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明代南海书院的演变及云谷书院的建筑特色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明代南海书院的演变及云谷书院的建筑特色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7] 这段记述指出,明代南海属内就设有书院16间,以研究“道学”为主。明代南海书院曾盛行一时,多属名儒私人讲学性质,招收成人入学,不分界域,形成自由讲学风气,容许各有不同的学术主张。据乾隆《南海县志》载:“云谷书院,在西樵山,尚书湛若水建,今改入白沙祠。”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明代南海书院的演变及云谷书院的建筑特色

“书院”一词最早见于唐朝,本义是指藏书修书及士人读书之所。及至宋朝,私人讲学风气理学兴起,书院遂多作民间讲学之地,教学功能凸显,不独限于藏书之用。因而,从教育史的层面定义,所谓“书院”是指古代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官学和私人授徒性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书院创建初期,大部分书院都是建在环境优美的山林之中,远离俗世尘嚣,以求心境清静,专心问学。北宋初期书院方盛,已经有白鹿洞、岳麓、嵩阳、睢阳四书院,皆有名师主讲其内,聚集了弟子数百甚至过千人从学,是当时著名的讲学之地。其后理学兴起,众多理学大家借书院讲学发扬个人主张,更是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元朝,广东书院的制度逐渐完备,南宋时设立的书院开始扩大规模。明朝中后期,广东书院才开始兴旺发达起来,主要原因是此时广东出现有全国性影响的理学大家陈献章(字白沙)和湛若水(字甘泉)。其时北有王守仁(字阳明),南有湛若水,两派学说相与争锋。王阳明在北方已是到处兴学讲授,影响极大,后来派驻广州,广东学子随学者甚众。而湛若水继承陈白沙之说,在西樵山建云谷书院、大科书院,在罗浮山建甘泉精舍,在增城建龙潭书院、独冈书院、莲洞书院,与王学在广东分立门户,相与抗衡。[34] 清代书院进一步普及发展,已分布到相当于今天全国31个省(市),扩展到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台湾等地。据《中国书院辞典·书院名录》统计,清代书院已近4000所。[35] 广东书院在这种情况下也得到快速发展,从康熙元年(1662)至嘉庆末年(1820),广东创建的书院数量达255间,盛极一时。清代后期,广东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据统计,从道光元年(1821)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广东创建的书院多达156间。[36]

据道光《南海县志》载:“南海书院,元以前不得其详。明兴,名宦贤绅所创造者,若濂溪、晦翁、迂岗、白山、矩洲、天游、云谷、端州、大科、石泉、四峰、石头、正学、崇正、慎德、樵阳,不一其地,并皆昌明道学,斌斌乎名称厥实。今虽有废有兴,而遗韵流风至今,承学之士谈之有余慕焉。我朝康熙间,地方大使,仰承德意,粤秀、穗城,聿隆巨制。嘉庆以来,岭南、珠江、南海、汾江诸义学,咸改署书院,分合因革,束修膏火之费,官为之备,有增无已。”[37] 这段记述指出,明代南海属内就设有书院16间,以研究“道学”为主。明代南海书院曾盛行一时,多属名儒私人讲学性质,招收成人入学,不分界域,形成自由讲学风气,容许各有不同的学术主张。西樵山的书院,盛于明代,山上有四间书院,即云谷书院、大科书院、石泉书院和四峰书院,登山求学者甚众,探求理学,专谈心性,西樵山因有“理学名山”之称。

乾隆《南海县志》载:“云谷书院,在西樵山,尚书湛若水建,今改入白沙祠。”[38] 增城学者湛若水为理学名家陈白沙的弟子,其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其师。为了宣扬陈白沙的理学思想,明正德十二年(1517),湛若水到西樵山讲学时,首先在天峰下的云谷修建云谷书院。院中有见泉楼,内为白沙祠,是湛若水奉祀陈白沙所修的祠。据刘南畬著《西樵游览记》载:“白沙祠,《广东通志》:在云谷,祀翰林检讨陈献章,湛子讲学西樵,初建云谷书院于天峰之阳,即祀白沙。其中置祭田二十八亩,以供祀事。万历初诏毁天下讲舍,因改称白沙祠。后祠渐圮顺治间耕人修复祠。”[39]白沙祠内分存息、察伦两堂。西有二妙楼。书院侧有2道山泉流过,泻于云谷,叫左天泉和右天泉,建有左瀑亭和右瀑。由谷左折而上,即达云谷村。湛若水早期在此讲学,宣扬随处体认天理的学说,生朋联集,学风甚盛。

图5-2 西樵山明代云谷书院旧址简图

明正德十四年(1519),湛若水任翰林院编修时,谢病归,再到西樵山,其门生霍敦、陈谟、杨鸾等集资为他兴建大科书院,成为湛氏当编修后称病归隐时的讲学之所。刘南畲《西樵游览记》卷九载:“大科书院者,甘泉湛先生西樵讲学之地也。”[40] 大科书院规模宏大壮观,院前有太史坊、仰止亭,院后有栖霞楼、凝道堂、寅宾馆。大科书院规模宏大壮观,院前有太史坊、进修斋、敬义斋等附属建筑物。湛若水在此讲学时,门人来自四方,云集山中,几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齐名。嘉靖初,湛若水归朝,官历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晚年辞官归隐,继续在西樵山筑室讲学,85岁时仍讲学不倦。湛若水在西樵山讲学时所写的诗词和著述甚为丰富,有《云中人辞》三章、《大科书院示学者》、《烟霞洞赠李秉衷》、《送梁职方入西樵》、《烟霞洞送何邦仁北上》、《阳明赠方吏部归西樵次韵》、《使安南回取道西樵访方献夫不遇》、《湛若水樵语》、《大科书院训规》、《遵道录》、《古大学测》、《中庸测》、《三礼经传测》、《非老子略》、《湛子知言》、《问疑读录》等。西樵山九龙岩附近的青龙头有湛若水的行墓(主衣冠冢),岩外石壁刻有“湛子讲学岩”五字,此地为湛若水在西樵山讲学时的游憩之所。以下为大科书院碑记,记录了当年大科书院的院址、书院训规等情况:

