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成功交往,他们乐于交往、主动交往、善用技巧、协调冲突、拥有朋友。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交往不良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障碍的达50%以上。而大学生最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主要有:自负、孤僻、羞怯、嫉妒、自卑、猜疑等。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找对策,排除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顺利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自负心理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交往对象的外在排斥,产生轻视他人的言语和行为。自负者自命不凡,脱离实际,轻视别人,对己对人都不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往往使自己陷入孤芳自赏、妄自尊大的盲目之中,终将被朋友所抛弃。自负心理与自信、平等、友善、互补的交往原则相悖,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交往心理,必须加以克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调节。
1.全面认识自己。要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缺点和不足。对自负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承认自己的短处,改变处处高估自己的自我认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独到之处,也有不及他们的地方,因此,不能把自己看成十全十美,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2.认识自负心理的危害。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如果过分苛求于人,轻视别人,得到的就是别人的鄙视和疏远,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学会赞美,平等相处。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能够容忍别人,不会赞美别人,不会与人平等相处。平等相处就要求自负者以平等的身份与别人交往,学会赞美别人的优点。只要悉心观察,发现周围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承认他人并赞美他人,会改善自负者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感激和赞美。
(二)孤僻心理及其调适
孤僻即是人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孤僻的大学生乐于独处,不热心与人交往,即使参与群体活动,也是身到心不到,沉默寡言,我行我素,内心封闭自守,长期下去,就形成了一种孤僻心理。孤僻心理堵塞人与人之间信息流通的渠道,隔离彼此间的感情交流,是一种严重的交往心理障碍。孤僻心理长期得不到有效消除,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采取积极行动给予改善。
1.改变孤僻的性格。要多与同学来往,逐步学会沟通,多参与社会实践,扩大交往范围。
2.性格内向且有自卑感的人要解决认知问题,即不论自身条件好坏,人与人之间的价格与精神都是平等的。
3.当受到别人孤立时,要剖析自我,分析是否自己做得不对。如果问题在于自身,应积极改正不足,并主动向对方检讨与道歉;如果原因不在自己,则可暂时摆脱这个小圈子,转移或扩大自己交往的方向和范围,从新的交往中寻求精神支持,而不要被动地去忍受孤立。
4.大胆交往,不怕挫折,要善于在交往中、挫折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改进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羞怯心理及其调适
羞怯心理是指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压抑,害怕与他人接触的倾向和行为。羞怯心理是大学生较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在交往过程中过于羞涩拘束,神情不自然,往往不能准确、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成为人际交往中的被动者。羞怯心理的产生大致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先天遗传的神经活动类型,二是后天的心理发展状况。主要因素为后者,过于自卑、神经敏感、害怕失败等,时间长了就形成心理定式,应有意识地引导和锻炼,避免陷入交往心理障碍的怪圈。
1.接受自己“害羞”的现实。要认识到害羞的人身上也有很多长处,勇敢地承认自己就是“害羞”,当别人注意到你“害羞”时,你才不会紧张和掩饰自己,要采取随和的态度,顺其自然表现自己,不要过多考虑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只有这样,同别人的交往才能密切和友好。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多参加团体活动,增加与他人接触的机会。研究表明,一个十分羞怯的人,当他战胜内心的恐惧,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以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滔滔不绝。如果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羞怯者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自我肯定模式,羞怯心理就会慢慢消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与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的胆量和能力,遇到聚会、联谊时要善于寻找机会与周围的人攀谈,当你大胆尝试着与人交往时,会感到交往要比想象的简单、容易得多。
3.放下精神负担。不要担心交往中做错事或说错话,应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争取更好的成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和精神负担。
(四)嫉妒心理及其调适(www.xing528.com)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别人在某些方面优于或超越自己,而自己又不甘心,从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恨等组成的情绪状态。在大学生活中,因为嫉妒而引起人际关系失调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大学生或多或少,或轻或重体验过嫉妒之情。嫉妒是人际交往的一大心理障碍,它会压制人的交往热情,扭曲人性,造成恶劣的人际关系,应当进行调适。
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既打击了别人也贻误了自己,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而延误了自己的前途。认识嫉妒的危害,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以合理为基础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
