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古塔: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珍贵遗迹

南海古塔: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珍贵遗迹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塔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分布在五岭之南和南海之滨的广东古塔,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6] 岭南一带历史上有不少古塔,仅广东尚存300多座。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魁星塔又名冯氏祠塔,位于南海九江镇下北铁滘村东南方。[20] 该塔是目前南海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砖塔。

南海古塔:中国古建筑历史文化的珍贵遗迹

古塔是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载体之一,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塔,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涅槃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

分布在五岭之南和南海之滨的广东古塔,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清代学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载:“塔本浮屠氏所制,以藏诸佛舍利者,即中国之坟也。华人今多建之以壮形势,非礼也。吾岭南在在有塔,其藏佛舍利者,惟广州城中花塔,是佛之大冢也。予推原浮屠氏之意,其塔非为形势而设,故以附于坟语。”[15] 广东的古塔建筑艺术既有中国古塔建筑艺术的共同特点,又有鲜明的岭南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特点。塔和其他建筑艺术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构筑了塔式建筑,塔式建筑记载了历史。[16] 岭南一带历史上有不少古塔,仅广东尚存300多座。珠江三角洲一带多为砖塔,不带腰檐平座或略具腰檐,塔身收分不大,风格更近皖赣地区。[17]

图7-5 西樵山白云洞象林塔

旧时珠江三角洲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说,南海庙中最有名者,除佛山祖庙和官窑金山寺、九江正觉寺外,还有里水麻奢象林寺。象林寺全名为宝象林寺,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寺内象林塔,又称白塔,是该禅院开山祖师佐参的舍利塔,通身汉白玉制作,高5.5米,分七层,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方形,下大上小分两层。基座上置须弥座,须弥座下段为束腰六角形,刻仰、覆莲瓣,上段为六角形柱体,六面为平浮雕,分别雕龙、凤、牛、羊、麒麟、狮子等吉祥动物。塔身呈六角形、空腔。各层六面均开门,门两侧阳刻梅、兰、菊、竹等各种花草;各层塔檐雕刻精细,瓦垄勾头、滴水均精雕细刻,檐下刻饰两层莲瓣。塔顶上置九层相轮塔刹。该塔各段榫卯套接,造工精巧。[18] 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象林塔于1974年移至西樵山白云洞三湖书院前左侧巨石上。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魁星塔又名冯氏祠塔,位于南海九江镇下北铁滘村东南方。始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坐东向西,为砖木结构。平面呈六角形,边长2.3米,两层,高6米。塔顶置陶质葫芦,塔身六面有灰塑。据《九江儒林乡志》(清光绪癸未年版)记载,在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七年(1781—1782)间,此塔所在地有彗星扫过。[19] 该村村民为此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在冯氏宗祠建塔立祭,一直以来香火鼎盛。因为“魁星”主宰文运,所以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建塔立祭20多年后,村中就出第一位进士冯锡镛,他1828年考中举人后,1829年再中进士,以知县即用补任浙江台州太平知县。任内兴修水利,振兴教育,肃毒整风,深受民众爱戴。后调补黄岩知县,因遇父丧归乡,遂不复出。冯锡镛“于书无不读,而尤邃于诗”。其诗五言古澹洒标奇,七言古浏亮顿挫,五律妙于写景,七律工于言情,著有《倚松阁诗钞》15卷。其子冯景略,1858年考中举人,1860年再中进士,即用知县分发直隶省,改任礼部仪制司郎中,充精膳司掌印兼管铸印局司务厅事。其子冯栻宗,1861年中举,1865年中进士。以主事选用,分派刑部贵州司。历充刑部要差,总办秋审处。曾赴吉林理刑议,叙得四品衔。1880年自京护其弟灵榇归,不复出。应聘主讲于广州西湖书院,诱掖后进,博览书史。好为诗、古文、词,晚年手不释卷,著有《海目庐诗草》。时乡人赞誉父子三人为“一门三进士”。冯门父子三人为官清廉,造福桑梓,为家乡的公益事业贡献良多。据史料记载,冯锡镛回乡后,热心修建祖祠、置祭田、兴文社、修堤围、积谷赈饥。1854年,冯锡镛筹集经费设置“同安公局”,设乡丁队五百人,进行治安巡逻。1837年,九江水患,冯锡镛、冯景略联合朱九江等士绅力减九江的渔苗税饷,为民解忧。冯栻宗晚年曾厘定《桑园围志》,并作序,还总纂《九江儒林乡志》。[20] 该塔是目前南海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砖塔。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1]

图7-6 九江下北铁滘村魁星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