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荔县:陕西古塔全编,20座现存古塔,历史悠久

大荔县:陕西古塔全编,20座现存古塔,历史悠久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荔县以春秋时期境内有大荔戎国而得名。今之大荔县为1958年合并朝邑县而成。大荔县现存古塔20座。位于大荔县朝邑镇大寨子村东30米处土崖边,西与岱祠岑楼相邻。西魏文帝六年始置朝邑县,历经北周、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相继沿用;1958年并入大荔县,原朝邑县相继改为朝邑公社、朝邑镇。位于大荔县两宜镇北健村东南150米处农田内。位于大荔县八鱼乡北王阁村南50米处荒地内。

大荔县:陕西古塔全编,20座现存古塔,历史悠久

大荔县以春秋时期境内有大荔戎国而得名。西晋太康十年(289)始置大荔县,此前及其后,地名和不同层级建制称谓屡经变更,先后有芮国、国、大荔戎国、临晋县、西河郡、左冯翊、怀德县、监晋县、冯翊郡、华州、华阴县、南五泉县、武乡县、朝邑县、同州、冯翊县、河滨县、临沮县、河西县、同州府、平民县等行世,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复置大荔县,沿用至今。今之大荔县为1958年合并朝邑县而成。其位于关中渭北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汇流地区,东濒黄河与山西省永济县相望。境内重要遗存有旧石器时代大荔人化石出土地——甜水沟遗址、战国时期长城遗址(大荔段)、汉代洛渭漕渠遗址(大荔段)、唐代同州故城、王仁皎墓、严武墓、明清朝邑县城旧址,以及同州三藏圣教序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岱祠岑楼、丰图义仓、东高垣古城堡等。大荔县现存古塔20座。其中,唐代始建、明代重建的金龙寺塔原有平座(外廊)设置,这种情况与明代修建的泾阳崇文塔类似,为研究明代大型砖塔建筑艺术提供了实例;安一村土塔为下部夯土、顶部甃砖结构,为研究明清时期夯筑风水塔造型、结构及黄土建筑文化提供了实证资料;北健村土塔造型与安一村土塔相同,珍贵的是,其基本保持了塔体原貌,可视为陕西渭北地区甃砖土塔的典型代表;东堤双峰土塔由夯土高台和双峰塔身组成,是渭北地区现存土塔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否寓意文笔双塔,抑或风水双塔,其含义还有待探讨;北宋始建、民国重建的文殊新塔,台座阔大,造型挺拔,塔顶六角攒尖,每条岔脊罗列6个戟形饰件,甚为独特。

233·金龙寺塔

明代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荔县朝邑镇大寨子村东30米处土崖边,西与岱祠岑楼相邻。据清康熙本《朝邑县后志》卷二载:“金龙寺,在邑城西,唐贞观元年建。”一般认为,塔与寺始建年代相若。明弘治十四年(1501)朝邑7级地震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8级地震使塔体崩毁,明末重建,后世寺毁塔存。20世纪60年代,塔圈入岱祠围墙内予以保护。

现塔通高25米,底层每边长3.65米。塔身每面一间。底层东向辟券门,门宽0.95米,高1.75米,壁厚2.88米;以上各层东、西、南、北均辟有券门,逐层收减高宽。层间叠涩出檐,一层和三至六层檐下施砖雕斗栱、额枋,其中一层每面置平身科二攒,三至六层每面一攒,转角科下饰垂莲柱,斗栱形式为坐斗两侧饰麻叶,出卷云头;二层和七层檐下仅施一排菱角牙子,不施斗栱。塔顶平砖攒尖,置覆钵形刹座,刹件已毁,仅存刹杆。该塔形制壮硕、简明,收分柔和。塔内构造为穿心式结构,内设环廊(内廊),沿砖阶梯可盘旋而上。二层以上各层券门洞开,沿出檐可绕塔一周。据此推测,原塔外檐应设有木质栏杆构成平座(外廊),早年已毁。这种情况与泾阳崇文塔类似,为研究明代大型砖塔建筑艺术提供了实例。

