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旬阳县:陕西古塔全编,明清砖石塔12座

旬阳县:陕西古塔全编,明清砖石塔12座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旬阳县因位于旬水北岸而得名。旬阳县现存明清砖、石塔共12座,形制有楼阁式、经幢式、多宝塔式等多种。又称红安寺塔、箭杆扒砖塔,位于旬阳县构元镇羊山村东庵塔坪上,北临村级土路,南距柯家堡约1公里,东、西为平地。2014年6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旬阳东宝塔”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旬阳县赵湾镇高坡村西南2公里寺坡上。位于旬阳县桐木乡青山村青山寺内。

旬阳县:陕西古塔全编,明清砖石塔12座

旬阳县因位于旬水北岸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旬阳县,属汉中郡,东汉废入锡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复置,改为洵阳,属魏兴郡,后世撤并、复置、隶属多变,沿革纷繁;明成化十二年(1476)以洵阳县白河堡析置白河县,析洵阳县东部汉江以北金钱河流域入新置郧西县(今属湖北),洵阳县界至此基本确定;1964年复改为旬阳县(便于识读)。其位于秦巴山区东段,安康市东北部,东及北与湖北郧西县接壤,为古时连缀秦楚“黄金水道”之要津。境内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屡有发现,战国南北朝墓葬广为分布。迄今公布有孟达墓、千佛洞石窟、旬阳文庙、黄州会馆、杨泗庙、旬阳西城门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田湾遗址、公馆采矿遗址、刘秀寨遗址、灵岩寺、洞儿碥道观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并发现古代石墙遗址绵延百余里,有学者认为较早的一段或为战国楚长城遗存(待考)。旬阳县现存明清砖、石塔共12座,形制有楼阁式、经幢式、多宝塔式等多种。其中,旬阳东宝塔造型挺秀,砖雕精美,为安康明代楼阁式砖塔中的佼佼者;青山寺舍利塔上部呈覆斗形,且基座连同塔身辟门,上下一体,属陕西省内鲜见的石塔形制;天池山舍利塔造型美观,雕工精细,为陕南明代多宝塔式石舍利塔的代表作。

350·旬阳东宝塔

明代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省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红安寺塔、箭杆扒砖塔,位于旬阳县构元镇羊山村东庵塔坪上,北临村级土路,南距柯家堡约1公里,东、西为平地。原红安寺有东庵、西庵2处寺院,早年皆毁,遗存东宝塔、西宝塔2座,遥相对峙。西宝塔六角七层,高约15米,惜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

现存东宝塔,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残高12.3米,底边残长1.5米。塔身一、二层表面砖剥落殆尽,后用块石补葺;三层局部塌毁,后予以修复;四、五层原貌尚在。壁面作仿木结构,施转角圆柱、额枋和三踩斗拱(出耍头),平身科三层每面置4攒,四层和五层每面置3攒;三至五层每面各辟1~2个小龛,龛楣雕成花瓣形。层间双排椽头出檐,覆琉璃兽面勾头、花唇滴水,檐角微翘,原系风铎已不存。塔顶残损,塔刹不存。当地村民曾在南侧塔坪翻地时出土有方砖、陶瓦、鼓形石墩等寺庙遗物。

该塔造型挺秀,砖雕精美,为安康明代楼阁式砖塔的佼佼者。

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曾拨款加固、维修。

2014年6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旬阳东宝塔”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塔基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南、西三面保护范围外延45米,北至民房。

◎旬阳东宝塔

◎旬阳东宝塔(历史照片)

351·圆通寺舍利塔(2座)

明代六角幢式石舍利塔,2座·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旬阳县赵湾镇高坡村西南2公里寺坡上。为明代圆通寺附属遗存,寺早年废毁,仅存石舍利塔2座,均由方形基石、六角形须弥座、六角形塔身、八棱形华盖等组成,刹顶无存。两塔南北相距3.2米,依次为:

◎圆通寺舍利塔

351—1·经山禅师

建于明景泰丙子年(1456)仲春。残高3.6米,整体由7块圆雕石料套接而成。塔身正面线刻仰覆莲瓣装饰,其上阴刻塔铭1方,高0.48米,宽0.34米。塔铭楷书:“圆通寺住持禅师经山之塔,大明景泰岁次丙子仲春吉日建,李水撰。”华盖顶部如馒头状收束,略显硕大。

