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现代化课堂中有效应用微课

如何在现代化课堂中有效应用微课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学习科学的视角来看,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概念的转变,具体到课堂教学评价中,也就是说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功能在于明确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有的研究者指出,形成性评价的目标并不是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是揭示了学生所提供的这些理念是否科学,一方面帮助我们丰富了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知,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先进的软件评价系统,许多难以操作的评价问题也得以解决,这就为课堂教学评价迈向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纽带。

虽然历经了新课程改革的浸润,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顽疾,并且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评价成效以及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需要我们研究出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使用学习科学的相关理念和系统理论来完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学习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产生以来,对学习的本质、人是如何学习的、怎样有效地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教育。下文中,笔者将围绕环境的创设、技术的知识性评价和师生的自我评价三方面进行剖析。

(一)创设适宜的评价环境,摆脱评价去情景化的现状

学校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学习环境,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道理却并没有引起相关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高度重视。学习科学理论人认为,一些重视都是个体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在与经验世界对话中建构起来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其思维和行为也是不同的,即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中进行互动、相互沟通交流,进而完成原定的教学任务。真正的课堂教学是不能摆脱一定的情境生存的,否则只能作为一种“秀”或者是一种格式化的模板。课堂教学评价也不能脱离这一准则,必须要立足在一定的情境中,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情境的真实性、不可模仿性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持久的生命力和内在价值。

因此,教师关注的重点是从以什么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如何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优化学习环境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以便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给养以影响他们与环境的互动和意义的认识,满足学生独特的学习兴趣和心理需求,支持学生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在创设好的真实的情境中,评价者可以依据符合该情境特征的评价标准,采取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评价的方法,对教师、学生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深刻评价,这种评价并不是局限在用外在于评价对象的所谓的“客观标准”、固定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师生才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真正实现自身完整和自我认同,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而不是纯粹的、被动的客体,课堂教学评价才会得到师生的深刻认同,评价方式才不会因为种种问题而流于形式,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在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中,去情景化的教学评价已经成为一种外在于评价对象的压力和负担,仅凭一节课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做出评价判断,以一张试卷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定位,以一个登记划分学校的层次,这样的评价充其量只是发挥了评价的甄别功能。

鉴于此,课堂教学评价就应该并且必须要重视自身的情景化特点,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以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效果。在物质环境层面,课堂教学评价要保证环境的真实性,让师生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而不是将其打造成为表演者或是作秀者。而适宜心理氛围的营造则会成为课堂教学评价最为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评价者需要制订并明确相对严格的、科学的、客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做到“有迹可循”,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对教学进行评价不能完全受制于这些外在的标准,必须要以尊重师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准则,创设开放、自由、轻松的精神环境,让师生能够真实、充分地展示自我,倡导评价的人性化。如此,课堂教学评价才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采用技术支持性的评价,以丰富并完善形成性评价(www.xing528.com)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向来比较关注终结性评价,而对于形成性的评价仅仅在口头上表达重视,却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手段,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发现课堂教学和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者的高度认可,但是在实践中却一直没有落实到位,做好这一点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的,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领域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学习科学所倡导的技术支持性评价无疑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过程,而是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不断转变、科学概念不断形成的过程。传统的研究认为,教学应该是以科学概念取代错误的概念。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研究者逐渐发现,错误概念中也包含了许多正确、合理的解释,可以作为学生新知的增长点,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概念基础上不断发展、建构新的知识与观念。从学习科学的视角来看,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实现概念的转变,具体到课堂教学评价中,也就是说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功能在于明确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技术性支持评价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谓技术性支持评价,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计算机软件评价系统,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评价中,以诊断学生原有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找到学生产生错误概念的原因,为概念转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有的研究者指出,形成性评价的目标并不是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是揭示了学生所提供的这些理念是否科学,一方面帮助我们丰富了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知,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先进的软件评价系统,许多难以操作的评价问题也得以解决,这就为课堂教学评价迈向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纽带。

(三)重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和理念也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即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当事人,他们清楚自己的个人优点和不足,并且对自己的发展有迫切的需求,他们能够把握自己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拥有最大发言权,他们的自我评价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另一方面,让教师和学生置身于评价中,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由于师生自身的局限性,他们难免会受到各种现实利益的驱使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这就对评价的信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这两者之间的拉扯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始终不能被人重视,更无法落实。而学习科学所提供的某些软件系统保证了学生和教师自我评价的可观性和科学性,提升了自我评价的信度,这就有效缓解了自我评价的张力。针对此,学习科学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理论上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他的可行性,技术上要继续弥补他的不足之处,开发出更多个性化、易于操作的软件评价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