朝邑因西靠朝坂(即黄河老崖)而得名。西魏文帝六年(540)始置朝邑县,历经北周、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相继沿用;1958年并入大荔县,原朝邑县相继改为朝邑公社、朝邑镇。现址朝邑镇为1960年因建三门峡水库而迁至城西吴家洼村南新建的镇治。

2008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金龙寺塔”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曾予以公布,本次为单列公布)。保护范围为塔基周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各外延50米。

◎金龙寺塔

234·安一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土甃砖风水塔。位于大荔县安仁镇安一村北80米处,东、北、西三面为农田。由于常年风雨侵蚀和人为取土,现状呈不规则形,剥落的夯土在塔四周形成高2米左右的不规则土坎,原塔身仅西北向有一处与塔基相连,可至原塔底部。

现塔通高10.4米,底径约3米(刨去土坎部分),夯层厚47厘米。塔身上部剥落严重,最窄处直径0.6米;其上为甃砖方体,每边长1.05米,顶部以3层砖叠涩出檐;塔顶四角攒尖,置石雕方形须弥座,承宝珠式塔刹。现塔身甃砖方体已四边悬空,岌岌可危。

从现存迹象观察,原塔结构应为下部夯土(约占塔高的4/5),上部甃砖(约占塔高的1/5),由下而上均匀收分,呈方锥体。选择这种结构形式建塔,显系经济条件所限(砖质建材稀缺)。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夯土经不起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一旦接近甃砖部位剥落过多,塔顶就会坠落,成为通常所见的“土塔”。如是,也多少诠释了渭北地区现存大量土塔原本或者大多数皆为下部夯土、上部甃砖结构。该塔为“三普”中发现,为研究明清时期夯筑风水塔造型、结构及黄土建筑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证资料。

◎安一村土塔

235·北坝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土甃砖风水塔。位于大荔县两宜镇北贝村东南侧空地内。原塔上部有砖结构塔楼,当地称为“夫子楼”,供奉孔子牌位。20世纪塔楼毁圮。现仅存夯土塔身,残高8米,底边长5.6米,宽3.5米,夯层厚8~10厘米。该塔原造型应和安一村甃砖土塔相似,即下部夯土,上部甃砖,由下而上渐次收分,呈方锥体。

明清时期,县乡和村庄为培植文脉,昌盛科举,多建有文峰塔、文昌塔、夫子楼、魁星楼一类的建筑,名称有别,旨趣无异。该塔可归为该序列。

◎北坝村土塔

236·北健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土甃砖风水塔。位于大荔县两宜镇北健村东南150米处农田内。塔通高12.22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夯土高9.12米,底边长3.7~4.14米,夯层厚8~12厘米。上部甃砖方体连塔顶高3.1米,每边长1米;顶部以3层青砖叠涩出檐,施1排菱角牙子;塔顶四角攒尖,置砖质六棱柱状刹座,承方形2层塔刹;塔刹层间和刹顶做成花叶滴水出檐,顶檐下辟有小龛,类似于佛塔上的天宫设置。由于风雨剥蚀,尤其是常年受西北风侵削,塔身西北侧剥落严重,使甃砖体局部悬空,时有坍塌危险。

该塔造型与安一村土塔相同,珍贵的是,其基本保持了塔体原貌,可视为陕西渭北地区甃砖土塔的典型代表。

◎北健村土塔

237·北王阁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八鱼乡北王阁村南50米处荒地内。塔残高约9米,底边长2.5米,夯层厚5~10厘米。由于风雨侵蚀,塔身局部剥落,塔顶已残。 据当地村民讲述,该塔为当地风水塔。

◎北王阁土塔

238·东白池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高明镇东白池村东南150米处一条东西向沟壑北侧的一块高丘地上,高出其东、北侧耕地约3米。塔残高约10米,南面保存较完整,边长4米,夯层厚8~10厘米;其余三面已风化成圆弧状。塔顶呈圆锥形。