◎经山禅师塔

351—2·明玉禅师塔

建于明成化丙申年(1476)孟春。残高4.97米,整体由11块圆雕石料套接而成。塔身正面阴刻塔铭,高1.04米,宽0.4米。塔铭上、下沿和中间区隔部位线刻蔓草和仰莲瓣装饰。塔铭楷书8行,中题“二代住持明玉禅师莲宝之塔”;附颂扬偈语,隐约可辨“……坐脱细雄峰,佛□具分明”,“高超三界外,光耀梵天宫……”等内容。下部题刻“助缘檀那”4字;楷书11行,列“孝徒了青、了成、了贵、了□……孝孙悟通、悟悦、悟宝、悟满、悟□、悟宽、悟敬、悟德……”以及刘、赵、柳、杨、王、曹、张、孟、李姓等居士数十人,署“造塔匠人张九”。落款“峕大明岁次丙申年孟春月下旬吉日立石”。据一代住持禅师经山之塔铭推断,此处“丙申年”当为成化“丙申”年,两者相隔20年,符合二代承继谱系。

◎明玉禅师塔

352·青山寺舍利塔

明代方形二层石舍利塔·县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寺”附属遗存。位于旬阳县桐木乡青山村青山寺内。据原存寺内的明弘治二年(1489)《重建青山寺纪录碑》载:“寺因青山得名,在县之洵河里沙沟河桐木沟。肇启唐,历宋元,至我皇明。”现寺院占地面积650平方米,保护范围1 95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由过殿、天井、正殿和左右厢房组成。过殿砖石木结构,面阔三间10.2米,进深5.6米,硬山灰瓦顶,五架梁带前后单步梁,檐下置装饰性斗栱。正殿砖石结构,面阔一间5.15米,进深6.33米,通高6.6米,正面设石门,宽1.25米,高2.19米,额嵌石匾,楷书减地刻“青山古刹”4字;殿内无梁无柱,墙体四角用巨型长方石条交错叠架成“井”字形,次第收束,仰视呈穹隆,四角攒尖顶,置宝珠刹。殿内原供奉有一佛二菩萨铁铸像3尊,高2.27米(青山寺因之又称铁佛寺),“文革”期间被毁坏,现尚存观世音菩萨头像,两侧壁绘有壁画,内容为佛教人物故事等。寺内现存青石质圭首《□□捐资修寺碑》、清光绪八年(1882)方首《捐山地文约碑》等6通,以及石狮1对、古柏2株。

石舍利塔位于寺西侧30米处。方形二层,通高6.7米,底边长3.8米。造型较异,塔基为须弥座,东面辟门,券门抬高至一层塔身,使须弥座与塔身连为一体。券门通高0.7米,宽0.5米,内设龛堂。门额题“□□禅师塔”5字(前两字“文革”中磨泐)。二层塔身收分骤急,呈覆斗形。层间叠涩出檐,四角有石雕龙头伸出。塔顶四角攒尖,置宝珠式塔刹。该塔有说为三层(须弥座辟门,视为底层)。但严格来说,视为方形单层更符合建筑学定名,即所见第二层实为覆斗形塔顶结构,属于鲜见的石塔造型。

◎青山寺舍利塔

353·阳明寺舍利塔

明代多宝塔式石舍利塔。位于旬阳县小河镇东河村以东3.5公里的阳明寺遗址内,东距水井沟150米,南距胡家院子10米。为阳明寺附属遗存,寺早年废毁,沿革不详。

塔由整石圆雕套接而成,20世纪遭受破坏,使塔身分离。现塔埋于土中,露出六角形塔身上部,高0.9米。其上覆六棱华盖,雕出瓦垄,上置仰覆莲座,托宝瓶式塔刹。华盖、莲座和塔刹已布满青苔

