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扬州文化教育建筑的特点

扬州文化教育建筑的特点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扬州文化教育建筑大多位于旧城之内,或环旧城外护城河,尤其以城市内文昌阁、文昌庙等建筑周边集中。一般而言,此祈祉类建筑多位于城市或学校类建筑群的东南方位,其文运泽被处乃在其西,[52] [46]511 直至清末同治间,扬州才将建设重点移于新城之内,使得城市文化教育资源略微平衡7 8。一条普通的市河因城市对于文运亨通的美好愿望而具有了现实之外更多的城市文化意义。

扬州文化教育建筑的特点

扬州文化教育建筑大多位于旧城之内,或环旧城外护城河,尤其以城市内文昌阁、文昌庙等建筑周边集中。一般而言,此祈祉类建筑多位于城市或学校类建筑群的东南方位,其文运泽被处乃在其西,[52] [46]511 直至清末同治间(太平军乱后),扬州才将建设重点移于新城之内,使得城市文化教育资源略微平衡7 8

观之唐代扬州地图,长江与扬近在咫尺。为减少长江的直接冲激,宋真宗天禧间(1017—1021)江淮发运使贾宗由仪扬运河和瓜洲运河之交汇处扬子桥引江入运,开凿扬州新河,经新河湾,绕扬城南,连接古运河,通向黄金坝、湾头镇东行,史称“近堰漕路”。此举减少坝堰三座,以免漕船驳卸之烦。为减慢水速,新河在扬州城南故意曲折迂回,俗称“三湾”。[49]203“明万历十年(1582)僧镇存募建浮图七级,因并建寺,俱以‘文峰’名。”[32]卷五三湾遂称“宝塔湾”。扬州旧有民谣“宝塔有湾湾有塔,琼花无观观无花”,宝塔即为文峰塔9

旧时,宝塔湾一带河阔地广,林木扶疏,宝塔巍峨,古刹庄严,为乘舟进入扬州城之第一胜景。文峰塔为楼阁式塔,八面七层,如孤峰耸峙,矗入云宵,足可镇江淮之水,收吴楚之胜,“登塔之最上层,南眺隔江京口三山,北顾蜀冈三峰诸胜,临风放歌,慨然有遗世之志”。[32]卷五俯观塔下殿宇静谧安祥,运河流淌,形成动静对比。北眺为扬城通衢大街,向南极目则长江静如练。塔外有“古运河”碑,当年鉴真东渡曾从此扬帆远航,康熙乾隆南巡均由此过。

不远处即是荷花池,池在“九峰园,旧称南园,世为汪氏别业”,[50]24 塔影倒悬运河之中,荷池居于绿荫之内。扬州人将塔喻笔,池喻砚,一笔一砚,互为借景,有“砚池染翰”一景。清人郝璧《文峰塔》诗云:“拔地浮图蘸水涯,借来天笔焕文葩。瓣珠不必三王子,已见云升五斗霞。”10

历史渊源,虽劫难不断,然古塔尚存。弯弯运河流水,悠悠行舟竞发,巍巍宝塔倒影,幽幽静谧寺宇。古往今来,宝塔湾一地成为扬州塔、寺、园合一之景观佳处。

自大运河逶迤入南门(安江门)为汶河,原为明旧城中纵贯南北之市河,南起南水关,北至北水关,可通保障河。唐代称官河,宋、元时称市河。唐人韦庄《过扬州》诗云:“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诗中之官河,即后之汶河。过义济桥、新桥,达文昌庙,此为城内祀文昌、主文运之第一所在。

底图引自:扬州市地名委员会《江苏省扬州市地名录》《同治扬州府治城图》

8 扬州文化教育建筑分布与城市功能分区

底图引自:参考文献[14]图41《扬州清代城市分区》

(清)高晋《南巡盛典》卷五十三《河防图》“瓜州图”;下左/参考文献[49]第202 页,(美)威廉· H·斯科特(William Henry Scott)绘;下右/自摄,2007 年11 月

再往北过太平桥、通泗桥,即为壮丽之文昌阁。登阁西瞰扬州府学,北眺江都县学,学校有此文昌庇佑,心之所往自是祈求科场捷报频传。文昌阁四周开阔,每逢喜庆之日,阁上华灯齐放,光耀数里,蔚为壮观。[53] [13]清末河道多处淤塞,1952 年平河筑路,名曰汶河路。[49]81 填河筑路后,文津桥湮埋地下,阁仍矗立于汶河路上,成为扬州城重要标志。

汶河过北门(镇淮门)与护城河交汇,城内以奎桥为北至端点,桥取魁星之意。一条普通的市河因城市对于文运亨通的美好愿望而具有了现实之外更多的城市文化意义。

10 砚池染翰全景

为数图拼合,底图引自:(清)高晋《南巡盛典》卷九十七
《名胜图·江南名胜》“九峰园”;参考文献[15]卷七《城南录》第167 页

护城河北岸、小秦淮北端为天宁寺,即清帝南巡行宫,《四库全书》馆藏之地—文汇阁即坐落于此,[54] [15,47]天宁寺后为重宁寺,“本平冈秋望故址,为郡城八景之一”。“迤东有门。门内由廊入文昌阁。凡三层。登者可望江南诸山。”此为又一处文昌阁,夹重宁寺、东园之间,与城中文昌阁遥相呼应。梅花书院位天宁寺东侧,万历二十年(1592)扬州城开浚城濠,积土为岭,树以梅,因名梅花岭,书院得名于此。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浚方塘,种柳栽苇。……更以浚塘之土,累积于右,树以梅,以复梅花岭旧观……岭上构数楹,虚窗当檐。檐以外凭墉而立,四望烟户,如列屏障。下岭则虚亭翼然,树以杂木。”[15]卷三·新城北录61 扬州书院景观佳处无出其右者。堂之旁”。又据(清)麟庆《鸿雪因缘图记》第二集下册《文汇读书》:“阁下碧水环之,为字。河前建御碑亭,沿池叠石为山,玲珑窈窕,名花嘉树,掩映修廊。”

