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结构与舞剧结构大体可分为一般舞蹈结构和舞剧结构(传统式和非传统式)。
(一)一般舞蹈结构
1.二段体
二段体和音乐的单二部曲式一样,舞蹈由两个舞段构成。常用A+B来表示。一般前面一个散板引子,然后由慢到快而结束。运用在舞蹈创作上的基本结构是:散板(引子)——慢板(开端)——渐快(发展)——快板(高潮)——结束。所以通常称这种为由慢而快的二段体。
2.三段体
三段体是根据情绪、节奏的变化形成的一种结构样式,和音乐的单三部曲式相同,舞蹈由三个舞段构成。舞蹈音乐也是三段体,常用A+B+A表示。A段是陈述段,B段是对比的中间段,反复的A段是再现。这种A+B+A的结构样式,不等于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的三个阶段,而是借鉴音乐的三部曲式,将布局分为三段。一般A段与B段在情绪、节奏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结局的A段会回到开始的A段情绪,与其意境基本相同,再现开场时的主题。
(二)舞剧结构
1.戏剧式结构
戏剧式机构在舞蹈中被认为是传统的舞剧结构,这是由于舞蹈借助了戏剧、文学的戏剧式结构而得名。但舞蹈结构又不等同于戏剧结构与文学结构,它具有自己的专业特征。戏剧式舞蹈结构基本指舞剧机构,而舞剧结构的样式就是戏剧式的结构样式,这种结构在舞蹈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迄今为止,在世界舞蹈中,仍有不少优秀舞蹈作品继续采用这种结构,如《天鹅湖》《宝莲灯》《小刀会》《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
戏剧式结构通常是按照“戏剧冲突律”来安排结构的,舞剧的戏剧式结构也会遵循这一规律。首先,要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包括情感冲突、性格冲突、事件冲突、人与人之间对事物的态度冲突、人与环境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其次,要有因冲突而引起的情节线索,即戏剧式情节。最后,还要有人物因冲突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愿望,这是构成情节线索的基础。所以,戏剧式结构的舞剧通常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尾声)的程式推进情节线索表现矛盾冲突。
序幕:是指多幕舞剧中第一幕以前的部分,它有介绍剧情的历史原因、预示全剧的主题和介绍主要人物等作用。
开端:是指作品的开头,在舞剧作品中是指矛盾冲突开始时发生的事件,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起点。
发展:是指第一个矛盾冲突发生后,继续展开的逐步走向高潮的矛盾运动过程。
高潮:是指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在高潮部分,主题和主要人物的性格获得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现。
结局:与高潮紧密相连,是高潮中冲突解决的结果。(www.xing528.com)
2.心理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顺序限制,而以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作为安排人物行动、展开情节事件的贯穿线索。这种结构常常采用正叙、倒叙、回忆、闪现等手法,将过去、现在、未来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作品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表现无限宽广的时空中的生活内容,描绘和展现人物丰富、深刻的内在精神世界。这种结构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调动观众在舞蹈审美活动中的艺术想象创造力,在扩大舞蹈题材表现范围、在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丰富舞蹈的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情感线结构。情感线结构是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主要依据人物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表现不同情感的要求来安排人物的行动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这一类作品情感色彩浓重,如,《挚爱》就是根据一个朝鲜族少女即将和未婚夫见面时的兴奋、激动,寻找不见亲人时的焦急,得知亲人不幸牺牲时的沉痛、悲伤和最后化悲痛为力量等情感的发展变化来组织人物的行动并进行舞蹈场面的安排的。
(2)心理线结构。心理线结构的特点是以人物的心理活动线为结构的依据,着重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历程。这种结构样式在电影、现代话剧等艺术品种中也多有范例。这种结构样式的实质,就是让观众进入人物的内心,同人物一起感受、思考客观刺激的主观反应。由于心理线结构的作品是依照人物的内心活动安排情节发展的,所以它可以不受外部情节的左右,也不强求情节线索的清晰与连贯,又由于人的心理活动是跳跃式的,心理线的结构运用常常会出现“停留”与“跳跃”的手法。
“停留”,是指专注于一点去挖掘,也许会在某“情节”上大做文章,也许在某种微妙的情感纠葛上充分表现。“跳跃”,即省略,省略情节的描述,省略细节的罗列,在情节交代上点到为止,不做重点交代。在“点”与“点”之间具体细节的省略,是留给观众参与想象、参与贯穿、参与创作的空间。从舞蹈艺术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本性而言,这种心理线结构的样式更适合舞蹈队文学名著或戏剧、影视名著的改编。
如舞剧《蘩漪》。该舞剧以蘩漪的视点为基准表现周朴园、周萍、四凤、鲁妈几个人物。有一段舞是周朴园、周萍两个形象在统一舞台调度、同一舞台方位上反复出现,在他们反复出现中穿插蘩漪独舞。观众用蘩漪的眼睛,看到周家父子两代对蘩漪的凌辱与欺骗。
3.动作结构
舞蹈动作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连接组合,在视觉上就会形成不同的美感和意义,所以在舞蹈作品中,动作连接上的对比、变化、呼应和重复形成其独特的结构力。但是,当舞蹈家们用不同的动作和不同的方式的连接构造成一种暗含某种美学意蕴的舞蹈作品时,它就成为一种独立出来的结构样式了。
以动作的连接、对比和变化来构建舞蹈作品的机构基础,先锋派的舞蹈编导默尔斯·坎宁汉(Merce Cunningham)的贡献最大。他努力追求舞蹈的独立性和纯粹性,其舞蹈作品既无情节也无主题。坎宁汉的代表作《图腾祖先》《夏日晴空》《冬枝》《热带雨林》《空间点》《组合》《变化中的舞步》《广场游戏》等,都是以动作内在的结构方式来构建的。他的舞蹈作品对舞蹈界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运用这种结构方式的探索也很活跃,如我国舞蹈家戴爱莲1954年创作的双人舞《飞天》就是具有独立动作结构的舞蹈作品。该作品虽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但并不是敦煌壁画的描摹再现,而是以绸带飞扬瞬间的舞姿造型和流畅、滑翔、腾跃的步伐表现出翱翔天宇的一种意境,寄语了她对美的希冀与向往。
4.乐章式结构
乐章式结构是直接受音乐创作形式的影响,一般以“块状”的结构思维方式,设计几个乐章,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塑造主题形象,几个乐章既可以独立成章,又可以集中表现同一个主题。
5.篇章式结构
篇章式结构是以文学结构的特点命名的,它同乐章式结构有共同的特点,即以块状的结构思维为特点,多侧面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人生经验。篇章式结构一般从情节发展的典型章节入手,设计多个不同的篇章结构,生动具体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题思想。
如空政歌舞团创作的《伤逝》,通过“序篇”“出走篇”“幸福篇”“谋生篇”“分离篇”“诀别篇”“悔恨篇”等七个篇章,以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多侧面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经验。又如山西歌舞剧院历经十年创作完成的《黄河儿女情》(“劳动篇”“爱情篇”“社会篇”)、《黄河一方土》(“闺女篇”“新婚篇”“婆姨篇”)、《黄河水长流》(“俺奶奶”“俺娘”“俺”)黄河三部曲,都采用了篇章式的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