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上任后的四连胜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津津乐道。
首战赢恒大,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打贵州、打申花,到打建业,每场比赛之前,外界都觉得国安有可能要输球了,不可能一直这么赢下去。往好了说,这叫提前预计好坏的结果,一切都能接受;往坏了讲,熟悉国安的球迷和媒体最不相信的一个词,叫作“奇迹”,这俩字与国安这支球队几乎不沾边。然而,四连胜的结果,确实让那时的国安看起来有些神了。
对于很多球迷而言,这四场比赛的胜利甚至可以弥补过去两年的不满和愤懑。球迷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赢球,而且要充满血性的赢球。当国安战胜恒大时,工体全场大合唱,国安队歌是那个夏日夜空的主旋律。当国安战胜申花后,远征军挥舞着球衣,真正找到了“远征”的意义。
所有的美好都留在四连胜的记忆当中,连胜似乎也描绘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施密特如此“高开”,既好又不好。好的方面在于俱乐部不需要再去做任何工作帮助新帅过渡,成绩说明一切。选帅亦是赌博,有了这四场垫底,施密特在短时间内可以高枕无忧了,而且也不会再有人去质疑这次选帅正确与否。
对于施密特呢?四连胜使其在工作中无缝连接,在球队内树立了绝对的权威,身价倍涨。非要说不好的话,那就是一切都表现得太好了,这对于当时的国安而言不太科学。细节上的矛盾、个别的负面情绪被胜利掩盖,无法显露出来就没有办法解决,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爆发出来。更何况,成绩不可能这样一直好下去。
在我看来,属于国安的赛季,到联赛第19轮战罢,取得四连胜之后,便已经画上了句号。剩下的11场比赛是在重复此前的故事——“事故”频发,国安又变成了上半赛季的国安。
问题接踵而至。
“我之前并没有见过马加特,我们也没有在球场上交过手。”虽然同为来自德国的主帅,但施密特说,他和马加特的第一次碰面,竟然是在中超赛场上。
联赛第20轮,气势如虹的国安主场迎战鲁能。
实际上,马加特算是施密特的前辈,2016赛季,马加特麾下的鲁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最大的变化在于跑动更加积极,整个球队运转的速度也快了很多。马加特大胆启用年轻球员,也让鲁能因此而受益。外界开玩笑地说,鲁能终于从“步行者队”变成了“德系小跑车”。
一个是“神奇”的施密特,一个是“改造大师”马加特,国安和鲁能的比赛成为了德系对决。
比赛当日,工体涌进了53000多名球迷,看台早早便已坐满。人们期待看到一场进球大战,他们没有失望。
上半场的比赛一波三折。先是佩莱的世界波让鲁能领先。随后,巴顿、李磊连入两球,反超比分。而在中场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进攻中,西塞破门,2比2。双方前45分钟肆虐球门,守门员成了场上最忙碌的人。而下半场的45分钟则陷入了制衡当中。
这还是施密特麾下的国安头一次面对先失球的情况,这种全新的战术体系是否能踢逆风球,也是施密特上任之后人们讨论的内容之一,对阵鲁能的比赛成了最好的试金石。先丢球之后,国安丝毫没有改变踢法,依旧以我为主,高压逼抢,依靠进攻掌握局面。事实证明,这种看似疯狂的踢法在体能有保障的情况下,完全能够逆转局面。“我们的开局不是很有利,这对于场上球员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情况,我们丢球之后的表现非常好。我们很快扳平了比分,又将比分扩大,这个时候的表现可圈可点。”施密特说。如果国安能带着2比1的比分进入更衣室,那么取胜的就很有可能就是施密特,只不过马加特还是找到了对付小老乡的办法。
鲁能是全中超最有硬度的球队之一,他们不惧怕身体对抗和高压逼抢,中后场球员的拿球能力都比较强。马加特抓住了施密特战术体系中的短板,那就是不过多地在中场纠缠,后场拿球后直接找两个中锋,让国安的高压逼抢对不上点。施密特赛后也提到了这一点,“山东两个前锋今天表现非常好,也给我们的后防线制造了很多麻烦。”佩莱、西塞各打入一球,尤其是佩莱,支点作用十分明显。
