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今对照:太原市历史城市街区现状与规划

古今对照:太原市历史城市街区现状与规划

更新时间:2025-01-19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21 钟鼓楼街区现状太原市规划局提供。这些道路在今日的情况为:镇远门前大街在今解放路北大街以南、北仓巷以北一线,拱极门前大街在今小北门街,迎晖门前大街在今小东门街,宜春门前大街在今府东街,承恩门前大街在今五一路迎泽大街与杏花岭之间的部分。

很显然,明初太原城的大城扩建和晋王分封,其实是一次政治意义重大的事件,其影响仅仅辐射到城东的新城部分,除此而外的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城市结构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是处于平缓渐进的状态,太原城的地方政府机构、宗教祭祀建筑及市场等仍然集中于宋太原城的范围之内,钟、鼓楼的建造亦不例外。即:明太原城呈现出东西两部分截然不同的特征,西部依托宋太原城的基础,完备了地方府城几乎所有的政治和经济功能,而东部则主要受控于新建的晋王府。

明太原城的城市格局较为稳定地延续至1950 年左右的城墙拆除,其在今太原城的位置如下:

18 鼓楼是行政区与市井区的空间转换节点

19 鼓楼旧影

引自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保护与发展工作室“太原钟楼鼓楼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初步方案,2009”。

21 钟鼓楼街区现状

太原市规划局提供。

城墙:南墙位于今迎泽大街北侧,北墙位于今北大街(修建于明太原城北墙根外的荒地上)南侧,西墙位于今新建路(修建于明太原城西墙外城壕之上)东侧22,东墙位于今建设北路(1953 年修建于明太原东墙外城壕之上)西侧。

城门:镇远门(清时也称大北门)在今解放路与北大街交叉口以南的位置,拱极门(清时也称小北门)在今小北门街23 与北大街交叉口以南的位置,阜成门(清时也称旱西门)在今西辑虎营街与新建路交叉口以东,镇武门(清时也称水西门)在今水西门街与新建路交叉口以东,迎泽门(清时也称大南门)在今解放路与迎泽大街以北,承恩门(清时也称小南门,民国时改称首义门)在今五一广场南部,迎晖门(清时也称小东门)在今小东门街与建设北路交叉口以西,宜春门(清时也称大东门)在今府东街与建设北路交叉口以西24

道路:明太原城西南部沿用了宋太原城的丁字路网格局,处于城东的晋王府又阻碍了连接阜成门、拱极门、宜春门、承恩门的主要道路,形成了一个通而不畅的城市交通体系。这些道路在今日的情况为:镇远门前大街在今解放路北大街以南、北仓巷以北一线,拱极门前大街在今小北门街,迎晖门前大街在今小东门街,宜春门前大街在今府东街,承恩门前大街在今五一路迎泽大街与杏花岭之间的部分。

王府:皇城四界分别位于今新民北路(北墙),西华门街(西墙),南肖墙[4] 和杏花岭街(南墙),东华门北街(东墙)25 26。(www.xing528.com)

22 明太原城墙西北角遗存段

自摄,2011 年2 月

23 复建后的拱极门及所在之小北门街现状

25 明太原城与今太原城的叠合

26-1 明太原城主要街道现状索引

24 明城门所在现状

自摄,2011 年2 月

26-2 明太原城主要街道现状

自摄,2011 年2 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