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古称重泉、南白水。西魏恭帝元年(554)改南白水县为蒲城县,以境内有蒲池而得名。唐开元四年(716)改设奉先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复名蒲城县,沿用至今。其位于关中东北部,北部丘陵,中部台塬,南部平川。境内文物遗存丰富,沿东北部五龙山脉系的金粟山和北部尧山脉系的丰山、金帜山、重山,分别设有“依山为陵”的唐玄宗泰陵、睿宗桥陵、宪宗景陵、穆宗光陵,其中桥陵神道石刻为关中“唐十八陵”神道石刻存留最完整者,雕刻亦精湛、生动,极富盛唐气韵。其他重要遗存有徵邑漕仓遗址、战国秦长城遗址(蒲城段)、洛渭漕渠遗址(蒲城段)、重泉故城、邓艾墓、唐让帝惠陵、唐代国公主墓、凉国公主墓、金仙公主墓、惠庄太子墓,以及清代名相王鼎墓、王鼎家祠、蒲城文庙、考院、六龙壁、勿幕图书楼、杨虎城故居、李仪祉故居等。蒲城县现存古塔10座。其中,慧彻寺南塔是关中东部现存时代最早的砖塔,1952年有关方曾递交拆塔请示,习仲勋批复:“校可迁,塔不可毁”,遂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拨款维修而存世;崇寿寺塔是关中东部现存最高的砖塔,形制上多有模仿慧彻寺塔之处,同时又具有宋塔特征(如叠涩檐施椽头、瓦垄等),对唐、宋塔的断代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海源寺塔和常乐宝塔是陕西省内鲜见并保存基本完整的金代砖塔,为陕西古塔研究和建立相对可靠的年代序列提供了实例;晋城塔为典型的方锥形夯土甃砖风水塔,是蒲城土塔中唯一尚存顶部砖木结构的风水塔。由此窥斑见豹:陕西现存的170余座土塔,它们之中曾经不乏有砖木结构的顶部,只是由于风雨侵蚀或人为扰动而毁没。地母塔属于渭北常见的土塔,区别是塔身下部辟有砖券窑洞,称“地母娘娘庙”,由此推测,渭北地区的许多土塔曾经都有自己的名字,只因岁月延宕,移风易俗,它们原有的名字被逐渐遗忘。椿林镇文昌阁为道观、文庙合璧建筑,这种道、儒合塔供奉,是民间多神信仰和祈愿登科并光宗耀祖的物化反映,该现象在明清陕西乡村不为鲜见。
105·慧彻寺南塔
唐代方形十一层楼阁式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蒲城南寺塔,俗称南寺唐塔、蒲城南塔,位于蒲城县蒲城中学院内(原慧彻寺旧址内),地处明清时期老县城西南隅。据清雍正本《陕西通志》卷二十九引《县志》载:“慧彻寺,在县治西南,唐贞观元年建,寺东有塔。”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拆除,仅塔存。一般认为,塔与寺均始建于贞观元年(627),后世屡有修葺。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大地震使塔身开裂,顶部崩折两层。1953年曾予以修补,于第十层结顶。
现塔十层,实测残高36米,底层每边长7.22~7.29米。塔基为甃砖方台,高0.83米,底边长11.6米,周设砖扶栏。塔身单壁中空,底层较高,南面辟券门,北面饰一假门,南券门高2.45米,宽1.68米。二层以上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以砖隐出倚柱、阑额、栌斗,其中二层檐下施单栱(相当于一斗三升)。二至十层每层当心间对开二券门,逐层上下位置交错,次间砌出卧棂窗(仅第三层无),倚柱、阑额及卧棂窗皆施朱彩。层间叠涩出檐,下砌菱角牙子。塔顶平砖攒尖,置宝瓶式塔刹。底层券门内置唐代石佛像1尊(佛头与右手残佚),二层北面嵌“诸佛舍利宝塔”碣铭1方。塔内原设木梯可登顶,早年已毁。1953年维修,恢复一至三层塔梯。1984年维修塔基,处理排水系统。现塔基南侧立保护标志碑和简介碑各1通。受地质活动和地下水影响,塔体已向东北倾斜。
据有关地志资料记载,1941年蒲城中学在慧彻寺旧址内创立。因风雨剥蚀,常年有塔砖掉落,危及学生安全,1952年校方专题报告呈西北军政委员会,请示拆除该塔。习仲勋批复:“校可迁,塔不可毁。”遂由军政委员会拨出专款,于次年秋对慧彻寺塔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并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监修。
该塔造型玲珑秀丽,与北寺宋塔遥相对峙,曾为“蒲城八景”之一和标志性建筑。清康熙本《蒲城县志》卷一载:“慧彻寺,在县西南,唐建。旧有罗汉阁,废。上二寺各有崇塔,选胜者摹为双塔夜影,附之八景云。”
