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光义毁晋阳城后,将之降为军级治所,将并州州治迁往榆次。太平兴国七年(982)出于军事考虑,重将州治迁回,并选址于晋阳古城以北四十里汾河东岸的唐明镇建城。[1] [3]82 嘉祐四年(1059)又将之升为河东北路首府,太原复为山西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
宋太原城由子城和大城(也称罗城)组成内外两重城的格局。
子城位于大城西隅中部,周五里一百五十七步,四面开门。南门(亦名鼓角门)上置鼓角楼,内置更漏鼓角以为城市报时之用; [4]83-84 其余三门以子西、子北、子东称之。
大城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南北长、东西窄,外有护城河环绕。城筑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但未相互对应布置,致使穿越城门的四条主要道路均呈丁字相交:南门正街向北一直通达城北隅,在子城北墙外向西折,与北门正街丁字相交,东门正街和西门正街又均与南门正街呈丁字相交,当地人传说是宋太宗特意为之,新城道路全部修建成“丁”字形,寓意着“钉”死龙脉。[5]37 至淳化三年(992)又加筑了南、北、东三处关城:南关城用以屯兵;北关城和东关城未见史籍的明确说明,可能是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外聚集了大量的居民,筑城以保之8。
宋太原城位置大约在明太原城的西南隅9,明城在宋城基础上扩建时西面城墙位置未动,其他三面城墙及城门的位置尚无考古资料,参照《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之《太原府志》的相关记载和今人研究,大致可对宋城的今日城市投影作如下推断:
宋城南墙约在今迎泽大街以北,西墙约在今新建路以东。北门约在今三桥街与东后小河街交口以南,西门约在今水西门街与新建路交叉口处稍东,南门约在今迎泽大街和解放路交叉口以北,东门约在今桥头街与柳巷路的交叉口以西10。南门正街相当于今解放路上迎泽大街以北、府西街以南一线,北门正街当是今三桥街北段,西门正街当在今水西门街,东门正街当在今桥头街与柳巷路口的位置。不过,关于东门的位置,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说在钟楼街西桥头街,一说在鼓楼街与柳巷交叉口。根据大钟寺的位置,本书采用前者观点:大钟寺始建于宋,虽建筑无存,但位置至今未变,即今钟楼街大中市,而宋时大钟寺在东门正街北,即今钟楼街北,故今钟楼街即宋时东门正街,东门位置亦可定。[3]83-84
8 宋太原城格局示意
9 宋、明太原城与今太原城位置关系
10 宋太原城与今太原城的叠合(www.xing528.com)
宋代地方城市采用路、州(府、军、监)、县三级的行政建置方式,太原城作为当时河东路、太原府的治所所在,并存有路、府两个行政级别的官署机构。
路级衙署主要有三,皆布置在大城内的官道两旁:河东路转运司在南门正街北端东侧澄清坊内,安抚司在北门正街西侧,提举常平司在南门正街北端东侧皇华坊内。
府级衙署主要集中布置在子城内,并有军队和仓库等:中部是宣诏厅,四面开门,四门前道路直通子城四城门,并将子城分为四隅;府衙位于西北隅中部,两侧是军器库和军资库;府衙正对一南北向主要道路,路两侧分列作院、物料库和通判、诸曹等机构,形成了子城西隅的主要轴线;子城东南隅有大备仓,东北隅有府狱、草场、都作院和球场厅等。
大城被通过城门的四条主干道形成的“互”字形分割成西南隅、西北隅、东南隅、东北隅四大区域,共有23 坊,分布情况为:西南隅有惠远坊、用礼坊、宣化坊、阜通坊、立信坊、法相坊;东南隅有安业坊、金相坊、迎福坊、乐民坊、懋迁坊、广化坊(其中包括龚庆坊、观德坊、富民坊、葆真坊四小坊)、朝真坊;东北隅有将相坊、聚货坊、寿宁坊、皇华坊、澄清坊、慈云坊;西北隅有二星坊。坊大都沿着城市主要街道分布,除东南隅的东南角落有包含四个小坊的大坊—广化坊外,其他三隅内部未见有里坊的记载,应该是居住人口相对稀少的缘故。此外,城市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与外部交流的主要通道—南门和北门附近。
军队及后勤机构所占比重较大,是宋太原城功能布局的最显著特点,与该时因军事防御需求而新建太原城的初衷相吻合:东门正街第一寿宁坊和南门正街第八澄清坊及南关城内皆有军队屯驻;存储物资的大备仓,制造兵器的作院、存储军资器械的军器库、军资库等则占据了子城的大部分空间。
靖康二年(1127)北宋亡,转而为南宋和金的对峙,太原又成为金对抗南宋的边防城市。金太原城沿用了旧有格局,官署集中布置在子城内,大城内原有北宋驻兵的营地继续被用来屯军,城市性质和格局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11。而关于元太原城的史料较少,根据《永乐大典辑佚》之《太原府志》中元代坊名的记载,城市格局基本为宋、金旧制,但子城用途不明。元代在太原设中书行省,其衙署设于城东北隅,这一位置也是之后明、清官署机构的集中区域12。
11 宋、金太原城官署布局示意
12 元太原城里坊格局示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