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大生纱厂投产不久后便开始赢利,这让张謇有精力与财力为唐闸这个曾经荒芜而萧疏的村落的城市化做些事情了。
这年年底,张謇从纱厂的利润中抽取资金,将唐闸河西的土路改造成了碎石路,并在这条路的西侧建起了一排两层且带有回廊的欧式楼房,楼下是店铺,楼上是店主人的住处。于是,唐闸最热闹的商贸街——河西街就形成了。这条街以镇中心的杨家湾为界,南北分为南市街与北市街。
街道、楼房既成,商户们便纷至沓来。据老人回忆,当时的南市街上的老商号依次数来有光明照相馆、恒大美绸布店、四逢春菜馆、高致和五洋店、方同大茶叶店、义盛祥瓷号、魏庆余堂中药店、杨家钟表店、徐贤家银楼、文友书社、肖家制帽店、泰和公花行、聚乐园菜馆等。众商号抢滩南市街,使这条街成为唐闸镇上最先繁华起来的商业街。
当年唐闸水上贸易兴旺,复新面粉厂、大生纱厂的码头前来自启东、如东、大丰、海安等地运送棉花、粮食的船只排满了沿街河面,船桅连绵数华里(1华里=500米)。1913年,大生纱厂成立的南通实业警卫团引进了南通史上第一辆汽车。那时候,这辆黑色的福特牌轿车每天行驶在唐闸与南通城、天生港之间的马路上,成为人们争相观看的风景。1917年,大生纱厂钟楼南边设立了南通第一家客运汽车行。之后有三辆公交车运行于城闸之间。唐闸的公共交通事业一下子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南市街南端始于后来的大洋桥,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繁荣,逐渐南移扩展到三牌楼一带。南市街南端有大通源木行的沿河排库,长达1公里。唐闸米业三巨头之一的恒益公机米油坊也占据了大洋桥南堍大片土地。沿河码头上人来货往,常常造成街面拥堵。1920年前后,中国银行等两大金融机构在南市街设立了分行,因而,唐闸各商家、工厂的资金就地可以汇通天下。
北市街是河西街的北半段,从杨家湾向北到北川桥。与南市街一样,北市街上德国风格的双层联排式商铺整齐划一,沿街店肆也是五花八门:酒楼、糖果店、书社、花行、机米坊、锡匠铺、典当行、诊所、 客栈,以及鞋帽日杂、茶叶、水果、裁缝、轧面、理发等铺子一应俱全。颇有名气的复新春饭店、一品香菜馆、三新池浴室(唐闸最早、最大的公共浴室)就在这条街上。复新春和一品香这两家驰名餐馆烹调技艺高、服务好。谁家来客点菜,热炒汤菜走街串巷送到主家桌上时,菜还是热的,汤还是烫的。(www.xing528.com)
当然,更具气派的要数张謇大生系统设在这条街上的广生榨油股份有限公司东码头、大达公电机碾米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临街耸立的清水红砖带浮雕装饰的西洋式办公楼群,给北市街平添了几分都市派头。当年大达公电机碾米公司的临街店柜上竖有“积仓糇粮”金字招牌,在同行业中占尽了风光。
南通驶往如皋、海安、泰州、扬州的长途客车都要停靠在北市街上的通扬长途车站,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开往苏北的客运班轮也从门前码头上下客。北川桥一带由此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过往客流如潮,有江北“十六铺码头”之气象。因此,北市街上的旅馆客栈业也尤为发达。新新旅馆和淮海客舍是设施、环境最好的两家,凡来唐闸的客商、旅人多下榻于此。
如今的唐闸河西街依然保持着百年前的风貌
唐闸的繁华曾经让它一度享有“小上海”的美誉,那么,河西街无疑就是这“小上海”的“小外滩”了。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历经百年风雨,但是河西街的旧时风貌依稀尚存。沿河保存完好的那些欧式楼群已成为南通近代商贸街的绝版珍藏。
与河西街呈“丁”字形向西延伸的还有四条主要街道,即西市街、兴隆街、复新街和高岸街。这些街道路面宽敞,彼此连通,虽不是很长,但当年也都曾有过自己煊赫一时的繁荣。难怪长期生活在上海的鲁迅先生的老朋友内山完造两次到南通,每次都要来唐闸参观考察,并愉快地称他的行程是“天堂之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