大科书院碑

太史吕柟

大科书院者,甘泉湛先生西樵讲学之地也。西樵在广东会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为峰七十有二,大科乃其第一高峰云。正德中,权珰纵横,忠良率遁匿山谷。丁丑之岁,先生守太史,以母夫人忧去,服阕,乃自增城挈家来隐西樵山中。陟相原,获兹大科,以为此西樵之主峰,盖可以卜居云。陈谟曰:西樵东峙而西北面,故山势东白玉泉岩、云谷而来;南自鸡冠峰、聚仙台而来;东北自江浦、黄旗峰、紫云峰而来。故大科于群峰之中,独崇广焉。大科之下为烟霞洞,先生所注《二礼》处也。其前为仰止亭,盖取仰大科峰而设,自此可以登大科云。烟霞之奥,作崇经楼。其前,作茹芝堂;又其前,作正谊堂;又其前,作乐阁。阁下为门,皆西北面。门外矗石直立如双扉拱开,是为石门。大鼓石在茹芝堂之左,自其左至于望沙台,皆萃禅奇峰也。金钟石在石门之右,北与鹧鸪岭诸峰并峙。大鼓石者,山人以声名也;金钟石者,山人以形名也。古者,学设钟鼓以考业;斯二石,其天设乎?己卯以后,四方学者云集,诸生乃作凝道堂三楹于石门之下,亦西北面,左右皆有簃。有馆曰寅宾,亦如堂面。其南作进修斋,北面斋移,皆有业馆,亦皆北面。其北作敬义斋,以对进修斋,制亦如之。又作业馆于其前,东南面,以与宾馆相对。乃作礼门于二馆之中,匾曰大科书院。于是毛侍御凤命有司建太史石坊于前。有落星池,池外有田,田外为烟霞洞门。盖坊非先生之志,故以烟霞表其先门云。西有锦岩,其北有泉,出落星池前,西穿洞门而出,以合岩背南来之泉,下经锦岩林中,为水帘悬下,四时不绝于是。龙泉北经石子田而来,垂虹泉南自云端而来,皆先后入水帘之下,会为瀑布于广朗,并注石涧,西樵之灵脉尽萃是矣。石涧之北,有乐尧庄,乃先生偕门人躬耕处。观音岩在石涧西,上下巉岩,人不能至。其麓有宝震寺。而石涧则直出数百仞,泻观音岩前,冲击响震,下注寺左,北流二里,达于吉水,亦大科前之一奇观也。其双泉发大科前麓,折而西北历宝鸭池,瀑布而下,西绕双鱼陂而北,诸小皆归之,北穿石桥入天湖。又大科东北诸泉,会于观翠岩,直泻石泉洞后,并入天湖,经无灏井,下注深谷,东达于江。大科之后麓,则有三泉焉:一发南麓,瀑布而下,经云谷阴而东;一发五指石,东至云谷阳而东;一发北麓,至云谷,北会二泉于九曲溪,东过仙笠石,至于玉泉岩,为水帘飞泻而下,入于江。玉泉岩宽朗旷夷,可望江门。讲学岩在九龙洞中,与通天岩、玲珑岩、拄笏台相联植。一泉西自宝峰入九龙,环流讲学岩外,经七星岩丹崖千仞之中,盖为西樵最幽之处。请记。吕楠曰:嗟乎!自宋程张二氏发挥孔孟论仁之旨,其后教者罔或知授,学者靡或肯求,故斯学鲜矣。甘泉先生之在大科,岂独优游山水以避也哉?近读其《大科训规》,自诸生动静食息之微,性命举业之道,童仆薪水之细,莫非据仁以陶熔。学者若能守之,虽顽如石可软,懦如苇可强,昏昧如醉梦可醒,躁妄如猿猱可定,残忍如豺虎可慈。楠昔为先生礼闱所取士,每谒先生,闻言斯怿,睹容斯肃,退未尝不矫揉钝质以免愧也。今大科之士,亲受训规,其所得必有多于我者,宜先生去年被征,大科士四五人轻万里之远,易半年之程,蔑科举之利,从先生而北来也。诸君今次第且还西樵,其常如先生之在大科乎?幸勿以山水之佳空自适。[41]

图5-3 西樵山明代大科书院旧址简图[42]

明正德十二年(1517),南海县丹灶人、吏部文选员外郎方献夫。因病辞官归里,在西樵山石泉洞马鞍峰麓建石泉精舍讲学,后扩充为石泉书院。内有沛然堂、紫云楼、御书楼等。院前有湖,叫天湖,又名小鉴湖。湖旁有与鹿亭、爱瀑轩、伏虎台、洗耳岩、留虹桥、龙船窦和方子钓台等。方献夫在院内讲学藏修10余年,当时上西樵山求学、探究理学者甚众。为方便求学者和山民,他发动民众修筑百步云梯。后应召上朝,任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供职内阁三载,因见皇帝恩威不测,令其有“伴君如伴虎”之感,晚年称病归山调理,仍在石泉书院讲学不倦,历10年卒,赠太保。葬大冈山上,遗著有《易经约说》、《学解诸说》、《程子语》、《大学中庸二原》、《西樵遗稿》等。万历初,方献夫儿子方蕖重修石泉书院。[43]

