津道均经过商洛,以大型风水双塔著称的东龙山双塔即位于武关道一侧,而前述丰阳塔位于上津道上,足证古塔与古道路的密切关系。

陕西商洛11座古塔-陕西古塔全编(上+下)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其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地处秦岭东段之南,与湖北、河南两省交界。辖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138公里,总面积19 292平方公里;辖商州区和洛南丹凤、山阳、商南、镇安、柞水6县。

商洛地质构造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南缘的商渭台缘褶皱带,地形地貌结构复杂。境内有六大山脉和五条河流纵横交错,岭谷相间排列,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伸展,呈掌状分布。最高点在柞水县北秦岭主脊牛背梁,海拔2 802.1米;最低点在商南县梳洗楼附近丹江谷地,海拔215.4米。域界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属半湿润山地气候,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秦岭药库”之称。商洛市区坐落于丹江之北,南屏龟山,北依金凤山,形如鹤翔,故有“鹤城”之美誉。

商洛为华夏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碰撞、融合之地。夏商时属《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和“豫州”,西周时属鄀方,春秋属上鄀、晋上雒及楚地,战国时属秦、楚之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上雒、商(县),汉因之,曹魏改“上雒”为“上洛”,西晋设上洛郡,领上洛、商县和丰阳3县。以后郡、州、路、道名称和隶属屡有更易,域界基本与今相若。商洛历史悠久,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沿岸有多达数百处旧石器时代遗存。其中,洛南旧石器遗址群(以花石浪洞穴遗址为代表,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分布密度为国内外所罕见,所出阿舍利类型手斧、薄刃斧等工具,在迄今中国乃至东亚地区阿舍利工业器物发现中最为集中,证实了早在距今25~50万年的中更新世中晚期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州紫荆遗址是南北原始文化并存或融合的典型遗存;东龙山遗址被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列为“文化分期与年代测定”专题;其他重要遗存有武关道遗址、商山四皓墓、商洛崖墓群、棣花镇二郎庙、商州故城、龙驹寨船帮会馆、山阳骡帮会馆、洛南文庙、镇安黑龙庙、塔云山寺、米粮寺、朝阳观、太阳山乾初洞摩崖题刻、云盖寺及云盖寺镇老街等。(www.xing528.com)

商洛市现存古塔11座,其中,商州区2座、丹凤县3座、山阳县5座、镇安县1座。坐落于山阳祖师梁上的丰阳塔,为商洛境内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保留了北宋咸平元年(998)丰阳改名山阳前的冠名称谓,是地名沿革和早期风水塔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位于丹凤县土门镇的老安沟石塔(2座)为喇嘛塔造型,是研究陕南古塔形制和藏传佛教影响的舍利塔实例;同为喇嘛塔造型的还有山阳县的铁瓦殿僧人墓塔(2座)和宝峰塔,后者塔脖四角饰刻山花蕉叶,仿若“宝箧印塔”的局部变异,为省内鲜见;坐落于镇安县塔云山寺的念功塔,为有明确纪年和名讳记载的道士塔,塔壁所题七言诗饶有趣味,塔碑载道士生平甚详。历史上,自春秋战国时期开辟的武关道(唐称商山路)和形成于唐天宝年间(742—756)的上津道均经过商洛,以大型风水双塔著称的东龙山双塔即位于武关道一侧,而前述丰阳塔位于上津道上,足证古塔与古道路的密切关系。

商洛古塔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