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兴城文庙、钟鼓楼和祖氏石坊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城城墙合并,定名兴城古城,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纳入了南京、西安、荆州、襄阳、兴城和台州等6 座城墙,分别代表了明清时期的都城、二级王都、府城和卫所等不同等级城市的城墙;2012 年,又增补了2 座:寿县、凤阳。[1]
中国明清城墙是冷兵器时代城防工事体系的杰出范例,其建筑技术、设计思想、用材、功能等,既体现出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而在不同的地域系统中又呈现出不同特征的文化多样性。在中国五千年的城市文明历程中,明清城墙不论从形制变化,还是建造技术方面均发展得最为完备成熟,是东亚地区城防设施与城防系统的杰出代表。明清两代曾建造过4000 座以上带有城墙的城市,但迄今完好保存下来的不超过10 座,申报清单中的这8 座明清城墙成为历史的最终代表和见证,完整地构建了由南方至北方,从都城到县城,代表长达300 多年的时间范围内的不同城市级别、不同地域范围而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中国城市制度体系,证明了中国古代城市宏观架构与功能体系的差异性与互补性。[2]
保护城墙,不应只针对城墙本体,更应放眼于城墙体系,包括:城防体系、历史环境、城市边界、城墙形制等,其前提是全面完整的历史研究与价值判断。如东南大学陈薇教授领衔的《南京明城墙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5)》,首次将明南京的第四道城墙—外郭,纳入法律保护的层面,正是基于对南京独特的四套城制1 成就的提炼,充分考虑了外郭形制对认识南京历史城市的重要性,及其与南京特殊历史环境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度。[3]
1 南京明城墙四重城制南京市规划局提供(www.xing528.com)
2 兴城古城现状兴城市规划局提供
申报清单中的兴城古城2,乃是明长城防御体系之辽东镇的重要一环—宁远卫,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卫城,2010 年由东南大学周小棣教授领衔着手编制《兴城古城文物保护规划》。经当地文物工作者证实,兴城古城外围建筑施工时曾经挖掘出城墙的部分基址。众所周知,城墙是中国古代城池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也是等级秩序的重要标志,如果证实兴城古城历史上确曾存在过内外双重城墙(现仅城墙一道),这在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同等规模的明清城市中都是不多见的,在目前已知的明代卫所城市中更是孤例,同时,这也是遗产价值评估提升及整个保护规划制定的关键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