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古称银州,位于榆林中东部,无定河中游。“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北宋天圣十年(1032),李元昊建西夏国,旋设米脂寨;金正大三年(1226)蒙古人设米脂县,后世相沿至今。其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重要遗存有官庄画像石墓群、万佛洞石窟、盘龙山古建筑群(李自成行宫)、姜氏庄园,以及华严寺、文庙、真武庙、文屏山钟楼、李鼎铭陵园等。米脂曾是北宋与西夏国争夺的战略要地,其时已有古塔存世,西夏国曾设“细浮图寨”,为后人研究榆林古塔的缘起提供了地域线索。米脂县现存郭兴庄镇天王塔1座,系明代重修。
270·郭兴庄镇天王塔
明代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米脂县郭兴庄镇天王塔村东500米云台山寺内。清光绪本《米脂县志》载:“宋时折继世驻兵细浮图,即此。”据考,细浮图寨为西夏所置战略要塞,一度被宋将折继世部攻取。言“细浮图”,可证北宋与西夏交兵之时,此处已有古塔(浮图)存世。据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七载:“自熙宁用兵以来,所失寨地,若环庆之安疆,河东之葭芦、吴堡,鄜延之米脂、义合、浮图,皆深入本国境界,势在必争,秉常日思恢复。”此书也言及“浮图”,可见其为宋与西夏争夺之要塞。
岁月延宕,宋塔已无迹可寻。据1993年版《米脂县志》载,现塔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修,清宣统三年(1911)维修。塔原为七层,高12米余。20世纪遭暴雨雷击,五层以上坍塌,残存四层半,残高9米。底部为六角形须弥座,每边长1.72~1.85米,高1.22米。塔体收分明显,层间叠涩出檐较短,第四层南面辟券龛。塔壁磨砖对缝,通体素面。2016年,政府拨款修复塔身,六角形塔基改为石砌,周边环境整饬一新。(www.xing528.com)
1978年曾修葺寺庙。现存明、清重修碑2通,以及铁钟、水陆画等。
201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郭兴庄镇天王塔”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天王塔所在云台寺现有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外扩50米。
◎郭兴庄镇天王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