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近代南通,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他是清末状元,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除了这些被公认的头衔外,他还是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金融家。他是我国近代沿海开发的倡导者、中国大农业的开拓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他是一个“集大成者”和“全能冠军”,是林语堂所说的“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精英人物。
他就是张謇。
张謇出生于海门区常乐镇,晚年定居南通城内,但是,唐闸一带的先辈们还是将他视作“闸上人”的先驱。所谓“闸上人”,专指生活于唐闸老镇上的居民。张謇在唐闸创立了大生纱厂。唐闸是他实业救国梦想的发轫之地。没有张謇,就没有唐闸一百多年以来的这段历史。他是后来无数逐梦而来的“闸上人”的领路者。
作为一个读书人,张謇经过26年的漫长跋涉,最终高中状元、大魁天下。如果张謇由此升堂入室,那么京城不过多了一个官员。然而,作为状元的张謇竟然“下海”了,而且是那么毅然决然。张謇远离官场并非出于文人的清高或英雄迟暮的消极,他以强国拯民为己任,将一腔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爱国情怀书写在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张謇开了一个时代的风气之先。对他当年的业绩稍加盘点,我们就足以佩服得五体投地。宇宙无穷,人生短暂。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做成一两件有意义、有影响的事已是难能可贵,然而,张謇的一生竟可以迸发出这么大的能量,取得这么多的成果,这足以令当时和后世之人深深震撼。
张謇的身上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伟大和光荣,他用一己之力对抗一个时代,用悲壮的追寻、一生的血汗书写了一个状元济世的生动案例。
张謇广场
张謇当时提出了“父教育、母实业”的救国主张。在宏观层面,他对教育和实业的关系认识得非常深刻,认为实业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应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通过实业来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在20世纪初叶,这些观念是振聋发聩的。
话剧《张謇》剧照(www.xing528.com)
张謇身上最可贵的是理性爱国的姿态。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张謇不抱怨、不激进、不消极、不悲观,一步一步去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张謇的实业救国之路是从在唐闸创办大生纱厂开始的。“大生”二字源自《易经》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从这个名字上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张謇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放弃仕途,不是为了追求个人财富,而是因为有着更为崇高的目的。
大生纱厂创办成功以后,张謇并没有止步,相反,他的实业救国梦想从两个维度快速而有序地展开:一是横向迅速扩大产业规模,二是纵向全力拉长产业链条。
由此,在20多年时间内,张謇先后创办了40多家企业,涉及棉纺、农垦、盐垦、机械、食品、交通运输、金融外贸、房地产、通信、电力、文化等不同领域。这些企业既独立经营,又在融资、人员派遣、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这是中国最早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民族资本集团,其规模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企业。这一切成就,就像张謇总结平生所办事业时所言,“皆以大生一厂为母本”。
张謇自号“啬翁”。的确,他对自己很是吝啬。1926年秋,张謇长眠在城市的南郊,下葬时仅有一根拐杖、一顶礼帽、一副眼镜、一颗乳牙、一束胎发陪伴。但是,对于建设公共事业他不遗余力,甚至散尽家财。
张謇认为,办一切事业都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育的发展,而“师范乃教育之母”,因此,1902年2月,他在南通城外废弃的千佛寺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并亲立校训“艰苦自立,忠实不欺”。张謇一生办了370多所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职业技术学校到聋哑学校、戏剧学校,几乎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实业、教育业上相继有成之后,1905年,张謇又筹办了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比故宫博物院早20年。后来,张謇又建了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体育场、剧院、养老院、残障院、贫民工场、栖流所、济良所等。他的这一系列举措让生活在那个积贫积弱年代的南通人几乎都能各有所依、各得其所。
为了办好这些公益和慈善事业,张謇不仅拿出了他在企业的大部分工资和红利,还欠下了一身债务。在他的晚年,面对大生集团的每况愈下,他至少7次在报纸上刊登卖字广告。状元卖字,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张謇自己所说的那样:“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无疑,张謇的一生是不朽的,因为这个世界曾因他的出现而变得美好。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事业,还把他终其一生所追寻的光荣与梦想留给了南通,留给了未来。南通人将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