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是构建社会良性运行机制,确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几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使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围之内。”[20]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从不同渠道发挥着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功能,在完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两者内在的联系。
1.社会整合的视角
无论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还是生态文明,无一不展现着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凝结[2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由相关关联单元构成的有机整体,整合就是以制度规范为中心,协调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关系。社会整合就是以一定的价值规范和程序规则,对社会中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各方面要素进行调整或协调,使之关系和谐稳定有序,以形成社会统一体的过程[22]。这一过程通过社会利益的认同、互补乃至强制,使各具特殊利益的人以及由共同利益组成的利益集团整体合一,从而维持社会系统的完整性。
在我国,随着社会转型,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组织到具体的“单位组织”或群体之中,普遍存在的多元利益、不同话语及他们的身份分化,诱发了诸多社会割裂的因素。既有的社会结构能否使多元群体和谐共处,关键在于国家对多元利益和主体进行有效整合的意愿和能力。加强社会整合,引导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通过认同、沟通,调动社会力量构建公正合理的制度结构,才能使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运用教育、宣传等渠道促使社会成员观念调整和觉悟转变。生态文明所倡导形成的意识情感整合功能,正好契合了这种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上的生态化转型而实施宣传教育和说服引导,使社会成员通过自然观、世界观的改造,形成所期望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信仰体系和生态行为原则,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不同群体在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同时,不对其他社会成员的需求满足造成影响。这种新型的“帕累托最优”情景,使社会成员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矛盾,使社会成员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过程中体会个人与集体、与国家、与人类休戚与共的关系,并将这种聚合心理转化为统一行动,从而实现社会内部有效的协调统一,从观念和行动上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创造了条件。
公众参与所表现出来的整合作用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利益整合。在生态文明相关的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公众通过信访、网络等途径表达不同的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权益诉求,而政府部门则在了解这些诉求的基础上,从社会公正的层面来权衡各种诉求和主张,进而整合这些多元利益,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制度红利。其二,认同整合。社会分化和分层会使社会结构发生结构性变化。此时,一些社会成员以及他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会处于社会结构的边缘。有效地将这些“被边缘化”了的社会成员融入社会,当所有社会成员意识和认同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及具有的权利和义务时,他们“属于”自己社会的归属感便得到有效提升。这种归宿感便会促进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主体性意识的强化,最终促使社会认同的深化。如此,才能从意识和情感的本源上,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和动力,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保护的分散性之间的矛盾,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发展纳入社会治理中[23]。(www.xing528.com)
2.国家治理的视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4]。这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也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依据和必然路径。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追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基于对自然世界的尊重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考察,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向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历史统一:合目的性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略取向与实施路径必须符合自然界、人类社会自身变化发展的价值需要,即在满足人的需求时关爱自然之于人类的价值存在;合规律性则体现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和具体策略要遵循自然界和社会运行内在的法则与规律,而不是违背、破坏和超越这些法则与规律。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逐渐退化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迫切需要集中全体社会成员的勤劳和智慧,按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价值取向[25],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运用政权、法律和法规等形式,发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群体能有效地遵循生态文明规范,营造有利于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在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能力。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呈现的是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情景——人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经济、社会及人的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做出全部努力并取得成果[26]。而要引领人们真正进入生态文明的意义世界,就需要党和政府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各种潜在矛盾和冲突,以及原有结构和制度的改变,遵循人民的意志要求,更加重视建设制度化的治理架构,从思想认知与精神价值上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按照科学、民主、依法优化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将这些变迁中产生的新的利益诉求等纳入到制度化途径,优化执政体制机制和国家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执政能力。可见,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而言,其现代化程度与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两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