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内的雨涝灾害甚少,得益于城市水系具有较好的排蓄能力。其水系由城壕、城西汾河及城内外的湿地、湖塘组成。泄洪时洪水首先基于城内北高南低的地势经由街道两侧的水渠自然排出,并向城西南隅的湿地和湖塘汇聚,再由导水口通向城外护城河及汾河。
宋、明两代的太原城均建有城壕。宋时城壕尺寸现已无查,明初扩建太原城,城壕深约9 米,宽约30 米(与同时期的西安城壕相当),蓄水而成护城河,可谓宽广。
汾河东侧的平原之上分布着大量低洼的湿地,宋太原城西墙将部分湿地围入城内,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蓄水地带,此后,这些湿地逐渐积水成为池塘,当地人称“海子”32 33。至清道光间(1821—1850)城内有大小海子四处:城南的圆海子(今文瀛湖)和长海子,城西南的尚家海子(今南海子),城西的饮马河。光绪十二年(1886)汾河决堤入城,退水后积水在城东北低洼地带形成又一处海子—龙潭。太原城“入汾之水”皆系这五处海子:圆海子与长海子相通,长海子有导水口过南墙通护城河;龙潭和饮马河则以暗沟导水入尚家海子,经城墙西南角底部的涵洞入护城河。
32 民国时期的西水池
(法)沙畹摄,引自百度贴吧/太原吧“100 年前太原老照片”(www.xing528.com)
33 “海子”现状
自摄,2011 年2 月
明代的扩城使原宋太原城北面的护城河成为城内的后小河,由于太原城东北高、西南低,每逢雨季,后小河也成为一条泄洪孔道,将城东北隅的雨水导入城西饮马河后出城。
此外,城外的湿地湖塘亦是太原城的防洪屏障和泄洪要处:南城墙外的迎泽湖水面宽广,蓄洪能力强,遇城外汾水来袭或城内积水外泄,可以起到降低水位并将之顺迎泽湖南端导走的作用,减轻南城墙挡水的负担;东城墙外有五龙沟,逢雨季,东山之水顺山而下,至五龙沟低洼处积聚,使东城墙免受山洪袭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