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蒲城南塔”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5月成立蒲城南塔文物保护小组。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蒲城南塔”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塔;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36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72米。
2013年5月,国务院以“慧彻寺南塔”名称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彻寺南塔(历史照片)
◎慧彻寺南塔
106·崇寿寺塔
宋代方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北寺塔,俗称北寺宋塔、蒲城北塔,位于蒲城县西大街县政府对面(原崇寿寺遗址内,今蒲城县博物馆之后、文庙北端),为旧时“蒲城八景”和标志性建筑之一。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北宋天圣七年(1029)重修,清初曾遭火焚,乾隆年间(1736—1795)重修。后世寺毁塔存。
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为蒲城延兴富绅王信独资创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大地震致塔身受损,塔顶坍落,檐下悬铃也全部脱失。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蒲城县政概要·文物表》记:“相传塔顶系铜铸,在县库内,今不可考。”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县知事叶藩阖邑乡绅捐资修葺。1953年,当地政府对塔基、塔身进行了加固。1985—198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大修,塔内新置木梯,对塔顶做了整固处理。
现塔十三级,实测通高44.4米,底层每边长8.09~8.13米。塔基为甃砖方台,东西长17.92米,南北宽16.72米,高0.46米,周设砖扶栏。塔身单壁中空,底层特高,南面辟券门,门宽1.67米,高2.74米,壁厚2.6米。二层以上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以砖隐出倚柱、普柏枋、阑额、斗栱(七层以上无斗栱),其中二至四层每间施补间铺作一朵,斗栱形式为单栱。二层以上每层当心间对开券门或假券门,真假相间,逐层上下位置交错;次间砌作卧棂窗(九层以上无窗)。层间叠涩出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加饰椽头、瓦垄。第二层北面嵌“诸佛舍利宝塔”碣铭1方,第四层南面嵌石佛像1尊。
该塔造型简洁、挺拔,与南寺唐塔遥相对峙,因有“北塔”之称。塔北侧有座小庙,内置宋代释迦牟尼石像1尊、青石碑1通,据碑文载,原寺无塔,寺僧景深发愿建塔,北乡延兴村富绅王信一人捐银两,于北宋绍圣三年建成。该塔形制上多有模仿慧彻寺塔之处,同时又具有宋塔特征(如叠涩檐下加饰椽头、瓦垄等),对唐、宋塔的断代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塔由蒲城县博物馆管理。
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北寺塔”为第二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塔与基座;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45米内;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90米内。
2013年5月,国务院以“崇寿寺塔”名称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寿寺塔
107·海源寺塔
金代六角九级密檐式砖塔·省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温汤宝塔,位于蒲城县永丰镇温汤村西南150米处、洛河东岸的一处高丘上,附近地表有硫铁矿痕迹。据清雍正本《陕西通志》卷二十九引《县志》载:“海源寺,在县东南五十里温汤,唐贞观二年建”;乾隆本《蒲城县志》卷二载:“海源寺,在县东南五十里温汤,有塔。”所记地望与实际踏查吻合。
