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产权信息的类型学地图,不仅清晰展现了街道、地块边界、建筑布局的历时演变,以及房屋权属、入户方式、功能分布等居住模式的变更,更在小西湖保护与再生的规划设计和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探索适用于中国传统街区保护再生的设计策略。在小西湖西北角地块的研究中[7],对不同时期类型学地图的比较,明确了一条指导设计工作的关键线索,即地块中部场地的空间属性和权属关系的演变。在20 世纪20—30 年代,这片场地属于同一个产权地块,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内部庭院,四周由多组两进式合院围合;建国之后随着产权细分,该场地被划入不同产权地块内,而人口密度的增加也导致两侧合院陆续加建、蚕食中部场地;原本的私家庭院逐渐变为多户人家共享的曲折小径。基于形态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导空间形态和建筑类型两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形态设计方面通过清理各类违章搭建,重塑传统的空间形态和结构特征,并赋予其公共属性,把消极的内部空间转化为积极的公共活动场地,带动周边地块的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场地中加建建筑的研究,在传统合院中置入不同形式和材料的盒子,解决功能需求的同时创造室内外空间的渗透和流通。18
其次,作为南京首个探索性的试点项目,小西湖确立了以居民意愿为主,以产权院落为单位的“小尺度、渐进式”更新理念。征收工作不再是全面铺开,而是针对每户居民详细调查搬迁意愿,对于自愿搬迁的居民,采用“货币补偿”“征收安置”“平移安置”等三种方式进行补偿和安置;留下的居民也可按照其住房的产权性质(目前小西湖居住建筑从其权属上可分为三类:房管部门直管公房、各单位自管公房和私房),自发改造(私房)或由政府统一更新(公房)。
在与征收公司合作调查居民搬迁意愿以及确定征收范围的过程中,叠加产权信息的类型学地图成为设计团队、征收公司、居委会和居民之间沟通的工作底图。在类型学地图上,用红色实线绘制土地产权边界,并且标注每一户居民的名字和房产范围,以表达房屋产权信息;叠加后的图纸,清晰展现出每一个院落、每一栋建筑如何分配给多户居民。征收公司的每个工作小组将图纸打印出来,用图钉标注自愿搬迁的居民,动态记录征收工作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沟通和磨合,所有居民的意愿和具体搬迁情况落实在图纸上,形成小西湖公房—私房分布图和居民搬迁意愿分布图19 20,根据居民意愿及时调整规划方案,并且明确最先具备改造条件的示范院落。这些基于类型学地图绘制的新图纸,成为政府确定最终征收范围和征收政策的有力支撑,也是规划设计单位、征收单位与居民之间的联系桥梁。(www.xing528.com)
(上)19 公房、私房分布图
(下)20 居民搬迁意愿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