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EDA技术的发展历程与FPGA应用技术及实践

EDA技术的发展历程与FPGA应用技术及实践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把EDA技术的发展分为CAD、CAE和ESDA3个阶段。百万门以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陆续面世,对电子设计的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EDA技术的形成。与早期的CAD相比,EDA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完善、界面更友好,并且具有良好的数据开放性、互换性和兼容性。EDA设计方法又称为基于芯片的设计方法。

EDA技术的发展历程与FPGA应用技术及实践

EDA技术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omputer Aided Test,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的概念中发展而来的。一般把EDA技术的发展分为CAD、CAE和ESDA(Electronic System Design Automation)3个阶段。

1.CAD阶段

CAD是EDA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功能有限,软件功能较弱,人们主要借助计算机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一些模拟和预测,辅助进行集成电路板图编辑、印制电路板(PCB)布局布线等简单的板图绘制类工作,但是设计各阶段的软件彼此独立,不利于快速设计,并且这些软件不具备系统级的仿真与综合,不利于复杂的系统设计。

2.CAE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CAE在CAD工具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一时期,人们在设计方法学、设计工具集成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利用计算机作为单点设计工具,建立各种设计单元库,并开始用计算机将各种元件库以及许多单点工具,如原理图输入、编译链接、电路模拟、测试码生成、板图自动布局布线等集成在一起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ESDA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微电子工艺有了惊人的发展,工艺水平已经达到深亚微米级,在一个芯片上已经可以集成上百万乃至上亿只晶体管,芯片速度达到了吉比特/秒量级。百万门以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陆续面世,对电子设计的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EDA技术的形成。特别重要的是世界各EDA公司致力于推出兼容各种硬件实现方案和支持标准硬件描述语言的EDA工具软件,有效地将EDA技术推向成熟。

与早期的CAD相比,EDA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完善、界面更友好,并且具有良好的数据开放性、互换性和兼容性。其基本特征如下:

(1)具有硬件电路的软件设计方式。(www.xing528.com)

设计输入可以是原理图、波形、VHDL语言,下载配置前的整个过程几乎不涉及任何硬件。硬件设计的修改工作也如同修改软件程序一样快捷方便,即通过软件方式的设计与测试,实现对特定功能硬件电路的设计,体现了硬件电路软件操作的新思路

(2)自动化程度更高且直面产品设计

EDA技术根据设计输入文件(HDL或电原理图),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逻辑编译、化简、综合、仿真、优化、布局、布线、适配以及下载编程、生成目标系统等操作,即将电子产品从电路功能仿真、性能分析、优化设计到结果测试的全过程在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3)集成化程度更高,可构建片上系统。

EDA设计方法又称为基于芯片的设计方法。随着大规模集成芯片的发展,更加复杂的数字系统芯片化设计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均已成为可能。

(4)目标系统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

(5)开发周期短,设计成本低,设计灵活度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