沿河北岸河房林立,“仿京师长连短连、廊下房及前门荷包棚、帽子棚做法,谓之‘买卖街’。令各方商贾辇运买珍异,随营为市,题其景曰‘丰市层楼’。”11 刻意模仿北京建筑风格的举动,明显暗示了扬州当地迎合圣意的心理。沿河南岸为新城西北区,乃是城外园林景观和城内世俗生活的交汇和转折点,许多文人墨客(如郑板桥、黄慎等)曾于此逗留小住。因之小秦淮,再是画舫码头集中地,可便捷通达各道城门,向西入旧城,向北出至天宁寺。[15]卷九·小秦淮录196-198(www.xing528.com)

11 天宁寺行宫全景

为数图拼合。底图引自参考文献[15]卷四《新城北录中》第85 页;扬州市地名委员会《江苏省扬州市地名录》《同治扬州府治城图》

护城河西折,不远即虹桥,此为扬州西北保障河(瘦西湖风景绝佳处之起点,“虹桥修禊”与冶春诗社之所在12

“修禊”本为古人消除不祥之祭,[55] [51]后演变为游春宴饮,而清代扬州的修禊活动,则成了官吏、工商业者、文人吟诗作对、宾朋酬唱的文化活动。

“虹桥即红桥,在保障河中……朱栏跨岸,绿杨盈堤,酒帘掩映,为郡城胜游地。”[56] [15]时人《梦香词》云:“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处处系兰桡。”[15]卷十一·虹桥录下251 今之虹桥由一孔变三孔,桥面拓宽,桥身拉长,桥面则以城内宋代花岗岩街道条石凿铺而成,其形古朴。

12 虹桥修禊全景

①上/自冶春诗社东南望,下/自转角桥西南望。
②为数图拼合。底图引自:参考文献[15]卷十《虹桥录上》第218、237 页;卷六《城北录》第147、149 页

清代“虹桥修禊”位虹桥南岸倚虹园。“倚虹园之胜在于水,水之胜在于水厅。”保障河上水景佳处甚多,“水廊以四桥烟雨之春水廊为最,水阁以九峰园之风漪阁、四桥烟雨之锦镜阁为最,水馆以锦泉花屿之微波馆为最,水堂以荷蒲薰风之来薰堂为最,水楼则以是园之修禊楼为最。”修禊楼“在园东南隅,湾如曲尺。……门前即水马头。园门右厅事三楹。中楹屏间鼓儿上刻‘虹桥修禊’四字。大径尺余,旁筑短垣,开便门通转角桥”。

文人诗酒之会本为风雅之事,风景绝佳处自是首选。其著名者主要有三。康熙元年(1662)王士禛“与杜濬、张养重、邱象随、陈允衡、陈维崧修禊虹桥。公作浣溪纱三阕为虹桥唱和集”。三年(1664)“复同林古度、杜濬、张纲孙、孙枝蔚、程邃、孙默、许承宣、承家赋冶春诗。此皆公修禊事也”。[15]卷十·虹桥录上220-221

清初虹桥修禊,尚局限于“诸名士”之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两淮都转运使卢见曾于“丁丑修禊虹桥”,则“其时和者七千余人,编次得三百余卷,并绘《虹桥览胜图》,以纪其胜。自是,‘虹桥’之名大著于海内。故当时四方贤士大夫来扬者,每以虹桥为文酒聚会之地”。[32]卷一

虹桥西岸之冶春诗社与之相对,“康熙间,虹桥茶肆名冶春社”。当时王士禛等人在这里游宴,“香清茶熟”,“击钵赋诗”。[15]卷十·虹桥录上221 此后,虹桥随王士禛“冶春诗独步一代”而名气大振,于是“过广陵者多问虹桥”,而到虹桥者必饮冶春茶肆之茶,此处实际成了文人雅集之所。在冶春社茶肆旁,原为“王山蔼别墅”,“后归田氏,并以冶春社围入园中,题其景曰冶春诗社”。其园“高树或仰或偃,怪石忽出忽没”。[15]卷十·虹桥录上238

由是观之,虹桥一地的文人诗酒,在内容上已大大超出了诗文的范围,而成了扬州城市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一种特有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1670年代),剥夺了汉族藩王对南方各省的准自治控制,将满人的统治扩展到了整个中国大陆。而这场叛乱在扬州的最直接见证就是蜀岗平山堂在实体上和作为一个文学活动场所的重建。[3]101 平山堂始建于宋庆历十七年(1057),[1048]与虹桥不同,在清以前它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景点,因之欧阳修苏轼两位文豪,早在宋时诗文之名就已闻名海内。入清后徽商汪懋麟的解囊重建,使之再次崛起,只不过胜在风景,文名与虹桥一地则不可同日而语。

以虹桥为原点,挟文人诗酒余韵北上可揽保障河上好风光,南下折而东又见巍巍文峰、砚池染翰。不禁惹人遐思:乘扁舟一叶,即可环扬州城市文化教育胜景,不亦快哉。13

13 扬州城市文化教育图景

①为数图拼合。
②底图引自:(清)赵之璧《平山堂图志·名胜全图》《蜀冈保障河全景》,扬州市地名委员会《江苏省扬州市地名录》《同治扬州府治城图》。
③自摄,2007 年11 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