图5-4 西樵山明代石泉书院旧址简图

明嘉靖二年(1523)南海县魁岗石头村人(今属佛山市石湾区)、礼部尚书霍韬[44]称病归里,在西樵山西部宝林洞中,现寺边村侧,居宝峰、玉案峰和聚仙峰间筑精舍,著书讲学,后垒石增一峰而易名四峰书院。院中设敦古堂,左是毓秀轩,右为崇礼堂,前有环翠楼,右立卧云楼。院东有临翠台,刻“宝峰胜处”四字。院前有天池(现称浸佛塘)。霍韬卒于嘉靖十九年(1544)。遗著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奎信》等。[45]

图5-5 西樵山明代四峰书院旧址简图[46]

大儒云集为西樵山赢得了“理学名山”美誉,文人雅士争相归附门下。他们在此或求学问道,或诗文唱和,使明代西樵山四间书院不仅成为普通的学术中心,更发展成为岭南各地名儒仕宦交流思想和政治主张的场所。在他们的带动下,广东出现了创立书院的高潮,据《广东书院制度沿革》统计,明代广东兴建书院共168所,大量书院的创立为岭南地区人才的培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西樵山四大书院在性质上属于私营书院,他们由名儒创建,一般分立门户,在道学上相互标榜,因此遭到政治上的忌恨。明万历七年(1579),阉党魏忠贤专政,假诏禁讲学,毁天下书院。据《岭海名胜记》记载:“万历间,宰忌讲学,毁及院舍,有司奉行,急若行风,西樵独流祸烈,一时儒绅疯然丧焉!若大科、若铁泉、天阶诸舍,皆被毁拆。独云谷以白沙祠存,四峰以西庄祠存。石泉恭贮赐书,有司不敢毁。而名贤寤寐之地,遂为烟蔓之场。至今大科之名且与樵山千古,其人有不可泯没,不在乎院之存亡也。”[47]明代西樵山的四间书院大部分被毁拆,石泉书院仅存御书楼,现院基仍存;清顺治后,四峰书院院基渐毁,现部分院墙犹存。西樵山的讲学之风经过此次打击,加上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政局动荡,沉寂了差不多二百年。

表5-5 西樵境内书院一览表

清代,广东书院数量激增,南海也不例外。南海最盛时有40多间书院。但是清代书院则由明代的讲学变为应举,其内容变为义学性质。至清乾隆年间,南海境内设院讲学的风气复起,谈艺论文、育才修士,以适应当时封建统治者科举考试的需要。西樵山上的书院进一步丰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湛若水为代表的理学家创建的大科书院、云谷书院、四峰书院、石泉书院等四大书院;一类是由乡绅贤达创办的云溪书院、三湖书院、樵岭书院(原名七十二峰书院)。后一类书院规模不大、构造朴素,学生多来自乡下,类似乡间教育机构。

清代西樵较为著名的书院主要有西樵山的云溪书院、三湖书院、云瀛书院和樵岭书院,以及西樵各乡村内的文澜书院、焕文书院、桂阳书院、兴贤书院、太平书院、伟仪书院、桐乡书院、显岗书院、金瓯书院、崇德书院。大部分的清代书院现已毁,只有西樵山上的三湖书院于1987年迁建于白云洞西侧洞。[48]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南海简村堡27户文户集资兴建了云溪书院,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后,改奉祀仓颉(相传为黄帝史官,汉字创造者)的字祖庙。一座两进,中有方亭。内多柱联,或篆或隶,或楷或草。中堂有四眼仓颉像,今不存。

三湖书院旧址位于西樵山白云洞内的“鉴湖”、“会龙湖”、“应潮湖”三湖之间,故称三湖书院。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西樵山金瓯堡名士岑怀瑾等人捐建。书院砖木结构,鑫字式抬梁木构架,硬山顶,两进祠堂式,前座低,后座高,前后座之间不露天。天井左右侧设走廊。前后座为方块砖地面,露天井及正门外为花岗石板地面,门框以花岗石镶嵌。三湖书院创建后仅四十九年,因基础不固和潮湿天气,道光十八年(1838)毁塌。是年正在广州羊城书院、越华书院两间书院当主讲的邓士宪(南海县沙头人)力主重修,并督其子邓翔和孝廉黄嘉圃主办其事。当时林则徐奉命前往广东查办鸦片,林则徐到广州后,为便于官民检举贩卖鸦片和吸毒情况,不住进总督府,而下榻于粤华书院,与邓士宪过从甚密。他对邓士宪重修三湖书院的建议表示赞同,而且接受撰写门额之请。“三湖书院”门额题字,正是当年由林则徐撰写。门额石匾刻“三湖书院”四个大字,右上款小字为“道光庚子孟秋上浣”,左下款为“督粤使者林则徐书”。[49]

图5-6 西樵山白云洞三湖书院

清光绪五年(1879),康有为入西樵山,居白云洞高士祠,专学道教佛教的经典,与翰林院编修张鼎华相识,接触到一些京朝风气及各种新书。22岁的康有为在白云洞的三湖书院、高士祠、云泉仙馆都住过,其中留居三湖书院的时间较长。他曾写下诗数首,其中一为:“三湖书院步长堤,堤外三湖印月低。西北月同南月影,证从招月夜提携。”[50]