另外,定位球防守一直是国安的致命伤,马加特的球队也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西塞的头球破门拯救了鲁能。“山东头球不错,我们很多定位球防守都不错。在前点后蹭和摆渡这种球的确很难处理,正好也传到那个前锋的跑动路线上,那个球也没什么办法。”施密特说。
比赛的后45分钟波澜不惊,国安创造出的机会要多于鲁能,但体能下降后,控制力也明显有所下降。对于鲁能而言,在这样一波三折的比赛中,客场能带走一分明显也是不错的结果。
四连胜就此终止,但平局的结果看起来似乎也可以接受,于是所有人继续放松警惕。实际上,国安对阵鲁能这场已经拉响了警钟。其一,马加特给其他所有国安即将面临的对手都打出了一个模板,施密特的战术体系有致命的弱点,不过多纠缠于中场,更快的过渡就会让高位逼抢无所适从;另外,国安的体能已经开始下滑,体能是施密特战术立命的根本。
没有人在意这些,不败仍在继续,隐患逐渐变成问题浮出水面,已经无法挽救。
随后,国安对阵权健,上半场先丢两球,下半场凭借着张稀哲和于洋的进球艰难扳平比分。问题越发明显,比赛也越发艰难。
直到客场对阵华夏幸福,一盆冷水才着实浇在了国安头上,所有人都清醒了。
那是8月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在当月此前的三场比赛中,国安战平鲁能、权健,大胜辽宁,与亚冠直接竞争对手之间的对话国安没有占到便宜,因此也没有在积分榜上更进一步,但也称不上掉队。对阵华夏幸福前,国安与少赛一场的权健相差一分,与第三名的鲁能只差两分。华夏幸福同样是亚冠参赛名额的有力竞争者,这是一场价值6分的比赛。
国安从上到下都很重视这场比赛,秦皇岛离北京不远,很多基层员工都到对方的主场为国安加油助威。一个细节是,周金辉拿出了自己的私人飞机,让球队从北京乘专机飞到了秦皇岛,这是国安历史上头一回有这样的“待遇”,也是这个赛季的唯一一次。另外,当场比赛的单场赢球奖金也翻了倍。老板释放出的信号很明显:他希望能够拿下这场比赛。
结果是国安0比2输掉了比赛。
施密特在比赛中两次发了火。一次是在张呈栋飞铲李磊的时候,事情就发生在他眼前,他一步跨上前想要和张呈栋理论,但手却背在背后,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上手,事态一定会恶化,李磊已经“吃了亏”,这样找回来的方式并不聪明,裁判对张呈栋的一张黄牌让他无奈地摊手。第二次是在赛后,施密特和佩莱格里尼握了手,后者刚想和他耳语几句,却看德国人已经径直离开,施密特并不是向他撒气,而是走向了第四官员的位置,大声地抱怨。这是此前未曾见到的施密特,也是更加真实的他。
他有理由这样做,当场比赛的主裁判周刚的判罚的确有非常大的争议,而且正是那个争议的点球判罚左右了比赛的局势。国安在赛后第一时间已经开始收集材料,准备向中国足协申诉。
李磊、张呈栋,这对昔日队友在比赛中有不少火花四溅的正面交锋机会。
于洋的那一次铲球,到底是不是一次应判的点球?从各方面来看,都更像是一次误判。
平心而论,抛开裁判因素不谈,华夏幸福打得也确实好,最起码比赛准备得非常充分。这一场比赛是施密特上任以来最难打的一场,同样的阵容却做不到压制,射门机会也大大减少,这一切都源于华夏幸福的防守硬度。他们在身体对抗上丝毫不吃亏,很好地限制住了国安的两个边路,而且永远都能拿到第一点。国安边路打不开,也就无从谈及中路的进攻,队里第一攻击点索里亚诺全场被锁死,最有威胁的一次射门来自于替补登场的张池明,但国安的7号明显没有戴射门靴。
“首先恭喜对手取得胜利,我们今天的表现也不错,我们原本有机会可以赢下比赛,但是很可惜,我们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对手今天的反击非常犀利,对手在领先之后,比赛对我们来说变得非常困难,但我们还是创造了机会。如果是平局的话,可能更公平。”施密特说平局更合理,但他也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华夏单赛季完成了对国安的双杀,佩莱格里尼在国安身上取到了6分。
