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理论基础
1.合作教育论
提倡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和互相合作,完全摒弃强制学习,培养民主个性,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快乐地学习。
2.罗杰斯教学观
主张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认为学生的内在潜能是无限的,并且他们能够自动地发展自身潜能。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是人际关系,是情感态度。
3.素质教育创新观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的创新教育中,应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非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自发完成自我建构。
(二)基本方法
1.教师的启动—互动的前提
在互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先向学生介绍一下相关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和语言交际的机会。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思考,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生感悟—互动的基础
在授课伊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让学生在自学中去感悟新课,使其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为互动讨论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应该制定具体的目标,为学生指导方向,学生便可以完成听、说、读、写等各项任务。
3.小组活动—互动的主体
该环节是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互动式讨论。小组由四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可重新组合。在课堂上,学生先通过听小组成员朗读课文,并给予评价,然后针对课文内容采用组内成员轮流提问的形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处理。
小组长把各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大家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各小组长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在组际交流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不要轻易给他标准答案,而是要设法引导,让学生自己做出正确或基本的答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相互讨论,团结协作。
4.组际交流—互动的关键
通过前面的小组讨论,基础性的问题一般已经解决。这时,教师可给学生出一些较难的题目,这些题目也可以在小组互动中产生。经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教师可先让讨论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其对该知识的理解,其他各组做出补充并进行评论。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间进行激烈地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调整,不失时机地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
5.成果展示—互动的检测和评价
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如检测题),但更重要的是非测试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否是重要的评价标准。最后教师给予小结,全班同学拍手说“Congratulations to you”,这样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学到了很多词汇,锻炼了口语,训练了听力,体现了学生的自主个性表演。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学的过程并不单纯是严格执行课程设计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和创生课程,丰富教学内容的过程。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www.xing528.com)
1.对象的主体性
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是主要培养和发展的目标。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启发式教学、优化知识结构和强调机会均等,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究,将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主动的、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社会主体。学生不是现实的和完成了的主体,而是一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生成的、建构的、发展的主体,并且这种生成、建构和发展只有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实现。
2.内容的生成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科书的知识占据绝对的优势,很少能够体现教师个性知识的发挥和师生互动知识的衍生。互动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教学是真实的、自然的,能够及时捕捉到一些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互动教学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书本知识的单项传递和简单的接受,而是将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教师的知识这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投入到课堂这一巨大的熔炉中,经过相互碰撞,使这些知识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知识的情感体系和内化成长。
3.方式的交互性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信息的多维度互动,也就说信息的发送、接受、理解、加工并不全是教师对学生或者是学生对学生的单向的、线性的影响,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的知识、情感、行动的交互性作用的过程。在交互性中,信息不只是学科的知识,还包括了学生的兴趣、情感等要素。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激活上,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共同塑造一个教学文本,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解和精神共享,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主发展,形成一种共同探索、教学相长的境界。
4.人格的平等性
互动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学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显示自己的威严,要以亲和的态度帮助学生追求知识、培养能力,创造发展,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共同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只有实现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才会由知识、经验的授受关系转变成为平等的朋友之间的对话和磋商关系。教学中,一切思想的强迫、话语的霸权、人格的歧视等都会让平等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付之东流,因此要使互动的课堂充满和谐、民主和自由。当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平等的时候,学生才会形成心理上的自由和放松,双方才可能真正地敞开心扉,彼此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四)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类型分析
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多个类型,不同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虽然都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对每一个学生来讲,方法不同,学生体会到的价值不同。在这种意义上看,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本身是一种教学资源。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互动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价值,提高互动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对这一模式进行分类。
1.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教师个体和学生群体的互动主要指的是教师的行为指向全体或某一个小组的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互动模式主要发生在组织教学、课堂讲述、课堂提问和课堂评价中。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会有自己对教师行为的群体反映,这不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行为的意识,而是思想的发散和自我表现的意愿,这样才能够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互动教学也容易形成并表达对学生整体的印象和期望,从而激励或是阻止学生的一些行为,实现教学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
2.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体的互动
在课堂这一大的教学空间内,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沟通,为学生留下充分的表达时间,学会倾听学生的表达,与学生分享情感和意识。这种具有预期目的和明确对象的模式,主要存在于问答、个别辅导过程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则能充分体验归属、自尊和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式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没有制度分化、身份地位的悬殊差别。因此,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具有可协商性。实际的课堂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群体关系中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在情绪上感染对方,在知识上与对方互补,在行为上与对方相制约,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为学生营造出开放、关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实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4.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的互动模式
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的关系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教学中任何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面的,包括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机会与班级的学生群体相互讨论,彼此争论学习中的问题,借此互相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学生在与同学群体的讨论过程中,可以是充满温情和友爱的,这样的互动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接受整个班级中学生群体的规范,帮助学生服从群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要求,进一步形成善于交往和组织的能力。
5.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可以成为互动学习的积极地团体动力。在这种互动的团体学习场所中,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因素,让学生在合作中努力提高技能,实现相互启发、相互合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将个别小组之间的学习成果进一步转化成为班级的共同学习成果,达到学生对难点和疑点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互动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社会化的认知水平。
6.自我互动模式
自我互动模式指的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学生通过对自我体和客我体之间的互动,进行自我心灵的对话学习。由于学习是一个由外部知识、思想、情感升华为个体内在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需要通过自我的互动将外在的信息充分融合,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这一教学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自我互动模式是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最终目标,它们共同的追求是实现知识的转化,自我互动式衡量教学活动成功或失败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自我互动有一个其他模式都不具备的优势,即自我互动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它不会受到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学生在自己的思想里就可以实现。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这一互动模式往往会被忽略,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推广、扩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