2.将心比心,密切交往。许多嫉妒心理产生于误解,嫉妒者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对自己造成损害,而耿耿于怀。所以要密切与他人的交往,加强心理沟通,将心比心,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理解他人,从而避免误会,抵制不良心理状态的蔓延。
3.善于调适,提高修养。嫉妒心理是一种情绪反应,当这种反应过于强烈而又长时间得不到发泄时,便会危及身心健康。因此,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对于消除嫉妒心理障碍至关重要。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要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封闭、狭隘意识使人鼠目寸光,因此,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开阔自己的视野,与人为善。
4.充实自己,自我升华。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或不择手段限制别人的发展,并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境遇。要改变自己的境遇,缩小与别人的差距,正确的办法就是努力充实自己,脚踏实地地去奋斗,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时,就无暇去嫉妒别人。因此,大学生要让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满满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使自己真正充实起来,自然也就减少“无事生非”的机会了。
(五)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自卑是对自己的能力和品格做出过低的评价,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各个方面不如他人。从心理学上讲,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自主观思维方式中的归因不当。例如,学习成绩不好,没有从学习态度、刻苦程度、学习方法不当等方面寻找原因,而仅归结为自己天赋不高、能力低下,并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因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大多较为敏感,缺乏自信,处事过分谨慎,往往羞怯封闭、害怕交往。严重的自卑心理会给大学生心理和生活带来精神上的负担,所以,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1.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要消除自卑心理,必须学会多方面、多途径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正确地接纳自己。不但能认识和接纳自己的长处,也要能容忍和接纳自己的短处。
2.学会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在公共场合要有积极的心理暗示,别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
3.积极与他人交往。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使自己得到锻炼,尤其要有意识地加强与性格开朗、乐观的人进行交往,增强交往的勇气和自信心,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
(六)猜疑心理及其调适
猜疑心理即用自己所掌握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毫无事实根据的信息,主观臆断地去推测、怀疑他人的言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判断。一些猜疑心重的大学生对别人总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认为人人不可信、不可交,对人心存戒备,还会怀疑别人的言谈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在人际交往中树立很多“假想敌”,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使同学间的亲密关系产生裂痕。猜疑是大学生正常人际交往的拦路虎,要克服猜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克服猜疑心理,最根本的是思维方法要科学,遇事要从实际出发,不主观臆测,学会识别各种流言蜚语中所夹带的“信息”,要全面客观地分析、鉴别,兼听则明,不急于下结论,以防出现不应有的差错。
2.开诚布公,解除疑惑。猜疑心理往往与人际沟通不畅、缺乏了解而产生误会有关。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就要敞开心扉,与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交流沟通,澄清事实,消除疑惑。
3.提高修养,心胸宽阔。容易产生猜疑心理的人往往心胸比较狭隘,作茧自缚。要想矫正猜疑心理,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要提高自我修养,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心胸,用坦然的心态、开阔的胸怀与人交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交往中的人和事。
拒绝交往让他尝尽了苦头
小张是大一新生,性格较内向,从来没有住过校,从小都住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进大学后与7名同学同住,在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成长的他,看不惯同寝室同学“不良”的卫生习惯,更不喜欢他们随便的作息时间,尤其不喜欢他们的高谈阔论,总之,看谁都不顺眼。由于内向的他本来就不擅长与人沟通,再加之看不起同学。于是,以独来独往来减少与同学们的交往,时间一长,他发现寝室同学说说笑笑、进进出出都结伴而行,似乎视他不存在,他开始感到失落,孤独感油然而生,曾经多次萌发过主动与同学交往的念头,可都事与愿违。他回寝室时总觉得同学们都在议论他,对他评头品足,还窃窃私语,一副嘲笑、鄙视的模样,他觉得受不了,想过换寝室,但没有得到批准。为了不和他们交往,他很少回寝室,只有睡觉时才回去,即使这样避开他们,似乎还是没有减少他们对自己的议论与不满,他开始失眠,食欲下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急剧消瘦,在寝室,话越来越少,甚至连笑声都很少听见,他感觉到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差,最后终于病倒了。在住院期间,寝室同学轮流守护在病床旁,看到那些平时让自己反感透顶的同学都忙着照顾他,送水喂饭,就像自己的家人生病了似的,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把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告诉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同学们只是觉得他不愿与他们交往,并不知道由此引发了他内心如此大的震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