施密特的神奇开始逐渐褪色,整个8月的比赛是冲刺的关键阶段,国安虽然咬住了,但却贻误了战机,丧失了主动权。比赛过程开始如同前半段一样艰难,在这一阶段,唯一的收获或许是U23小将巴顿的成长。
写到巴顿,首先要提唐诗,因为巴顿的成长伴随着唐诗的失落。新赛季足协出台U23新政后,年轻球员成为焦点。国安的U23球员使用分为两个阶段,何塞执教期间,联赛前12轮,占据U23首发名额的一直都是唐诗。从谢峰过渡期开始,到随后施密特到来,唐诗再也没有进入过首发名单,甚至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进入替补席,这是唐诗的遗憾,同样也是国安的遗憾。
唐诗始终是95年龄段的国脚,是最好的球员之一。施密特一直不用唐诗,也是出于风格类型的考虑。这一点上,他和何塞有着截然不同的标准。
西班牙教练何塞在U23球员中最欣赏的是唐诗,其次是“小鸟”吴贵超,这也是何塞在任期间报名最多的两个球员。唐诗和吴贵超都属于身体上不占优势,但脚下非常灵活,而且球商很高的球员,这样的球员通常都是体系型球员,能够很快与球队融为一体。唐诗的综合能力、比赛经验等,都要比吴贵超要更好一些,所以何塞非常信任,只不过当时球队成绩起伏不定,何塞自身压力很大,通常早早地就将唐诗换下。
德国教练施密特明显更喜欢身体结实、冲击力强的球员,所以在他的名单中,巴顿排在第一位,朱朝庆也逐渐有了机会。这是风格类型选择上的巨大差异。
施密特并非不喜欢唐诗,他在训练中经常单独调教后者。比如射门训练的时候,传中包抄得分,施密特会单独提点唐诗,告诉他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另外,施密特还让唐诗保持自己的踢球风格,“教练说我这种类型的球员,需要第一脚处理球的合理性。既然身体没有优势,第一脚传球的时机和选择的方式,都需要更好一些,他让我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唐诗说。
如果施密特不喜欢唐诗,完全可以置之不理,没有必要再去进行这么多沟通。但是有一个细节,唐诗在连续几场无法首发的时候,曾经找施密特单独沟通过一次。唐诗性格很好,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的叛逆符号,他当时问了主教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希望再去努力提高,并没有提到出场比赛的事。施密特也加以指点。但在那次沟通前,唐诗虽然无法首发,但还能够进入大名单,而那次沟通后,唐诗便逐渐远离了大名单,不知道是不是施密特对他有了些意见。
还有另一种说法。由于唐诗是租借合同,到2017年年底到期,俱乐部一开始是想续约唐诗的。在联赛中之所以连18人大名单都不给唐诗留位置,也是故意将唐诗打入“冷宫”,这只不过是希望续约的另一种手段。
最终的结果是,由于得不到出场机会,唐诗赛季末离开国安,加盟了恒大。没有留住这样年轻国脚,是国安的损失。
唐诗和巴顿两人虽然是“竞争对手”,但彼此的关系非常好,用唐诗的话说,“朋友始终是朋友,无论谁出场,甚至无论彼此在哪个球队”。
训练结束后,两个人经常一起去网吧打游戏,玩的是《绝地求生》。在游戏方面,巴顿比唐诗更有天赋,经常带着唐诗“吃鸡”,在U22国家队,两人也一直互相帮衬,算是同一路人。
唐诗的失落,一方面是因为施密特对于球员风格的选择;另外,巴顿也确实表现得不错,把握住了机会。
在施密特到来后,巴顿出现在前锋的位置上,他积极地奔跑和拼抢,让国安在攻防两端都有收获。连胜期间,他曾有助攻和造点。而在8月的第一场比赛中,国安对阵鲁能,巴顿打进了他在国安的第一粒进球,这是里程碑式的进球。
我当时对巴顿进行了专访,以下部分为采访内容。
我:那个进球对你来说应该也是比较有意义的?
巴顿:对,毕竟是第一个进球。这几场比赛教练都信任我,让我踢前锋的位置。我之前是属于那种一直为别人做贡献的角色,自己也想有进球,之前几场可能表现得有点急躁了。这场,大哥们之前也给我说了,射门就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想着球一定要进,要把注意力放在球身上。我那个进球也是光看球了,没怎么看门,凭感觉。因为我之前是踢边前卫的,比赛中经常会有内切,到了一个固定的点就会有那种感觉。
我:你之前主要是踢边前卫的,前锋是基本上没打过,那左右两边的边前卫,你感觉哪个更适合你一点?