三湖书院面临鉴湖,院前有漱石台,右旁有“第二洞天”曲径、“若谷”通窿岩洞;左有“坐看云起”巨石。环境清幽雅致,历来是文人雅士汇集、游客流连的地方,为世人所珍重。三湖书院于1978年被拆毁,在原址建“三湖宾馆”。1987年,南海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格局,采用砖块、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建于“会龙湖”畔西北的灌木林中。院内陈列有康有为的诗作和史料以及邑人石景宜先生赠送的藏书。游人进去,仿佛听到当年士子为了求取功名而苦苦吟哦和细细踱步的声音。

三湖书院因其丰富的人文历史而享有盛名,更有碑记、诗词、楹联等留传于世。据清乾隆年间顺德张锦芳《创建白云洞三湖书院碑记》载:“古之为书院也以讲学,所读者心性,所重者实践。其流也或脱略书册,直趋本源,皆谓之理学。今之书院也以谈艺,穿穴经传,辩正文体,期于以文载道,是为辞章之学。”这段记述,更具体地对明清书院的性质和研究内容、培养对象作了说明。[51]

创建白云洞三湖书院碑记

张锦芳

寓内名山巨岳,其烟岚变幻,岩谷崇深,足以荡涤胸怀而开发神智。士之潜心大业者,多建书院为游息地。而南海之西樵,旧址尤多。若大科、云谷建于湛文简,四峰建于霍文敏,石泉建于方文襄。迄今过客犹识其处。而山之北,向所未有。而今增筑者,则为白云洞之三湖书院。洞有大小瀑布,下流汇而为湖者三,曰应潮湖、曰鉴湖、曰会龙湖。岑君璞轩与二三同志名之,因以名其书院者也。书院枕峰面湖,空明爽垲,樵北诸胜,尽在几席。经始己酉夏月,而斫手于冬至辛亥。乃属予为之记。

予谓璞轩曰:“君亦知今之书院与古异乎?古之为书院也以讲学,所谈者心性,所重者实践,其流也或脱略书册,直趋本源,皆谓之理学。今之书院也以谈艺,穿穴经传,辨正文体,期于以文载道,是谓辞章之学。为理学者约而求之,静而悟之,可以不出户而窥道妙。为辞章者闻见必广,考据必繁,非游大邑通都,博综乎当世贤豪之所撰述,无以考其源流而正其得失。此其所以同而异也。”

璞轩曰:“然。然则何如?”

曰:“是有道焉。古之通经者有经师、学官,弟子而外,大儒宿学,皆以颛门之业相付授;而居山者尤不可无师,故教授曰山长。元仁宗赐下第举人并授山长,则得师其要也。古之奇书,多藏名山:群玉之山有策府;河北石室、大小二酉中多积卷;瑯嬛福地,则列代之史、万国之志、玉京紫微诸秘籍,尽充牣其中。 则藏书又其要也。书院之大者,列朝皆有赐书。今诚能仿其意以鸠集图籍,分类藏弆,使居于是者日晤对古人,不自安于孤陋。又得一二绩学多闻之士为之师,相与折衷异同,申畅凝滞,由文辞以几于道,如沿波而得源。安见深山幽谷,遂不如大邑通都之殚见洽闻乎哉!尝观于湖,有千寻界壁之云瀑,裕其不竭之源,而后能潆洄渟蓄以成沦澜之观。否则行潦耳,蹄涔耳,乌睹所谓澄之不清,淆之不浊者。今诸君既能选胜地,构堂宇,为居业之所;吾愿勿以流连光景为娱,而更思所以殖其学。将见人材辈出,彼湖光山色之所荡涤而浚发者,且不知其然而然矣。”

岑君曰:“善。”

遂书以为记。乾隆五十六年太岁辛亥十二月朔。[52]

不少名人墨客为三湖书院写下诗词、楹联,现抄录如下:

三湖书院

戴熙

书声学泉声,汩汩达户已。泉声学书声,琅琅到窗几。

泉声胜书声,节韵中宫征。书声胜泉声,含咀判经史。

泉声忽如住,书声相竞起。夜分书声稀,泉声鸣不止。

危坐杳霭间,两声互盈耳。有时耳不闻,读罢心如水。[53]

春日访余孺如于白云洞三湖书院

梁昌圣

鹤怨钟山蕙帐空,尘容重问白云丛。

荆扉剥啄斜阳入,蜡屐蹒跚石磴通。

幽寂堂阶沿带草,尊崇台座满春风。

客来剪韭三湖畔,共对岩花蕴玉红。[54]

三湖书院雨后即目喜同社诸适至

关敏夫

山静何嫌瀑势喧,化机终古此潺湲。

云溶水墨蒙空谷,风遽寒岚袭远屯。

甲子浑忘无历日,乾坤高旷有青尊。

朋簪夙约寻幽与,得得相期屐到门。[55]

三湖书院雨中闻莺

陈廉

隔帘细洒霏微雨,入耳流莺历乱鸣。

金缕乍翻求友曲,绿杨深隐读书声。

穿林掷去衣应湿,出谷飞来语更清。

伫待春晴湖上立,携将柑酒听分明。[56]

《三湖书院》诗

冯香崖(鹤山人)

诗境斋尘静,书声出洞圆。

螺青通画舫,练白泻晴天。

花鸟都殊俗,楼台半属仙。

名公遗迹在,瞻仰此流连。[57]

《三湖书院》诗

康有为(南海人)

三湖院外步长堤,堤下三湖印月低。

西北月同南月影,证从指月夜提携。[58]

原三湖书院挂联一

泉声昼静晴疑雨

山气朝寒暑亦秋[59]

原三湖书院挂联二

为爱洞天抛世外(www.xing528.com)

故耽泉石住山中[60]

原三湖书院挂联三

布榻藏书新位置

分花乞竹小成功[61]

