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过程是公众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实践过程,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除了具有内部动力机制的运行,还存在外部控制机制的保障。这种内外结合相互促进的功能实现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融合统一起来,通过持续作用,表现浑然一体的综合效应。
为了保证公众参与活动能够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范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有必要依据公众参与实际对公众参与活动展开监控与调节。这类管理活动就构成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控机制。在调控机制运行过程中,社会公众将国家生态文明制度规范与自身权益诉求有机结合,按照政策许可而选择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途径,而公共管理部门也随时关注公众参与过程的进展,实施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公众参与可能存在的问题(如违法参与)以补弊救偏,保障参与过程沿着预定的目标和正确轨道规范推进。从构成环节来看,我们可以将调控机制划分为三个方面:公众参与的动机诱导机制、过程规范机制、结果矫正机制。
1.动机诱导
动机是驱使人们从事特定社会活动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路径。人的行为不仅由个体内部需要而引起,而且还会受外界的要求或压力而产生。因此,人们行动的动机是需要和刺激的共同结果。公众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当某种参与需要处于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境时,往往是从业已形成的参与需要和价值判断等出发来理解这些情境,从而确定自己的参与需要与这种实践情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公众所面临的实践情境与自己业已形成的参与需要相一致并进一步刺激、诱发了这种需要,公众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参与动机,它才会引起和推动公众参与活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减弱或遏制需要的内驱力强度。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起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不可或缺地对公众参与活动承担了动机诱导的使命。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也明确指出,“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这些以政策和法律形式出台的正式制度,在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的同时,也从正向激励的视角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动机诱导——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提供多种参与形式、优化参与内容等手段,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有效的刺激,从而激发较高的参与动机,形成公众参与自觉。
2.过程控制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并容易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为了防止公众参与活动偏离预定目标,这就需要控制、调节和规范参与过程,建立参与活动的过程控制机制。具体来看,这种参与进程的规范与控制主要体现在程序控制、定向调节和随机控制三个方面。其中,程序控制就是根据国家预先制定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内容安排和工作路线,对参与过程进行调控,以保证工作参与过程始终融合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保障参与活动的延续性;定向调节就是通过舆论监测与信息甄别,及时纠正公众参与中发生的偏差(如参与内容背离了生态文明权益诉求、参与形式违反了现有的法律规范约束等),使参与过程向着预定的目标方向发展;随机调控就是根据公众参与实际所出现的突发情况及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调控,从而使公众参与达到预期效果。
生态文明公众参与的过程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依据参与目标拟定评价标准,这一标准要围绕公众参与的既定目标,既具有量的特征又具有质的规定。标准的实施要能够使管理部门和公众自身易于明确“为什么参与”“究竟参与什么”“如何参与”等关键信息。标准不明将会降低调控实效,迟滞参与过程,甚至带来负面效应;二是要明确调控对象。整体来看,调控对象包括公众参与状态、参与内容、参与环境、参与时机、参与速度、环节以及参与过程等等。调控对象的诸多方面各有其内在的运行系统,管理公众参与的部门要调动有力因素使这些系统相互配合,把握方向,并控制其运行速度,优化参与效果。因而,要保证参与过程的良性循环,管理部门要对照调控标准展开参与过程评价,及时对参与范围、参与程度、主体关系进行协调,使公众参与的行为活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方向、进度、环节等相适应;三是选取调控手段。调控手段是调控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当调控目标发生变化时,调控手段也应相应做出调整,保证参与过程的顺利进行。
3.结果矫正
在公众参与过程中,公众会基于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及所面临的参与情境而展开各种具体活动,并取得相应的参与效果。决策和实施部门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做出评价和判断,并据此重新调控参与过程,以及时使公众的参与行为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受主体、客体和参与媒介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生态文明公众参与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基于参与效果的功能和作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正向参与、参与中断和负向参与几种情形。正向参与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表明公众参与热情高,且对参与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内容都能做出积极的认同和回应,参与进程均按照预想的计划实施,并且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参与管理部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沟通,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决策、执行与绩效产生认同、赞许和内化,并为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意见建议和民意基础;而参与中断是指在参与过程中,基于参与主体参与态度、立场和诉求的多变性或突发性,公众参与呈现出放任自流而使参与活动脱离参与初衷,进而不能完成相关环节的设定过程,无形中断的情形。这种参与活动尽管一定程度表达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动机,但因实施过程和形式偏离了合法性前提,参与效果也受到较大影响;负向参与则是在参与过程中,参与者既脱离参与过程的控制,又产生与参与目标相背离的参与动机的认识与行为方式,进而参与行动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形。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与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公众参与动机,发现问题,分析症结,采取积极措施使参与中断延续为正向参与,果断终止负向参与,总结认识,使公众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预期的正能量。
【注释】
[1]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页。
[2]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4页。
[4]戴烽:《公众参与——场域视野下的观察》,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页。
[5]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6]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18页。
[7]编写组:《环保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37页。
[9]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32页。
[10]编写组:《环保公众参与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年版,第4页。(www.xing528.com)
[11]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页。
[12]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7页。
[13]吕艳华:《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页。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6月19日。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5页。
[17]陈学明:《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18]杜明娥、杨英姿:《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19]张文英、吉志强:《生态文明与公众参与的内在逻辑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12期。
[20]郑杭生:《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1]陶建钟:《治理转型下的社会控制及其制度调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22]朱前星:《社会整合与执政党的功能调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5期。
[23]邵光学:《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第11期。
[2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25]谢建平:《美丽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回应》,《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
[26]沈满红、程华、陆根尧:《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28]王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16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