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古塔全编,渭城区的历史与名胜

陕西古塔全编,渭城区的历史与名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渭城区因南临渭水而得名。其地处咸阳市区东半部,南隔渭河与西安相望,为国家新设“西咸新区”的核心区。1987年5月,设为渭城区。渭城区有明代建造北杜铁塔1座,铸刻精细,造型挺拔,为中国现存第二高古代铁塔,也有认为以塔身测量,实为中国第一高古代铁塔。又称千佛铁塔、福昌寺塔,位于渭城区北杜镇北杜西村。

陕西古塔全编,渭城区的历史与名胜

渭城区因南临渭水而得名。其地处咸阳市区东半部,南隔渭河与西安相望,为国家新设“西咸新区”的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或交替立有毕国、程国、咸阳县、新城县、渭城县、长陵县、安陵县、阳陵县、石安县等,亦先后数次并入长安县。1987年5月,设为渭城区。区内有秦咸阳城遗址、秦公陵、秦永陵、汉高祖刘邦长陵、汉惠帝刘盈安陵、汉景帝刘启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哀帝刘欣义陵、北周武帝孝陵、唐武则天母杨氏顺陵,以及汉代班婕妤墓、唐高祖之父李昞墓等,契合了“咸阳原上埋皇上”的俗语。渭城区有明代建造北杜铁塔1座,铸刻精细,造型挺拔,为中国现存第二高古代铁塔,也有认为以塔身(刨去基座)测量,实为中国第一高古代铁塔。

054·北杜铁塔

明代八角九层楼阁式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千佛铁塔、福昌寺塔,位于渭城区北杜镇北杜西村。原寺为僧人杜福昌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89),故名福昌寺,布局有山门、献殿、大殿、左右配殿和舍利塔林等。大殿于1962年被拆毁,殿内曾有明代铜佛像1尊,高2.2米,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原文庙内)。其他殿宇及塔林亦先后被拆除,仅存铁塔。

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竣工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通高21.5米,底边长2.42米。塔座为砖砌八角形,高3.08米,南、北辟券门,内设砖阶梯。塔座转角施圆形倚柱、垂莲柱;座顶施砖雕额枋、蔓草图案,置平身科斗栱。塔身外铁内砖,底层南、东、西、北四面辟圆拱门,有门框、楣、槛(原装铁门已毁),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面铸四大天王像;二层以上辟门或方窗,逐层相错(四层以上门窗内面皆以砖砌实);第九层全部铁铸,并设有八个方向的瞭望窗口。塔身各层外壁铸铁佛多尊,以及密布的小千佛和莲花芭蕉等花草图案,腾龙舞狮凤凰、仙鹤、麒麟、奔马、老虎、犀牛望月、猴子摘桃等祥瑞图案;檐下铸仿木构七踩斗栱,檐面铸瓦垄、椽头等。宝瓶式塔刹,稍倾斜。塔内中空,一至三层设梯,三层以上为“壁内折上式”,可登临顶层。

塔座北券门额刻“千佛塔”3字砖匾。南券门额嵌楷书“千佛塔”3字铁匾,长1.02米,宽0.51米,落款“大明万历三十八年岁次庚戌吉日立”,署监修人为“司礼监管文书房太监杜茂”。塔身二层有多处铸铭,内容有“发心造塔人智瑷、杜天瑞,泾阳县金火匠人陈孝宰、陈向学”等。从僧人杜福昌建寺,到杜茂监修寺塔,杜氏族人围绕“福昌寺”活跃了500余年,可谓香火承继,德被后世。

杜茂(1540—1620),字子康,别号瑞庵,咸阳北杜人,生于嘉靖十九(1540)十一月,嘉靖三十八年(1559)被选入宫,初为南书房行走太监,后为司礼监太监,生平多有善举。卒于泰昌元年(1620)十月。1986年,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百花印刷厂院内发现一座明代宦官墓葬,出土泰昌元年《明故司礼监秉笔太监管监事瑞庵杜公墓志铭》1合,志盖边长0.74米,篆书“司礼监太监杜公墓志”9字,志石边长0.78米,正书36行,满行42字,记杜茂生平。墓志现藏于海淀区博物馆。

关于千佛铁塔,当地民谚曰:“铁塔寺,九层子,八棱子,二十四个窗门子。”所言确凿。该塔铸刻精细,造型挺拔,为中国现存古代第二高铁塔。据民国本《陕西通志稿》记载,清乾隆五年(1740),咸阳地震,致塔“顶微欹”。

1990年设立铁塔文管所。

2008年予以维修,补葺台基、散水,扶正塔刹。

2013年重建大殿,嗣后,建东、西配殿。

1956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铁塔”为第一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更其名为“千佛铁塔”,并公布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为铁塔;一般保护区为铁塔周围外延9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一般保护区外延200米。(www.xing528.com)

2013年5月,国务院以“北杜铁塔”名称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杜铁塔

◎塔身天王造像一

◎塔身天王造像二

◎塔身天王造像三

◎塔刹

◎塔身麒麟

◎塔身铭文

◎塔身小千佛

◎福昌寺明代铜佛像

◎铁匾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