原三湖书院挂联四

三教经声钟声鼓声风声雨声瀑布声声声相应

湖山景色花色草色水色月色苔痕色色色皆空[62]

原三湖书院挂联五

胜迹踞三湖疑是嫏环别有洞天开世外

宦游逾五岭曾经沧海不如泉水住山中[63]

今三湖书院木挂联

梁启超题

春尽花魂犹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湖[64]

今三湖书院木挂联

刘逸生、关振东撰联,关山月题

医国奇方芳百日

补天壮志志三湖[65]

今三湖书院挂联

曾景充题

维新救国长素笔

弘道宣经景宜心[66]

三湖书院前石壁上有岑怀瑾题的摩崖横刻“漱石台”三字。石高丈许,下望“鉴湖”如镜,峰峦秀丽,景色清幽。石上平旷如台,是当年书院的学子洗漱的地方,亦取昔人所谓“漱石枕流”意,故名“漱石台”。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暮照,披襟纳爽,心旷神怡。

“拥翠亭”左,“漱石台”后,有“玉池”。“玉池”水由“应潮湖”流出,再由“枕流亭”折下。昔日三湖书院文人常洗砚其间,旧称“玉池墨浪”。“拥翠亭”在三湖书院之南。正当“玉池”之北,前对“鉴湖”,拥翠亭畔石壁上,有岑怀瑾书的“眠云梦月”四字,摩崖石刻,字径约1.2米,龙飞凤舞,笔力雄健。杂莳花木,四时如春。拥翠亭上有“清晖阁”,与东、西、南三面诸峰并峙,白云缭绕,称“清晖款云”。《西樵白云洞志》载有清南海人岑怀瑾所著《漱芳园记》。[67]

在南海博物馆展厅中,一块清同治“西樵山七十二峰图”碑刻呈现在观众面前,“西樵山七十二峰图”碑刻为墨石质地,碑文为阴刻行楷。石碑规格为:宽50.5厘米,高67厘米,厚5厘米,据碑刻记载,此石碑是清同治年间,南海人邹伯奇弟子邹景隆绘制西樵山之图,在七十二峰书院落成时以图勒石以作记录。清代南海人何又雄撰《新建七十二峰书院碑记 》,碑文如下:

新建七十二峰书院碑记

何又雄

国家文教覃敷,人才炳蔚。海滨邹鲁,琢磨成道德之光;天下斗牛,煜焓吐文章之气。况乎星驰俊采,南海为雄;云耸高山,西樵自秀。湛、霍读书之所,方、何讲学之场,岂徒丛桂留人,幽簧啸侣。曹松旧寓,移顾渚之名茶;乌利仙岩,采雷坛之灵药已哉!昭代以来,山居尤口七十二峰峦之望,十三村落之区,莫不户起弦歌,家敦揖让。教化捷于桴鼓,科名振以簪裙。每当乡有大谋,人相会议,环山耆老,借庙西偏。然地湫隘而不文,非所以昭规矩也;人喧嚣而不靖,非所以肃观瞻也。乃集众绅倡为书院,铁泉枕其背,锦岩绷其肩,带鹅鹤而拖绅,拄龟龙而列笏。地灵方集,人杰踵兴。登斯堂也,慨然想前人之劝学,续前辈之同游。樽俎风流,敦槃云集。捣紫姑之仙石,汲木邓之神泉。气象万千,咸萃于此。院创于同治甲戌,迄光绪乙亥而成。松杉蔽亏,桃李华灼。院之左文奎阁峙,院之右崇祀先辈焉。既定规模,寿诸珉石。风云际会,定增名世之巍科;烟雨淋漓,敢蘸悬崖之大笔。[68]

图5-7 “西樵山七十二峰书院”碑刻

云瀛书院,光绪十年(1884)由西樵官山圩附近同人集资兴建。1937年12月26日,郭沫若应省救亡呼声社的邀请,前来南海西樵作抗战演讲,演出会场设在西樵山下官山高街西的云瀛书院。郭沫若在书院后座的舞台上对一千多名青年学生作主题为“抗战必胜”的演讲,他那激昂的语调,铿锵有力的声音,令人信服的道理,博得全场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人们为一睹这位中国当代大文豪的风采,同时也为了接受更深刻、精辟的抗日救国道理,都纷纷涌向云瀛书院,驻足聆听,会场内外挤满了当地各阶层的群众。郭沫若的演讲激励了无数青年学生投入到抗日救国的反侵略战争中去。20世纪50年代初,云瀛书院被改建为粮仓。现仅存“云瀛书院”石碑一块,云瀛书院碑原位于官山圩云瀛书院内,现在南海区博物馆《南海记忆》展览中展出。“云瀛书院”石碑为墨石质地,碑额为阴刻篆书“云瀛书院碑记”,碑文为阴刻行楷。石碑长1.18米,宽0.7米,厚0.065米。碑文如下:

