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问题指向的是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评价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这些准则和规范是人们在对待自然世界和进行社会实践时行为选择的善恶标准。人们通过这些标准知道或明确哪些行为“应当”而哪些行为“不应当”。由此,评价公众生态道德建设现状,也需要将公众对这些标准和准则的认识和理解情况纳入考察视野之中。为了了解湖北公众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知现状,本文设计三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表4-1),这些问题包括了从整体层面上公众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判断,以及公众对加强落实生态道德规范时所表达的期望和意愿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公众对生态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判断。从调查样本的统计情况来看,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道德规范在当地人中“没有得到遵守”的样本占比为15.00%,认为“很少遵守”的样本比率为28.96%,认为“经常遵守”的样本比率为19.40%,而认为“遵守较多”和“严格遵守”的样本比率分别为24.94%和10.80%。可见,认为“当地人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较多遵守或严格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样本比例之和仅为35.74%,有34.86%的样本认为“当地人还没有或很少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这表明,公众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情况还不容乐观。在公众生态道德建设中增强道德规范的执行强度是湖北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另一方面,是公众对生态道德规范建设的希望与意愿。本文设计了“是否希望本地的土地开发更加节约高效进而保障人地关系的和谐”“是否希望本地的生活空间更加开阔有序、安静且充满绿色进而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两个问题来加以反映。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希望”“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本地的土地开发更加节约高效进而保障人地关系的和谐的样本比率分别达到了7.55%、29.05%和57.43%,这表明接近85%的公众希望当地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遵守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特别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时应有的道德规范,在有效遏制人类活动的盲目性和破坏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还“地”于自然;“希望”“比较希望”和“非常希望”本地的生活空间更加开阔有序、安静且充满绿色进而使人们更加热爱自然的样本比率分别为7.55%、19.92%和69.85%,这表明有超过95%的公众希望当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时,严格遵守绿色化的道德标准与执行理念,通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红线和功能区分,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以还“绿”于自然。(www.xing528.com)
表4-1 公众对生态道德规范实施现状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