巴顿:右边的话,内切多一点。我比较喜欢左边,毕竟可以往里过也可以往外过,而且我也是那种传中还可以的。我是右脚球员,左脚还要加练。
我:当时进球之后,5万名球迷呼喊着你的名字,你当时听了是什么心情?
巴顿:我进球后也是很激动,跑了很远的距离,跑到替补席。后面紧跟着对方发球,然后我又马上进入战斗。听到大家喊我的名字,还是感觉到了很多正能量。
我:进球后是不是感觉剩下的几十分钟都比较有信心了?
巴顿:是。我也是比较有突破特点的,但是前面几场也发挥得不是很满意。因为我知道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虽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特点,但也还是为球队创造了一些机会。不过还是自己踢得开心一些会比较舒服,这样就会觉得自己是真的在踢球。
赛前刚刚成为赞助商颁发的最佳U23球员的巴顿在对阵鲁能的比赛中破门立功
我:网上有人说你是“扰袭型”前锋,在前场跑动比较多,对于这个词你怎么看?
巴顿:我觉得有的说得也挺对的,我也真是这样去做的,我的角色可能真的是这个位置。但是我这个位置也不代表一定没有进球的机会,毕竟我也在跑,前面几场有那种机会没有进球,然后索里亚诺进去了。我没进球,大家肯定觉得我在为他做贡献,但是我觉得大家都有机会(进球)。
我:你现在也是很有自信,这种自信是与生俱来的吗?(www.xing528.com)
巴顿:其实也没有,这样只是会让我不那么紧张。在赛场上我自己跑起来感觉没什么,都很正常,但是后来一看录像,就会发现我的动作都是比较僵硬的,感觉像变了一个人。但是这场我也看了,就感觉不太一样,进球了就感觉踢开了。
我:你是有这个习惯吗,每场比赛之后都会看自己的录像?
巴顿:年轻球员都会看,而且大哥们也很关照我,会提醒我去看录像。我自己也会找时间让自己静下来,去看看自己的比赛。
我:进球之后,大哥有没有给你发红包?
巴顿:我给大家发红包。
我:这也算是国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巴顿:对,因为都习惯了,大家就觉得开心。
我:施密特来了之后,一直让你踢首发,您觉得施密特对你最大的改变是哪方面的?
巴顿:说真的,我是一个体能不是很好的球员,通过训练,我的强度增加了,在关键的时候能让我冲出来。
我:施密特对你有没有更多的交流,特别地照顾你?
巴顿:之前第一场踢前锋的时候,他赛后会问我觉得踢这个位置还适应吗?因为之前第一场跟恒大踢的时候感觉踢得还不错,他就跟我说你踢得不错,要继续保持,要能逼抢。他就是那种让每个人都要去逼抢的教练,他的战术也还不错。
我:如果有机会去留洋,你会去吗?
巴顿:其实我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也想如果要是有这么一个机会我也愿意去尝试,提高自己。现在说留洋的话,就是把自己再提高提高。
我:你为什么在更早的时候没有选择出去?出去对于年轻球员来说也不是难事。
巴顿:因为我感觉在队里一直在踢,有比赛,感觉也还不错。虽然没留洋,但是我还是租借出去了,租借到梅州客家。
我:那段时间对你来说应该是很有帮助的吧?
巴顿:对,那段时间真的很有帮助。因为之前很少有机会能跟更多的外援去比赛、对抗。偶尔跟一队训练的时候会和外援一起。到梅州之后,一开始也是有点不适应,后来也是在进球和助攻后,自信心上来之后,踢球就真的放开了。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历练,毕竟是新的环境,你要去适应每一个人,不像梯队那种大家都在一起很长时间了。到那边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新的队友、新的联赛、新的场地。
我:你之前在青年队、预备队,还有梅州的时候,也是现在这种风格吗?
巴顿:我在梅州的时候,在队里担当的算是进攻尖兵吧。我们当时的战术也是打两个边路,所以我当时在梅州的时候也是踢边路,是进攻的主要一侧。
我:所以目前这种踢法是你为了应对施密特的战术要求所做的改变?