塔北100米处有石鼓形塔身1躯,应为塔身分离后移位至此。石鼓上有楷书刻铭,可辨“大明国陕西汉中府……小东岔福严□……四年岁次……功德施主……”等字样。

◎塔身铭文

◎阳明寺舍利塔

354·天池山舍利塔

明代多宝塔式三层石舍利塔。位于旬阳县公馆乡北湾村天池山,东距黄土包200米,南距前头包100米,西距王家槽500米,北依天池山。为观音寺附属遗存,寺早年废毁,沿革不详。

塔由整石圆雕套接而成,通高6.8米。塔基为方形须弥座,每边长0.8米,浮雕宝相花莲花、缠枝花卉。塔身底层下部为圆鼓形,南侧辟龛,额刻楷书“翠峰□严禅师宝塔”;另一侧阴刻塔铭,可辨“陕西汉中府金州洵阳县蜀河里磨□建立,观音禅寺住持□性宝岁□舍地功德,施主骆景春、骆彪、骆明、骆忠、骆明信、骆海、骆福、骆义、骆杰、骆俊等,其□□□”字样。底层上部套接六角形塔身,每面镂雕上、下两个小方龛。二层为六角形,每面镂雕小方龛。三层为仰覆莲座托圆鼓形塔身,南面辟龛。塔身层间套接六角形平檐,棱角分明。顶置莲座,承宝瓶式塔刹。

该塔造型美观,雕工精细,为陕南明代多宝塔式石舍利塔的代表作。

史载,明洪武三年(1370)复置洵阳县,属汉中府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改金州为兴安州。据此,该塔虽年款未详,但塔铭所述“金州”在有明一代存续213年,建塔年代可框定在洪武三年至万历十一年以前。

◎塔身铭文(www.xing528.com)

◎天池山舍利塔

355·前塔梁石塔

明清时期六角形风水塔。位于旬阳县城关镇龙头村前塔梁上,东为山坡,西距村级公路约300米,南距二岔河约1 500米,距龙头小学约800米。四周布满荆棘和杂灌木丛。

塔由不规则的条石和块石混砌而成,平面呈六角形。残存三级,残高3.65米。层间出檐不明显。第三层正面辟有神龛,龛上部已毁,俯视平面呈簸箕状,宽0.9米,进深0.72米,残高0.33米。三层以上残毁。

前塔梁为明清时期形成的峁梁名称,东距后塔梁约500米。

◎前塔梁石塔

356·后塔梁石塔

明清时期六角形风水塔。位于旬阳县城关镇龙头村后塔梁上,东、北为山坡,西距村级公路约800米,南距山路约10米,西南距龙头小学约1 000米。四周布满荆棘和杂灌木丛。

塔由不规则的条石和块石混砌而成,平面呈六角形。残存三级,残高3.4米,底周长6.2米。塔身略有收分。层间出檐不明显。三层以上残毁。整体造型和材质与前塔梁石塔相若,只是石材略显规整一些。

后塔梁为明清时期形成的峁梁名称,西距前塔梁约500米。

◎后塔梁石塔

357·石王庙石塔

明清时期多宝塔式石舍利塔·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茨坪舍利塔,位于旬阳县红军镇茨坪村西北约4公里处,东距民宅5米,南靠荫坡,北临竹筒河,西为农耕地。为寺院遗存,寺早年废毁,沿革不详。

塔由打磨规整的砂岩石垒砌、套接而成,坐西南向东北。原层级不详。现存塔基和底层塔身,残高2.3米。塔基为六角形须弥座,底边长0.4米,束腰部位雕饰蔓草、莲花、瑞兽、人物故事等图案。塔身呈鼓形,东北面辟有小龛,内雕佛像已不存。

◎石王庙石塔

358·尼僧师徒合葬塔

清代六角五层楼阁式石舍利塔·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殿沟石塔,位于旬阳县红军镇庄院村北2公里的凤凰山,西距殿沟约100米,北为民宅,南接山间小路。为寺庙遗存,寺早年废毁,沿革不详。

塔由块石垒砌,通高8.5米,底边长1.35米。塔身二层辟方龛,设单页门扇,宽0.71米,高0.92米,门额阴刻楷书“双渡口”3字,门框饰刻蔓草、莲花。层间以石板平压出檐,檐角微翘。塔顶六角攒尖,置石雕宝瓶式塔刹。