◎东白池土塔

239·东堤双峰土塔

清代高台式夯土甃砖双峰塔。位于大荔县朝邑镇东堤浒村北巷东端,西临民宅,东3米即为黄河西岸二级阶地崖畔。塔通高约11米,由夯土高台和双峰塔身组成。夯台呈矩形,高约7米,底边长8.6米,宽5米,夯层厚8~13厘米。台上原筑有东、西双塔,西塔早年塌毁,仅存东塔,因常年风雨剥蚀,现状略呈圆锥形,残高4米,底径3米。塔身西侧有较大裂隙,长约1.3米。夯台顶部尚存少量方砖,由此迹象判断,夯台和塔身原应有甃砖,只是时间久远,大多剥落不存。

双峰土塔是渭北地区现存土塔的一种特殊结构类型,是否寓意文笔双塔,抑或风水双塔,其含义还有待探讨。中国古塔序列中,于高台上建多座塔的情形,主要见于佛教密宗金刚宝座塔,其由方形塔座(金刚宝座)和上部的5座塔构成。显然,双峰土塔部分借鉴了这种结构方式,并予以简化,使之呈现“高台双峰”的造型。就目前披露的资料来看,这种结构和造型的塔在国内尚属罕见。

◎东堤双峰土塔

240·东高城土塔群(5座)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5座。位于大荔县高明镇东高城村东南至西南一线,依次编为1、2、3、4、5号塔。

1号塔位于村东南400米处。塔残高7.5米,底边长4.2~5.2米,夯层厚8~10厘米。塔身西面保存较好,东面和北面风化严重。

2号塔位于村东侧。塔残高5米,底边长3.3米,夯层厚8~10厘米。塔身西侧有后人所挖避雨洞1孔,宽1.2米,高1.9米,进深1.6米。

3号塔位于2号塔北10米处,原为观音庙附属建筑,庙早年已毁,仅存塔,已严重垮塌。现存残高2米,底边残长2.2~3米,夯层厚9~10厘米。

4号塔向南隔浅沟150米与1号塔相望,塔东、南、北三面临沟,西为平坦耕地。由于风雨侵蚀,塔身严重垮塌,现存残高3米,底边残长2.4~3.3米,夯层厚8~10厘米。

5号塔位于村西南500米处的一条东西向沟壑北沿上,西、南面紧贴沟沿,北为平坦耕地。因沟沿垮塌和塔身风化,现状呈扁长形,残高3.2米,东西长2.6米,南北残宽1.5米,夯层厚10厘米。(www.xing528.com)

◎东高城土塔群之一

◎东高城土塔群之二

◎东高城土塔群之三

241·加西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范家镇加西村东南100米,西北20米处为涝池,塔东200米处为黄河滩地崖畔。塔残高8.5米,底边长2.9~3.2米,夯筑厚9~12厘米。因常年风雨侵蚀,塔身西北侧剥落严重,形势陡峭。据当地村民讲述,塔顶原有石质宝瓶式塔刹,20世纪90年代因塔顶垮塌而跌落,后佚失。塔西南原有一座庙宇,早年毁圮。

◎加西村土塔

242·上石槽土塔

清代圆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户家乡上石槽村付氏民宅门前南25米处。塔残高约7米,底径3.8米,夯层厚7~10厘米。由于风雨侵蚀,塔顶和塔身东南侧上部、西侧下部有坍塌现象。塔身西侧有裂隙,长约2米,宽1厘米。从塔身下部剥落面观察,夯层厚7~10厘米,夯窝明显,夯窝径12厘米,深2.5厘米。

◎上石槽土塔

243·南吉草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步昌乡南结草村东南100米处农田内。由于风雨侵蚀,塔身风化严重。现存残高3.5米,底边长3米,夯层厚7~12厘米。

南结草村位于步昌乡北偏东5公里,北与范家乡北结草村接壤,东距黄河约10公里,为黄河二级台塬,土塔东10米处为黄河漫滩崖畔,塬滩落差约80米,有通村水泥路,交通便利。

◎南吉草土塔

244·太夫雷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两宜镇太夫雷村东南约500米农田内,周围地势平坦。塔残高4.5米,底边长4.2~4.6米,夯层厚5~10厘米。塔顶近平,宽处约3米,其上原应有砖结构建筑。由于常年风雨侵蚀,塔下部有内凹现象,塔顶部东北方向垮塌严重。塔身有东西向裂缝自顶贯至塔底1米处,顶部已完全开裂,裂隙宽5~10厘米。

