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小西湖产权地块变更导致城市形态衰败

南京小西湖产权地块变更导致城市形态衰败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1937 年南京市地籍图明晰显示了小西湖的119 个产权地块,这些地块大多呈长方形并列布置,短边朝向主要街道开设出入口。[7]根据2016 年南京用地红线权属范围图,目前小西湖的产权地块数量达到216 个,与1937 年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大量地块被细分,地块形状及组合方式呈现多样化和碎片化11。从这种视角来看,产权的变更不仅导致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发生突变,同时也是传统街区逐渐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京小西湖产权地块变更导致城市形态衰败

另一方面,近代以来随着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变化,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1949 年以前以土地私有制为主,国家对土地进行测量、登记,政府和个人都可以拥有土地并进行买卖,业主拥有房地产契,通常来说一块土地即是一户人家,土地的边界和形态特征也都比较明确。如1937 年南京市地籍图明晰显示了小西湖的119 个产权地块,这些地块大多呈长方形并列布置,短边朝向主要街道开设出入口。

1949 年以后农村土地率先实行公有制,城市中的私有土地和房屋依然得到承认,并于1951 年起依法进行登记,以民国房地产契换取《房地产所有证》,证内含地籍图,显示土地的编号、位置、界址和权属等信息,代表此块土地为私有财产。

1958 年起,全国范围内开展私房改造运动,对城市住房设定改造起点(如南京、上海为150 平方米,北京为225 平方米),超出的面积由国家统一“经租”,在一定时期内给房主以固定租金,所有制逐步转变为国有。1966 年“文革”开始,更多的私房业主受到冲击,被迫上交住房,1969 年城市居民下放农村时期,下放户的私房也由政府收购,大量私房转变为公有。直到1976 年,国家重新落实私房政策,但归还的房产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7]根据2016 年南京用地红线权属范围图,目前小西湖的产权地块数量达到216 个,与1937 年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大量地块被细分,地块形状及组合方式呈现多样化和碎片化11。(www.xing528.com)

更加复杂的情况是土地与房屋产权的分离,同一产权地块,甚至同一建筑物内居住着多户人家,各自拥有独立的房屋产权。在上述私房改造过程中,以分配或抢占形式进入的新住户重构了原有私房的居住模式:传统的一组院落或者一栋建筑挤进了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共享同一个主入口和院落空间,合院变成了大杂院。人口密度的激增导致各种违章搭建(主要是厨房厕所)对公共空间的侵占,公租房制度带来的产权不明晰也使租客缺乏保护、修缮住房的愿望和动力。从这种视角来看,产权的变更不仅导致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发生突变,同时也是传统街区逐渐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11 1937 年与2016 年产权地块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