云瀛书院碑记

白云洞口有书院,日:“云溪”。溯其遗碑,合二十七户而建也;并始于乾隆四十五年,道光己亥增廓之,至今又阅四十六年矣。光绪初元,与陈君守之、黄君理堂,论及七乡文教之弛,仕宦之寂,辄慨然,院地困于一隅,不能展拓也。屡欲迁之,志未就。会壬午春,院宇剥饰几倾;同人商葺治之。余语陈、黄两君日:“迁建之议,此其时矣。”询诸众无异言,乃循院之崖麓,逦迤而东。得所谓御屏峰者,其下旷衍如拭,倚山带水。相传,形家称古差,足信者。阅旬月而巨资集。鸠工庀林,堂之、庑之、垣之庸之,东西掖之。后侧为神栖之,之叉于其东隙地,厂寓一区,周以嘉植,改颜“云瀛”,非谓以登瀛,兆吉语也。亦将以喻学焉。夫乡堡设书院,即古党庠术序之遗意。古者,立教在兴礼让,端趋向,裕勋猷。蕲乎古人者,亦必教有本学,读有用书;出诸名山,放乎四海,庶于云瀛之义,副之岂斤斤焉。工文辞,弋科举己乎?抑有说者俗称,建奎阁、文庙,多应科名。然使不根柢于学问,而徒乞灵于山川,视与惰农不耕而望获何异?此又与于废堕之甚者也。是役也,径始于癸未秋,阅明年八月成,共需白金八千两有奇。惜夫,以蓄十年之愿而始遂,遂矣而限于地,至慊然于神柄之所未邃,两掖之辅未宏,他日踵而拓之,此则后君子责也。营地伊始,洗次云导之倡集成会,以为善后。则理堂任之董其事者:麦荣宗、陈启沅、陈寿年、潘佐明,咸有力焉。因备书之以告来兹。

图5-8 “云瀛书院”碑记

里人梁启康撰并书丹,陈植榘篆盖。

光绪十年岁在甲申秋仲吉旦泐石,潘石朋刻[69]

书院是乡宦士绅、文人学子读书讲学、读诗论文聚集之所,既有由官方出资办的书院,也有由地方名流筹资办的书院,但后者居多。书院开办的多少,体现地方文化与经济的兴衰。南宋,南海桂城叠滘有洙泗书院;岗从宋代开始各村就有书院,石乡有御史祠和文江书院。

图5-9 丹灶仙岗陈氏书院

明代中叶,南海丹灶有仙岗书院(今仙岗会场)、扶溪书院(今银河村委会),招徕四方学子,两所书院曾培养出多位名人。书院除学习功书、读诗论文、勤习翰墨,以应科举外,还学经世教文和学以致用的时文。书院山长除主讲外,还兼总院务,推举道德文章,两相辉映。亦有社会名望、博学宿儒担任此职,学生要有一定文化水准才能到书院就读。南庄境内书院于明代也盛极一时,多属各官贤绅私人讲学性质,讲学内容偏重心性,谓之“理学”,形成自由讲学的风气。当时南庄较有名的书院有端州书院(今河滘)和贺丰书院(今贺丰村)。唐溪书院于明末由广西总兵李若珠(小塘村沙园人)带头,发动富家捐资兴建的,位于今南海第二水厂西侧,曾因由多位进士、举人任教,名声卓著,一度成为士子讲学和研究经史的场所。

清代,南海境内也有不少书院,其中大沥有三间书院:梯云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初年(1851),设在梯云堡水头村(今水头圩附近),由梯云、扶南两堡共建;翘秀书院始建于同治十年(1871)至光绪四年(1878)间,书院设在大圃村杨柳岗(今颜峰村一村);扶南书院开办于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十年(1884),书院设在大镇新龙村附近。据同治《南海县志》记载,晚清时期,官窑有三间书院:云鹏书院,该书院之奎星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书院位于白沙桥西约100米处。书院分四进,前座为奎星楼。书院内有花园亭台楼宇,两侧为走廊,称为青云巷,后座为楼式。该书院在日军侵华、官窑沦陷时为日军所拆毁;彰善书院,该书院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三江司奉清廷命令而兴办地方团练,以抵御太平天国之军兵,当时称彰善公所(旧址在今官窑二中),内供祀战死的团练灵位。后来时局稳定,将彰善公所改名为彰善书院,以培育应考科举才人。此书院于新中国成立后被拆毁;象贤书院建于咸丰六年(1856),位于磡头圩(今属象岭村委会),为南海县、花县两县属下12乡联合同建。此书院在新中国成立前被拆毁。清代,大洲沙开办带中等教育性质的登俊书院。金沙登俊书院创办于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鸦片战争以后易名为登俊社学,其后又恢复旧名。由南沙、联沙、东联、西联等乡按人丁、田亩摊派集资兴建。建筑为一座三进深、两厢砖瓦木石结构的祠堂形式建筑,坐落在联沙下良村前海边,坐东向西,为乡中学子登科之教育场所。书院由民间兴办,以教习科举应试人才为主要宗旨。清代,九江各堡有儒林书院、文明书院、震亨书院、三姓书院、西成书院、象山书院、文澜书院、河清书院、璜矶书院、烟桥书院、观澜书院、桐乡书院、显乡书院、敦根书院、桂香书院、石江书院、水南书院、北村书院等18所书院。清乾隆三十年(1765),平洲境内已有西河村的西河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有夏教的清溪书院、叠滘颖川书院和叠滘书院,岗墉庄书院及兴贤书院。明代沙头的书院曾盛极一时。阉党魏忠贤专政,废天下书院,南海境内的书院尽毁。清初,书院复兴,以研讨经传辞章为主,为教习科举应试人才而设。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书院逐渐被学堂所代替。晚清时期,沙头堡有石岗书院、水南书院、北村书院、桂香书院。石岗书院,在石江江尾村崇报祠;水南书院,在西桥村三圣宫旁,道光十五年(1835)建;北村书院,在北村向明观音庙旁,同治四年建;桂香书院,在朗星大老村口增华里侧,始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民国二十年(1931)被烧毁,事后修复,到沦陷时期再被拆除。桂香书院又名文庙,是由崔甸(号海门)发起,得到古渡头坊谭德宣、谭德望兄弟俩的资助,黄亨与邓士宪两人积极主持筹建而成。桂香书院是沙头堡四大书院的魁首,凡经科举进入仕途的考生,必须进此书院受训,受训测试不合格,就没有资格上京赴考。书院左侧有先达祠,是祭祀科甲仕宦的祠庙;右有崇义祠,是祭祀乐善好施先人的祠庙。两祠建立,鼓励人们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为百姓造福,崇德报功。