塔为宋金时期砖塔建筑风格,传建于金代。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大地震致塔顶残损。民国时期塔基曾遭人为破坏,杨虎城视察洛惠渠工程时,捐资予以修复加固。现寺址和塔身周围遍地瓦砾、残砖,间有琉璃瓦残件。存塔碑1通,文漫漶,已搬迁。塔南侧崖下有洛惠渠支渠通过,置水闸一处。
现塔残存八层,残高约30米,底层每边长2.89~2.93米(局部可见加固砌石面,当为民国时补葺)。塔身单壁中空,底层较高,南面辟券门,门宽0.96米,高1.95米,壁厚1.63米。二层以上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以砖隐出倚柱、阑额、平座钩栏,各层当心间辟券门或假券门、板门,逐层上下位置交错。层间叠涩檐出双排椽头,施五铺作双抄斗栱,当心间置补间铺作一朵。第八层塔檐坍落,第九层残毁。现塔门洞开,内视塔心如空筒状,不可登临。
该塔造型俏丽,收分柔和,雕饰精细,是陕西省内现存并鲜见的珍贵金代砖塔。
关于海源寺塔的建筑年代,由于只有传说而无铭文记载,后世学者遂持金代和宋代两说。我们认为:金代说是靠得住的。
史载,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蒲城陷落,归属金朝辖治;泰和年间(1201—1208)金宋开战,山东各地民众相继起义,结为红袄军抗金,战火一路西延;贞祐三年(1215),蒲城县民李文秀等举义反金[此前,刊刻于大定二十八年(1188)的《金故忠武校尉傅公墓志》及泰和五年(1205)《金信奉李公碑》等均记有蒲城反金史实],同年蒲城被蒙古军占领。金朝统治陕西共87年,其间,为稳定社会秩序曾大肆修庙建寺,借文化和宗教信仰笼络当地汉人,如赐额蒲城境内的云际寺、寿生寺、垂庆院等(见清乾隆本《蒲城县志》载录),蒲城也曾旧存和发现金天德二年(1150)《重修学殿堂记》碑(今佚)、大定六年(1166)《敕赐清凉禅院碑》(今藏于蒲城县博物馆)、《敕赐龙泉寺碑》(已佚)、大定七年(1167)《敕赐广济院碑》(已佚)、大定二十四年(1184)《重修城隍庙碑记》及承安四年(1199)《重修学记》碑等。笔者认为,该塔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修筑的,且造塔工匠系宋朝遗民,故保留了宋塔建筑风格。而渭南历史上也曾有明确纪年的金代砖塔存世,如韩城赳赳寨塔[即圆觉寺塔,始建于金大定十三年(1173)],惜毁于明嘉靖年大地震,重建后的塔已是清代风格。因此,海源寺塔作为存世的金代砖塔尤显珍贵。
2008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海源寺塔”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塔基外沿向外延伸41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各外延22米;公布时代为金。
◎海源寺塔
108·常乐宝塔
金代六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蒲城县平路庙乡常乐村西150米。本名金陵寺塔,寺早年废毁,沿革不详。
塔为宋金时期砖塔建筑风格,传建于金代。民国时期塔身底层曾剥损严重,1978年予以维修加固。(www.xing528.com)
现塔十三层,实测残高37米,底层每边长3.81~4.09米;周围补葺有防护性梯形基座,底边长4.51~4.72米。塔身单壁中空,底层较高,南面辟券门,门宽0.93米,高2.02米,壁厚2.36米。二层以上每面作仿木结构三间,以砖隐出倚柱、阑额、平座钩栏;各层当心间辟券门或假券门、假方窗,逐层上下位置交错(八层以上无门);次间砌作卧棂窗,与当心间门窗相协调。层间叠涩檐出双排椽头,施五铺作双抄斗栱,置补间铺作一朵。三层和九层以上塔檐有局部坍落,十三层周壁完全剥落,塔顶已毁。现塔门洞开,内视塔心如空筒状,不可登临。
该塔挺拔俊丽,雕工精细,椽头和斗栱式样与海源寺塔如出一辙,是陕西省内鲜见并保存基本完整的珍贵金代砖塔,为陕西古塔研究和建立相对可靠的年代序列提供了实物资料。
近年,塔体周围新砌有矩形护塔平台,东西长30.92米,南北宽26.5米。平台南侧为蜿蜒斜上的石阶梯,东侧为石砌护坡峭壁,高近20米,置有一道铁链拦身,不宜靠近。
2008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常乐宝塔”为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塔基边沿向外延伸24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各外延48米;公布时代为金。
◎常乐宝塔
109·晋城塔