巴顿:对,有做改变,但是我突然发现这个位置也挺适合我的。
我:你觉得自己在前锋,或者边前卫这个位置上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
巴顿:突破再大胆一些吧,然后再自信一些,身体再壮一些。再就是无球跑动意识方面了。
我:你喜欢的球员是?
巴顿:迪马利亚,国内我比较喜欢稀哲和宝哥。
我:你觉得7年来,国安这两个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巴顿:国安真的算是我的第二个家吧!从小到大一直在北京这个城市,一个人摸爬滚打,也算是北漂了。
我:小时候在国安梯队的时候,看这些大哥踢球肯定是非常羡慕吧?
巴顿:对,而且我小时候,2007、2008年还在工体当过球童。2009年是最后一年做球童,夺冠那场也在。
我:当球童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巴顿:当时进场的时候会牵球员的手。我牵过徐云龙的手,牵完之后,前两年我也在梯队踢球了,龙哥也还在踢。那种感觉特别棒,就好像是穿越了,感觉龙哥一直没老,就只是我长大了。
我:巴顿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你是少数民族吗?
巴顿:我是汉族人,名字就是家里人就想让我像将军一样。在我小时候,我爸经常跟我说一句话,就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要不平凡地过一生。
我:有人会错以为你是外援?
巴顿:有,太多了,而且很多人会以为我是新疆人。
我:和陌生人初次见面,介绍自己会怎么介绍?
巴顿:我介绍自己就说我是巴顿,然后别人就会问我,这是你的艺名吗?然后我就很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就说我真的就叫这个名字,我又不能拿身份证去给人家看。
我:你父亲性格是比较强硬吗?
巴顿:嗯,是一个比较大男子主义的人。
我:他是从事体育工作的吗?
巴顿:他其实就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平时打打乒乓球、篮球。
我:那你小时候踢球跟你爸有关吗?
巴顿:跟我哥(巴磊)有关,因为我哥也算是一个职业球员,之前在青岛海利丰,他大我整12岁。
我:小时候看哥哥踢球吗?
巴顿:他是守门员,他踢球的时候我还是小孩。他基本就是每年回来一次,然后就发现我每年都变个样。后来我也开始踢球了,他回来之后就让我射门,他来守门。
我:现在你哥哥还会跟你聊球吗?
巴顿:会,每场比赛后都会聊很久,然后他会给我分析。
我:你现在的成就已经比你哥哥要高了?
巴顿:也可以说是帮他完成了一个梦吧!他也有过这个梦想,这个目标,我去帮他坚持了。当然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踢球的。
我:29是邵佳一的号码,背起来是不是有些压力?
巴顿:大哥们经常调侃我,说29号你都敢背!我觉得一哥算是中国足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了。他也是我从小的偶像。
巴顿的成长,除了要感谢谢峰、施密特给予机会之外,还要感谢另一个人——国安的前任总经理沈力。上文访谈中提到,巴顿在回到国安前,一直被租借在梅州客家。2016年,巴顿因伤在梅州踢得不多,时任国安总经理沈力决定召回巴顿,以便更密切地关注他的动态,给予帮助,这才促成了巴顿的回归,并且在第二赛季为国安所用。这是一个插曲,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巴顿的出色发挥让国安球迷看到了一块瑰宝,而后巴顿入选U22国家队,并且逐渐站稳了位置。在2018赛季,巴顿也将会是国安U23最重要的人选之一。
但一个小将的成长支撑不了一支球队前进,真正决定国安命运的还是那些主将。8月份时,国安已经没有了伊尔马兹,于大宝依旧在伤病名单当中,前行的脚步逐渐放缓。
对阵华夏幸福的比赛是国安争夺亚冠参赛名额的分水岭。很多人以为,国安在联赛最后阶段的滑坡是在间歇期从德国归来之后,对阵延边的比赛开始,但实际上,在8月份国安就已经开始明显走下坡路了,对阵华夏幸福的比赛才真正是崩盘的开始。
输掉了与华夏幸福的关键之战,国安目送对手进入前三,虽然积分差距并没有拉开,但国安已经落在了积分榜的第七位,是冲亚冠集团的“尾巴”。联赛最后阶段,每支球队都会小心翼翼地踢,避免犯错,国安原本就难有赶超的机会,接下来更是接连出现意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