溪山书院原在盐步永平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区茂松撰碑记其事。乾隆间阖堡重修,庄有恭撰碑为记。道光五年(1825)又重修。溪山书院规模宏大壮丽,深三进,占地约3000平方米,后有奎星阁,阁后为后花园,园内有花木鱼池之属,环境清幽。东西两厅为“书带草堂”、“有筠竹馆”,正堂挂“蕊珠群玉”匾,后堂设历代名儒牌位。书院匾额、楹联琳琅满目,现仅录得周元咏题东厅先达座前联:“大雅几人同,词赋楚江怀宋玉;高风千古在,祠堂濑水祀严陵”,其余俱无可考。盐步人、嘉庆进士梁序镛有《溪山书院》诗:“满苑东风吹绿苔,三年小别又重来。柳条最是多情甚,尽日飞花到讲台。”

莲峰书院位于佛山市石湾莲子岗丰宁寺侧,是一间保存完好的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莲峰书院始建于清初,由康熙年间最后一任南海知县宋玮召集七堡士绅捐资修建,作为七堡内五十四个村庄子弟科举的教育场所。据《南海县志》记载:“莲峰书院在魁岗堡石湾园尾莲子岗南麓,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宋玮偕大江、大富、魁岗、深村、榕洲、张槎、土炉七堡绅士捐建。乾隆己卯年(1759年)重修,嘉庆乙亥(1815)增建奎星楼。同治,民初又经两次维修。始建时原为昌兴文运七堡会课之所,故又称七堡莲峰书院。”现今保存下来的书院碑记亦有记载:“南海大魁之间旧有文武庙,在丰宁古刹之左……因日久栋宇圮颓,召集各乡绅士拟解奚囊,仍其旧而修葺之兼创后坐,大其规模,以广嘤鸣之雅谊,或品商古今,或会课艺文。” 莲峰书院历代多有修葺,仅乾隆二十三年(1758)各乡士绅就费了七百金,历时三个月进行大规模的修葺。民初废除了科举考试,莲峰书院由于历史上的重要位置,“七堡总局”就设在莲峰书院。七堡所管辖的范围称为“莲华四十六”,后来,连佛山镇亦包括在内,又称为“莲华四十七乡”。莲峰书院是一个培养人才的书院,在七堡之内,凡院考中翰林者,给予“一千元”的“利是”,如中举人、进士者均有不同奖励。莲峰书院是在以前的文武庙基础上扩大的,故有明代的特点,如柱础的复盆式(咸水石),红米石镶嵌的天井石等等。由于几次增修,亦有民国时期的格局,如最后一进的双层楼。

图5-10 佛山莲峰书院

佛山书院位于佛山城区内,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黄兴礼倡建汾江义学于佛山镇栅下铺广德里。嘉庆七年(1802)知县杨楷以旧地低湿,移建于丰宁铺衙旁街分府署左,更名佛山书院。建壁于前,周筑以墙,左右置二门供出入,讲堂、斋舍、厅厨、浴室俱全。咸丰四年(1854)毁于火。同治五年(1865)少府李大经、陈敏书捐俸,偕同佛山人士复建,延师授业。光绪十五年(1889)全镇捐款重修。三十年(1904)改为佛山高等小学堂。次年附设初等小学,为两级小学堂。1912年南海督学附设于此。1916年改为南海县立第一师范讲习所。

文昌书院位于南海县佛山镇明心铺文昌正街(今佛山市城区内),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院内“金碧丹垩,辉映日月”。内祀文昌帝君,“一以培风气之不足,一以作士类之维新”,自此,佛山“文运蒸蔚而起”。李忠定逝世后,乡人士不忘其德,奉其像祀之。

田心书院位于南海县佛山镇山紫铺南泉观音庙左(今佛山市城区内)。清康熙十二年(1673)建,因地环以田,故名“田心”。前为大坪,进而为大门、讲堂、寝室、两厢,井然有序。院内原祀文昌帝君,后又增祀宋儒先贤五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左副都御史左必蕃与侨籍人士重修,并建厅厨。道光八年(1828)再加修葺,并增建房屋、小廊、月池等,将官封赌博房5所拨为院产,总督李鹿坪捐银千两,置房3间,租息皆作为书院经费。光绪末年废科举,文会遂停,经费改拨予佛山学堂,但院址犹存。民国初,佛山教育会曾设于此。

福山书院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佛山镇乡绅为增会文之所,辟讲习之地,尽课程之变,育栋梁之材而捐建于佛山镇纪纲铺纪纲街。以“灾害罕逢,厉虐鲜遇”的佛山为“敛福锡民”之意而命名。书院原为民众产业,后借为五斗司署。民国间改为警察第四分驻所。