两宜镇为大荔县历史名镇。位于大荔县东北部渭河四级阶地,北接当地称作铁镰山的黄土台塬,东距黄河约7.5公里。相传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有黄氏姑、侄二女削发为尼。后来村人为纪念二女曾于村寨南门外创建“黄姑祠”,村名遂称两女村,有明一代发展为镇,清同治年间(1862—1874)修筑城墙,始因谐音而雅化为两宜镇。太夫雷村位于两宜镇东南部,地势平坦,沟壑较少,有通村水泥路,交通便利。

◎太夫雷土塔

245·西寺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范家镇西寺子村西南600米处农田内。塔残高约7米,底边长4.8~5米,夯层厚9~11厘米。塔顶近平,边长约2.5米,其上原应有砖结构建筑。塔南部1.5米处有高2米的断面,暴露有夯土地基,厚1.2米。塔身东侧底部辟劵洞,宽约1.5米,高1.1米,进深2.1米。塔北面上半部剥落较严重。

范家镇原名范家庄,位于大荔县东北部,域内有渭河四级阶地和黄河滩地两种地貌。相传元末有范姓人家迁此建村,故名。1950年设范家庄,后改设范家乡;2001年,范家乡与华原乡合并为范家镇。西寺子村位于范家镇北3.5公里,属渭河四级阶地,北临金水沟,地势较高,但沟壑较多,土地较贫瘠。

◎西寺土塔

246·相底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双泉镇相底村东南约400米,东侧10米为抽黄支渠,北侧7米有一条东西向田间小路,西、南两面为果园和农田。塔残高约7米,底边残长2.35~2.5米,夯层厚约12厘米,夯土纯净、坚硬。由于风雨剥蚀,塔身东北侧坍塌较为严重;东南侧上部有裂隙,长约3米,宽1~3厘米。

双泉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北18公里,原名蒙泉镇,清代因沟中涌出苦、甜两股泉水,更名双泉镇,地处渭北黄土台塬,地势北高南低。相底村位于双泉镇东北1.5公里,交通便利。

◎相底村土塔

247·长城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大荔县段家镇长城村东南约200米处的长城沟东岸,南距雷花公路约80米,西、北环长城沟。塔残高5.5米,底边长4米,夯层厚7~10厘米,内含少量砖瓦残片、蜗牛壳等夹杂物。塔顶近平,边长约2米,其上原应有砖结构建筑,早年已毁。塔身四角分别指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段家镇位于大荔县城西北15公里,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缘,铁镰山西端,地形南高北低,梯次下降,呈三级台塬格局。长城村位于段家镇西北4.5公里,地处魏长城沿线一带,长城村、长城沟皆因此而得名。

◎长城村土塔

248·文殊新塔

民国时期六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荔县城关镇北门外文殊广场。原名文殊塔,因“文殊阁”而得名。阁建于北宋淳化五年(994),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高三层,百余尺,因塑文殊菩萨像故名”。后因年久倾圮,清道光二十年(1840)于旧址上重建为塔,高四层,光绪四年(1878)续增为七层;民国十六年(1927)毁于战火,民国二十五年(1936)驻军冯钦哉倡议在禅院故址兴建“方山公园”,遂于原塔基础上重建该塔,因名“文殊新塔”。

现塔高约30米。底层南、北辟券门,其余各面装饰假圆窗;二层以上每面均装饰假券窗。层间叠涩出檐,砌仿木构椽头和菱角牙子,顶层出檐为象鼻挑角,悬挂风铃。塔顶六角攒尖,每条岔脊罗列6个戟形饰件。顶置莲座,承宝珠式塔刹。塔内设木梯可登临。底层北面额嵌隶书菩提树”3字石匾,民国二十五年款,并钤“冯钦哉印”和“大树家风”篆章2方;南面额嵌隶书“明镜台”3字石匾。

1986年增固塔基台座,为砖混结构,形制阔大,总面积1 221平方米,呈三级阶梯状:一级环形,周围铁栅;二、三级六边形,筑混凝土护栏。近年拆除了铁栅,设花池,形成街心花园。

◎文殊新塔(历史照片)

◎文殊新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