清代方锥形夯土甃砖风水塔。位于蒲城县龙池乡晋城村东南200米,东邻洛河,地势较低,周遭为农田。塔通高约7米,底边长4米。主体为夯土结构,夯层厚7~12厘米。塔身上部为甃筑方台,每边长0.8米,高0.9米,塔顶以平砖5层叠涩内收,上置重檐歇山琉璃瓦顶神楼。楼为两柱一间(立有两根木柱),正向洞开,柱上楷书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8字。楼柱上架两层原木(额枋),柱两边垒砌砖墙。楼内正向置一方木,木中间镂空雕出壸门形神龛。由于土塔顶部东北角塌毁,神楼底座一侧边悬空,岌岌可危。
晋城塔与其他县域的土塔形制相同,方位基本一致(大多在村寨东南方),是蒲城土塔中唯一尚存顶部砖木结构的风水塔。由此窥斑见豹,可以认为:陕西现存的170余座土塔,它们之中曾经不乏有砖木结构的顶部,只是由于风雨侵蚀而坍落不存。晋城塔可谓土塔完整结构式样的孑遗,为陕西土塔所鲜见,因而弥足珍贵。
◎晋城塔
110·椿林镇文昌阁
清代六角三层楼阁式空心砖塔·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蒲城县椿林镇敬母寺村西南隅,南临五陵路,村内有敬母寺小学,村北有敬母寺唐墓,村里发现多处清代石门墩及上马石。
塔为道观、文庙合璧建筑,通高12.5米。底层为台座式宫观,平面方形,每边长4.5米,西面辟门,额题楷书“三圣宫”3字(原供奉有元始天尊)。二层为六角形,北面辟券门,额题楷书“文昌阁”3字(原供奉有文昌帝君)。三层为六角形,北面辟门,额题楷书“奎星楼”3字;其他各面设圆窗。层间出檐平浅,顶层出檐稍长,檐下施砖雕额枋和菱角牙子,檐角饰石刻螭头。塔顶六角攒尖,塔刹已残。塔身局部有裂隙。
道、儒合璧供奉,是民间多神信仰和祈愿登科并光宗耀祖的物化反映,该现象在明清陕西乡村不为鲜见。
2018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椿林镇文昌阁”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文昌阁建筑本体;建设控制地带为一层方形基座四周外扩10米。
◎椿林镇文昌阁
111·地母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土塔。位于蒲城县兴镇尖角村东约100米,东临通向邻村的土路,其余三面为农田。塔通高6.5米,底边长4米,夯层厚8~10厘米。塔身如锥,攒尖顶。塔身下部辟砖券窑洞,称“地母娘娘庙”,窑洞北向,面阔2米,进深3.5米。由于近年风雨侵蚀,塔身东北部坍塌,窑亦垮塌,塔体仅剩半边。塌落夯土加宽了底部,现底边东西长6米,南北宽5.7米。
地母娘娘又称地母后土、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等,列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该神祇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相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为地母娘娘圣诞日,旧时乡村在这一天都将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赐福禳灾、五谷丰登和早生贵子。
◎地母塔
112·大孔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蒲城县大孔乡大孔村七组西南300米,地处乔山山脉南麓东段缓坡,地势北高南低,四周为农田。塔通高约7米,底径6.3米,夯层厚9~12厘米,夯窝直径12厘米,夯土纯净。塔身上部遗有较规整的砖块数层,参考晋城塔形制,该塔早年亦应搭建有顶部砖结构塔楼。
◎大孔村土塔
113·党南村土塔
清代六角形夯筑风水塔。位于蒲城县党睦镇党南村南200米,地处渭河冲积平原上,周围地势较为平坦。塔残高约11米,底边长3.5米,底径6.5米。由于风雨剥蚀,平面略呈椭圆形。塔身西南、东南两侧有明显坍塌。从剥落剖面观察,塔心部位夯层厚达80厘米,且夯层间夹有一层苇箔。塔身外缘和上部夯层厚10~20厘米,土质坚硬,内夹杂有清代白釉瓷片。塔身中部有数个圆形柱洞,洞径约6~7厘米,可见塔顶原搭建有砖木结构塔楼,应与晋城塔相似。塔顶有部分垮塌。塔西侧呈现裂隙,长约2米,宽0.01米。
该塔平面呈六角形,有别于同时期流行的方锥形夯筑风水塔,属于现存土塔中的个案。据当地村民讲述,数百年前发生过一次特大洪灾,洪汛过后,为镇水灾,沿东西一线曾建土塔3座,间距约1 300米。该塔为最东边的一座,其他两座已不存。
◎塔身夯土层局部
◎党南村土塔
114·马家村土塔
清代方锥形夯筑风水塔。位于蒲城县洛滨镇马家村南300米,地处黄土台塬上,地势平坦。塔残高4.7米,底边长4米,夯层厚15~18厘米,土质较密,内夹杂有陶、瓷片等包含物。由于风雨侵蚀,塔身上部坍塌,仅存半截塔身。
洛滨镇因位于洛水之滨而得名,地处蒲城县城东北25公里,东与澄城接壤,北和西与白水相邻。
◎马家村土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