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蹈表演形式:技巧性、托举技巧和非对称方式

舞蹈表演形式:技巧性、托举技巧和非对称方式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男、女单独的舞蹈中,多是技巧性的表演,在合舞中一般都要使用托举技巧。三人舞的运功方式主要是非对称的、矛盾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从古代乐舞到今天的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歌舞一直是占有重要位置的艺术样式。

1.独舞

独舞,又叫单人舞,就是由一个人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独舞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多是表现一个完整的思想感情的片段,或是体现了一定的生活内容、创造了一种比较鲜明的意境,如女子独舞《春江花月夜》。该舞由舞蹈家栗承廉根据同名乐曲创作,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自己将来美好、幸福的生活情景。舞者身穿蓝色衣裙,手持白色羽毛折扇,通过“文化”“照影”“听鸟鸣”“学鸟飞翔”和“想象中的爱情幸福”等情节,表现出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独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舞剧和大型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舞剧中的独舞,类似于歌剧中的咏叹调或话剧中的内心独白。独舞演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基本功,并具备较高的表演技巧和较强的刻画人物的能力,通常由具有较高艺术表现力的演员担任。

2.双人舞

双人舞,是由两个人(通常为一男一女)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表现人物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双人舞重在表现两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独舞是独白,那么双人舞就相当于对话。它通过双人舞蹈语言的交流碰撞,对比变化,相辅相成,塑造人物性格,反映矛盾冲突,展开戏剧情节。

双人舞也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芭蕾中的双人舞,大多是表现爱情的,并有一套固定的程式;首先,男女主人公在一起合舞;其次,由男、女各跳一段独舞;最后,两人再合在一起共舞。在男、女单独的舞蹈中,多是技巧性的表演,在合舞中一般都要使用托举技巧。

从形式上说,双人舞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许多独舞所无法构成的动态意象,在两人的合作中大量生发出来——从扶持平衡的托举技巧,到彼此遥感的对比呼应,舞蹈从单向的抒发,发展到了形体对话的、双向的新层面。

3.三人舞

三人舞,是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如果三位表演者始终以整齐划一的动作表演,那就是一个小群舞,而不是三人舞。三人舞一般亦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完整的独立的舞蹈作品;另一类为大型舞剧和舞蹈重要组成部分。三人舞是在双人舞基础上的扩充和变化,因而应用更多的手法来表现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可以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展示多种人物关系,从而使整个舞蹈富于变化,错落有致。三人舞的运功方式主要是非对称的、矛盾的,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王子、黑天鹅、魔王三人舞就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三人舞的这一特点。不知实情的王子用一连串技巧动作满腔热血地向黑天鹅表明心迹,而黑天鹅只是冷眼旁观,直到一直站在两人身后的魔王展开斗篷暗中示意,她才与王子跳起了双人舞,此时魔王却时不时地从两人造型的间隙穿过,三人不时交错互动,很好地交代了剧情。

4.群舞

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绪或塑造群体的形象。群舞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表演的性质上可分为男子群舞、女子群舞和男女大群舞。

大型舞剧中的群舞,常用来烘托艺术气氛,展示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有时也用其作为独舞或双人舞的陪衬,为塑造人物服务。

5.组舞

组舞,是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有的组舞是根据共同的主题把几个舞蹈组合在一起;有的组舞是根据共同的舞蹈形态组合在一起;还有的组舞是以编导或演员自身的创作或表演风格为依据组合在一起的。(www.xing528.com)

如哈萨克组舞《幸福的草原》就由姑娘们轻快、活泼的“头纱舞”,老头们幽默、风趣的“皮鞋舞”,妈妈们安详、亲切的“摇篮舞”,牧马人纯朴、威武的“牧人舞”和青年男女欢乐、自由的“姑娘追舞”等对比鲜明的舞蹈和最后的大群舞所组成,共同表现了哈萨克草原物资交流盛会的欢乐景象和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大型舞剧中,有的场景采用组舞的结构形式,将一定数量的舞蹈连在一起,表现特定的内容,这也是丰富舞剧色彩、提高和加强舞蹈化的手法之一。如我国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第六场,就组织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东方各国的舞蹈,以渲染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6.舞蹈诗

舞蹈诗,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综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通过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具有诗的凝练的抒发,或对一定生活事件具有诗的概括的展现,创造出具有深刻的诗的内涵的舞蹈体裁。

从我国已有的比较大型的作品来看,舞蹈诗大致可分为舞蹈史诗、舞蹈抒情诗、舞蹈叙事诗和舞蹈组诗四种。主要代表作品有1964年创作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1984年创作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1997年吉林省延边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抒情诗《长白情》,1995年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叙事诗《雪花·雪花》,1997年广西北海市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组诗《咕哩美》等。另外,2004年荣获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金奖的《云南映象》可称为民俗风情性史诗。

7.舞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舞剧艺术体裁是舞蹈艺术调动综合表现手段的最充分体现,这种体裁使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在舞剧中,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以及各种风格的舞蹈,都被综合为舞剧中的“舞中之舞”。也正是这些舞蹈的有机结合、贯穿,才构成了舞剧的完整性。

8.歌舞

歌舞,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从古代乐舞到今天的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歌舞一直是占有重要位置的艺术样式。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现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使观众得到审美的感知,因此,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为我国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9.歌舞剧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舞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我国古代的歌舞剧,一般通称为戏曲。其历史悠久,剧种、曲目众多,是我国广大地区最为流传、最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戏剧形式之一。我国近现代的歌舞剧,有的吸收了戏曲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有的则在民创歌舞的基础上表现戏剧的内容。如《玩灯人的婚礼》就是以安徽“花鼓灯”的舞蹈为主,以歌唱为辅,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歌舞剧。

【注释】

[1]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鲍昌.舞蹈的起源[J]舞蹈论丛,198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