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团队,由高校教授、教师、基地校校长、教学领导、教研组长、教师共同参加。我校教师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校本课程体系的架构研究,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纲要、校本教材的编写研究。学校被评为大连市首批特色目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事迹发表在《大连教育》上,召开两次区级现场经验交流会。
我校与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朱宁波教授带领的团队开展“课题驱动—多元协同”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整合学校现有的资源优势,探索具有绿色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体系。
学校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团队,由高校教授、教师、基地校校长、教学领导、教研组长、教师共同参加。研究分工是:由高校研究人员进行整个行动研究思路、过程的设计,进行行动研究进程的整体把握与诊断,参与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引领,进行行动研究过程中的理论支持、引领及部分理论资料的供给;由基地校领导(校长、教学领导、年级/学科组长)进行行动研究的组织、激励与协调,进行学校相关机制的调整和资源的保障,进行教学实践的引领等;由基地校的教师作为行动研究主体主动参与整个过程,经历行动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合作和分享,并尽可能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按时完成研修任务。(www.xing528.com)
我校教师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校本课程体系的架构研究,开展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纲要、校本教材的编写研究。构建了《活力的我》校本课程体系,编写了《大连市第十四中学校本课程纲要》,编写并公开出版2个系列校本教材《活力的我——中学卷》和《活力的我——小学卷》,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教师在学习编写纲要和教材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了课程理论,掌握了纲要与教材的关系和编写原理,加深了对国家课程相关因素的理解,使教师能更好地实施国家课程,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被评为大连市首批特色目录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事迹发表在《大连教育》上,召开两次区级现场经验交流会。学校得到了实际的发展,教师和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