方龛门框内侧阴刻有楷书楹联:“心明主见腾云气,大德山环向月形。”龛内嵌有塔铭1方,宽0.7米,高0.6米,额题方位“癸山丁向”4字;铭文为:“本境首士等,见尼师法名觉真。其徒体明,自道光十一年至凤凰山修道,持斋念经,苦志清修。徒先圆寂,共议修塔月形山上;又将师自置盖家台山地一分红契,课石付与塔上香火费。功成勒石,永垂不朽云。郭君兰、杨义大,监修首人:郭凤鸣、阮文锦敬书。大清咸丰三年众首人仝立。”

另据已佚碑铭记述,该塔为尼师觉真(1795—?)与其徒体明(1824—1852)的合葬塔。依铭文载,觉真为湖南新化县人,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后迁于旬阳县凤凰山修行。其徒体明生于道光四年(1824),圆寂于咸丰二年(1852),遂有“四月初八日公议:师徒合塔,万古流芳。咸丰三年五月吉日”。据此可知,该塔虽为师徒合葬塔,实为尼师寿塔和徒弟舍利塔一并而修,待尼师圆寂后再瘗人骨殖。可见尼师慈悲萦怀,原意收徒接钵,不想徒先于师而去,怜惜之情溢于言表

◎尼僧师徒合葬塔

359·王家山文星塔

清代六角五层楼阁式石塔·县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灵岩寺文星塔,位于旬阳县城关镇王家山村,西距灵岩寺约150米,东临王可明宅墙,北为林地,南距汉江约150米,距省文物保护单位“孟达墓”约20米。因位于孟达墓侧,当地传为镇墓塔。孟达为三国时期背蜀降魏之将,授“建武将军”,故民间传说此举是某种情绪的宣泄,且有抑武扬文之意。

塔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七月。主体为块石垒砌,粉白,通高8.5米。塔基呈圆形,底周长12米,露出地表部分高0.25米。塔身一至三层石砌;四层下半部石砌,上半部砖砌;五层为砖砌空心,每面辟长方形神龛,内置魁星点斗木雕(今已不存)。层间以平砖3层叠涩出檐,伸出平浅。塔顶六角攒尖,塔刹已毁,尚存刹杆。据悉,2007年有两名少年攀援至顶层天宫,发现泛黄线装古书一册,厚约2厘米,已残缺,现藏于旬阳县文化馆。

据清光绪本《洵阳县志》载,该县有两座文星塔:“一建县东灵岩寺,一建县城南银杏园,光绪元年知县林元芗建。”前者即为王家山文星塔。另据《安康文史名胜集》(下册)载,旬阳县在明代有22人中举,4人中进士。但在清代,只有10人中举,2人中进士。光绪年间(1875—1908)兴修文星塔,反映了县衙和民众冀望文风重振的普遍心理需求。

◎王家山文星塔(历史照片)

◎王家山文星塔

360·旗杆山文星塔

清代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塔·县文物保护单位。俗称文峰塔,位于旬阳县城关镇河湾社区旗杆山顶,周围植被茂盛。

塔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原址在旬阳县城南银杏园,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建今址。塔为青砖砌筑,内填块石,通高9.5米,底层直径3.4米。塔身素面,逐层收分,第五层辟长方形神龛1个,内置魁星点斗木雕(今已不存)。层间以平砖3~4层叠涩出檐,伸出平浅。塔顶六角攒尖,塔刹已毁,2009年修复。整体造型与王家山文星塔相似。

据清光绪本《洵阳县志》载,该县有两座文星塔:“一建县东灵岩寺,一建县城南银杏园,光绪元年知县林元芗建。南塔倾圮,光绪二十九年知县李丙淼改建于县南旗杆山。”后者即为旗杆山文星塔。另据《安康文史名胜集》(下册)载,旬阳县在明代共有22人中举,4人中进士。但在清代,只有10人中举,2人中进士。光绪年间(1875—1908)兴修文星塔,反映了县衙和民众冀望文风重振的普遍心理需求。

◎旗杆山文星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