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锦绣太原城的结构性演变(宋至清)

锦绣太原城的结构性演变(宋至清)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规整的道路格局与规整的城垣组成的城市结构,是太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特点。明代晋王分封这一历史事件,直接造成了太原城市的大规模扩建,并对扩建后太原的城市结构形态与功能布局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锦绣太原城的结构性演变(宋至清)

基金资助: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KLUAHC1001),主持:周小棣;原文刊载:沈旸、周小棣《太原城的城市结构演变》,载董卫主编《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01》,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录入本书有增删。

“太原”最早出现于《尚书·禹贡》:“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诗经·小雅·六月》亦有:“薄伐严狁,至于太原。”显然,两者所指均非今日之太原地区,而是泛指汾河下游的广袤平川。所谓“太原”,强调的是地形状况,是作为区域名称出现的,并非建制名。作为建制名则始于战国末期,秦占领赵之晋阳,在晋阳首置太原郡。此后,几经易变,或太原,或并州,地理范围与今日太原所辖大致相当。“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这是(宋)沈唐《望海湖·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对并州(即太原)的描述,(唐)李白也曾盛赞其为“雄藩巨镇,非贤莫居”。[1]

公元前497 年,晋国大卿赵鞅出于战略上的需要,令家臣董安于精心选址,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建晋阳城,是为太原建城之始。公元前453 年,“三家分晋”,赵国领土包括今晋中及晋北一带,立国都于晋阳城。此后的秦、汉、三国、两晋至十六国时期,晋阳城一直都是地方行政建置级别最高的首府级城市,春秋和汉晋时的晋阳城均为双重城格局1 2,内城乃衙署机构所在,外城为百姓居处。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以晋阳为根据地起兵夺取天下后,该处作为王业兴起之地受到极大的重视,经多次扩建,规模达至历代之顶峰。唐中期其被封为北都,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玄宗天宝元年 (742)易北都为北京,与首都(长安)及南京(成都)、西京(凤翔)、东京(洛阳)合称“五京”。唐之晋阳城,周42 里,由西城、中城、东城三部分组成,以西城为核心:西城即春秋时董安于营建之古城,在西晋时就已经有周27 里的规模;东城始筑于北齐河清四年(565);中城始筑于唐嗣圣(684)至神龙(705—707)间,跨汾水接东西二城,汾河贯城而过3

1 乡人绘春秋晋阳城复原

自摄于太原晋源文庙大成殿墙壁,2009 年7 月

2 乡人绘汉晋并州城复原

自摄于太原晋源文庙大成殿墙壁,2009 年7 月

五代十国动乱时期,先后有晋、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政权以晋阳为国都或陪都。至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赵光义平灭北汉,下令火焚晋阳,次年又引汾水倒贯废墟,有着近1500 年历史的晋阳古城毁于一旦。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晋阳城虽已湮灭,但太原地区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仍在。鉴于太原地区是向北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地,七年(982)重将州治迁回,并在原晋阳城东北唐明镇的基础上新建太原城;嘉祐四年(1059)又升为河东北路首府。明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三子朱棡为晋王,太原政治地位随之更显重要,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城市形制与规模堪称鼎盛,与北京、西安同为大明王朝疆域北部的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其后的清代民国,太原仍为山西省会,城市的结构变化皆不出明太原城已有基础41,即宋太原城的新建和明太原城的扩建是整个太原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节点。[2]46-47

太原之所在“三山环抱,汾水中流”:东部山地(“东山”)是太行山的延续,西部山地(“西山”)为吕梁山东翼,北部则是太行山、吕梁山延伸的交接地带,周边山脉不仅自然环境优美,也极富历史人文色彩;汾河是黄河水系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北部宁武的管涔山南麓,在太原盆地中部自北向西南流过。随着太原地区人居聚落的发展,人们也逐渐将自己的情感托附于周边的环境:当地相传太原城的中轴线上有一条从东南到西北的45°风水线5,其上的两个制高点分别是城东南的永祚寺双塔和西北崛围山上的多福寺舍利塔6 ,其间则是众多重要的历史遗存,如钟鼓楼、抚院、文庙、纯阳宫等;加之太原西侧的汾河和大量湖泊,城市建设与山水环境融为有机一体。

本文即以宋至清的太原城为考察对象,探讨各个时期太原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着重于探究太原城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内在动因是什么,城市空间构成元素在这一结构框架内又是如何分配的,以及这些分配随着城市结构的改变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唐晋阳城址范围示意

引自:山西省地图集编撰委员会.山西省历史地图集.42-43

(www.xing528.com)

4 太原城址变迁示意

5 太原的山水格局

底图引自google earth

表1:太原地区的建置沿革

6 多福寺舍利塔

自摄,2010 年11 月

7 永祚寺双塔

自摄,2009 年7 月

在探讨了太原城市建设的过程之后,了解到太原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其区域位置上的重要性,是宋代太原城市新建和明代太原城市扩建的根本动因。可以看到宋代新建和明代扩建这两次城市发生重大变革的过程中,政治因素主导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建设,宋代的两重城,明代的三重城都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框架的主要因素。但是太原城市还存在着另外一面,就是城市内部的道路格局呈现出一种曲折相通、丁字相交的状态。不规整的道路格局与规整的城垣组成的城市结构,是太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特点。

明代晋王分封这一历史事件,直接造成了太原城市的大规模扩建,并对扩建后太原的城市结构形态与功能布局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规模庞大的晋王府占据了城市东部近三分之一的空间,并通过王府礼制轴线的塑造,辐射控制了几乎整个城市东隅的范围,这一时期城市出现了王府据城东发展,地方在城西,主要是城西南隅宋旧城的范围内发展,城内东西部并列发展的格局。晋王府内外两重城墙对城市空间的划分,在清代和民国并没有因为晋王府的毁灭和萧墙的拆除而减弱,而是随着墙垣外道路的存在继续延续。

清代政权的变动引起晋王府宫城的毁灭和满城的建设,城内曾一度出现三处小城同时存在的情况,除此之外城市的空间结构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城内除了废晋王府内空地变为精骑营驻地和教场,部分民宅被圈入满城外,其他的城市功能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续。

民国初满城和晋王府萧墙均被拆毁,城市变为只有一重城墙的大城,城内部分区域功能进行了调整,但城市的道路格局仍然是前代的延续,城市整体未发生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