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立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创建了“四横两纵同伴互助的校本研修模式”,组建不同层级的学习组织,让教师在不同的组织当中开展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各组织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传统的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存在很大缺陷:一是教师缺乏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二是教师缺乏主体意识;三是以往的研究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四是各项研究活动孤立存在,彼此脱节。网络式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在以往研究形式的基础上,赋予传统研究新的内容和思想,更加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更加注重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强调研究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及各项研究活动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与传统形式相比,有很大提高。
我校网络式同伴互助的校本研修模式如图:
网络式同伴互助示意图
网络式同伴互助的校本研修模式将教师学习型组织的不同层级分为:
“一横”是以集体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教师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分为课前互助—课中互助—课后互助。
课前互助包括两个环节:一是课前的自主备课环节,教师在此期间的互助体现为个别交流;二是集体备课环节,教师在此期间的互助体现得最为充分,包括共同研讨确定授课目标、重难点、授课策略等。课中互助环节表现为教师间的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互助活动,如师徒间的先听后上,每周一次的组内研究课等。课后互助包括两个环节:一是集体备课组内的集体反思、二次研讨、二次备课;二是个人反思,个别交流。
“二横”是以学科组为核心的教师间的同伴互助,主要内容是学科课题研究,有学科教学艺术沙龙、学科骨干教师引路课等形式。这一层面的同伴人数增加了,互助范围更广泛了,虽然任教同一学科,但任教对象和教学内容不同,研究的内容和侧重点就有所不同,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三横”是指跨学科教师间的同伴互助,主要内容是校级课题研讨,有教师论坛、课题研究课、课堂教学大赛等形式。这一层面的同伴人数更多了,研究的内容上升到各学科教学的共性问题,教师的视野更加宽广了。(www.xing528.com)
“四横”是指校际的教师同伴互助,主要内容为交流和研讨。一是建立校际的互助共同体,如友好学校,进行如教学论坛、课堂观摩等教学交流活动。二是开展网上互动,学校建立校园网站,购置教学软件,实现无线上网,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助。
从教学研究活动的类别系列分为:
“一纵”是以课题研究活动为核心,从承担课题的级别分为个人课题、学科组课题。承担个人课题的教师,在集体备课组内进行课题研究,开展同伴互助;承担学科课题的教师,在学科组内开展互助。课题研究活动从集体备课组到学科组,再到全校范围,参与互助的人数越来越多,交流的层面越来越高。
“二纵”是以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为核心。二纵分为五个纵向环节:一是师徒互助,师傅指导徒弟的课堂教学行为,徒弟要先听师傅课,后上课,师徒教学相长;二是集备组内互助——每周一次组内研讨课、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研讨等;三是学科组互助,如学科骨干引路课等;四是跨学科组互助,如校级课堂教学大赛、中小学学科衔接交流课等;五是校际的教师互助,如课堂教学观摩等。
网络式同伴互助的校本研修,把校本研修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高度整合,保证了此项工作的实效性。网络中的各环节研究的内容,既有教育教学的共性问题,又有不同层面的个性特点,网络中的各个环节既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又各有重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使研修活动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网络中的“四横”把教师置于不同的互助群体中,不同层面的互助扩大了教师知识构建的宽度和广度,不同形式的互助活动激发了教师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满足了教师的需要,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一纵”是以课题研究活动为核心,“二纵”是以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为核心,这些研究活动,正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核心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载体,是课程改革工作的焦点,扎实做好这些工作,学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就有了保障。同伴互助网络的构建,形成了我校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的特色风格,也完善了我校校本研修体系;同伴互助网络的构建,使学校管理工作提升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层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协调有序。
2016年我校被评为辽宁省校本研修先进单位。《“课题驱动,多元协同”校本研修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