西湖书院位于广州市西湖街(今广州越秀区的西湖路)。前身是南海义学,由南海知县宋玮于清雍正元年(1723)捐资创建,雍正八年(1730)知县刘庶也捐资修建,到了嘉庆八年(1803),广东布政使康基田大兴书院,捐资修建了羊城书院及禺山书院,同时也拨司库银扩建南海义学,并将南海义学改名为西湖书院,西湖书院便于此时设立。及至道光年间,西湖书院已逐渐破旧,多处崩塌。南海县人冯侣笙、知县徐佩韦、广州知府锡镛等人倡导集资,再次扩建修复西湖书院。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动工,至三十年(1850)落成,加建东、西两厢和刻书室数间,移昭忠祠到西厢,祭祀广东历代宋朝殉难官绅。后来又加建先贤堂,用于祭祀宋朝周、二程、朱、张五夫子,使西湖书院略具规模。入大门为书院外院,用石栏围绕,设置厨房、水井。书院中有学生宿舍十几间,可住学生四五十人。讲堂后为东、西两厢,是院长备课改卷和住宿的地方,也作为文人交往的场所。[70]

南海学宫位于今广州市越秀区米市路省统战部宗教局大院。1918年建市、筑马路、辟内街——学宫街,就是因这南海学宫而得名。学宫的历史追溯到七百多年前的宋代,据《广州府志》载:“南海县学,原在郡西南隅。始附于郡学西庑,宋嘉定二年(1209)知县宋钧建于县东六十步,宋季毁。元至元三十年(1293),复徙建城西高桂坊崔菊坡祠旧址。明洪武三年(1370)诏兴学校,乃增饰之;洪武二十六年(1393)改门南向。景泰三年(1452)再增建。成化五年(1469)知县吴中易棂星门柱以石。清顺治七年(1650)平南、镇南两藩(指尚可喜、耿精忠)克复广州,驻军城内,居学宫庑舍、牧马两楹之间,基址渐失其旧。康熙二十二年(1683)藩北撤,乾隆二年(1737)请恢复学基,于是旧址尽复,鸠工庀材,学庙焕然。”由上所述,足见学宫虽经火焚兵燹,但南海巨族为邑中子弟求学应举,仍不惜重资屡加修建、扩建,把学宫建得宏伟壮丽,檐柱崭新。南海学宫的范围,据《白云粤秀二山合志》云:“东至忠贤街(坊——今解放中路),西至新店街(今米市路),北至蒲宜人巷(今普宁路),南至华紫巷(今玉华坊)。”据《南海县志》记载,南海学宫占地面积为:“地纵六十五丈,横二十八或二十五丈”。从南至北的建构依次有戟门、泮池、大成门、露台、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南海学宫的主体建筑是尊经阁。1866年,康赞修任南海县志编修,在这里设修志局,康有为随祖父来此,于学宫中的崔清献祠拜陈鹤桥为师,学习经籍。又拜举人梁健修为师,听其讲学。1867年,康赞修调任连州训导,康有为因年幼而回到南海故乡苏村。

图5-11 广州南海学宫

会馆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繁衍的一个分支,独具特色。明清时期的北京宣武,是当时北京乃至全国知识、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士人文化构成了宣武文化的主体,而存在于宣南的众多会馆,就是形成这一文化的摇篮和重要载体。孙中山、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鲁迅、陈独秀、李大钊、赵世炎、秋瑾等历史人物都住在宣南的会馆或曾在这里活动。[71]

南海会馆是康有为在北京居住和进行维新变法活动的地方。南海会馆旧址位于原北京市宣武区米市胡同四十三号。据叶恭绰《北京岭南文物志》一书记载,各省在京会馆创建于明代初期。广东省在北京有会馆始于明嘉靖末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年,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当时广东士人读书的风气极盛,在科举制度的吸引下,他们纷纷到京师“共奋功名”。由于从广东到北京,千里迢迢,到京后人地生疏,只得租住客店,经常受到店家的苛索。到了嘉靖末年,在京师供职的一些粤籍官僚,出于同乡之谊,便相互邀集,筹措资金,在北京购置房产,供到京应试举人住宿之用,于是在京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会馆。[72] 蔡廷锴在为叶恭绰《北京岭南文物志》一书所作的序中说:“当时创设会馆的动机,主要是笃于乡土之谊,便于来京应试和旅居者而设。”[73]

南海会馆创设于清道光四年(1824)。据《新建广东南海会馆碑记》记载,自清朝开科至道光初年,广东举人中额者72名,来自南海县的占四分之一,南海县每次来京会试者不下百人。因当时还未设南海县属的会馆,省属会馆又限于地方窄小,所以仍有不少举人只得就市为舍。道光三年(1823)一些南海籍的官僚开始议建南海会馆,并捐资筹备。都察院右副御使吴荣光,以及南海人李可琼、邓士宪各捐五百金,余者多少不等。不久,共筹捐资金一万三千两,先购得宣武门外米市胡同曾任工部尚书的董邦达故第进行修治。此后,又将余款再购米市胡同房舍一幢出租,将所得租金作为馆中经费,并雇专人负责管理,南海会馆正式设立。据记载,所购董邦达故第“形势安恬,堂庑爽恺,花木竞秀,丘壑多姿”。光绪六年(1880)时,因南海县进京应试举人越来越多,原有的房屋不够住宿,有的举人竟住到户外走廊里。为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又购得南侧宅院,共有13个院子,190余间房,形成四进格局,各院自成体系,院与院之间有门相通,房与房之间有走廊相连,布局整齐,院内环境十分幽雅。其中北进中院的“七树堂”,因有七棵古槐而得名,是康有为多次来京时居住的院落,民国交通总长前清进士叶恭绰为其书写牌匾“七树堂”。[74] 七树堂前院内有假山,长廊壁间嵌有苏东坡观海堂帖片石刻,院北屋犹如小船,窗上镶着西洋五色玻璃,康有为称之为“汗漫舫”。

光绪十四年(1888),康有为又从广东赶到北京应试,仍住在南海会馆七树堂的汗漫舫。到京不久,他就满怀救国热忱写了一封言词激烈的《上清帝第一书》,奏章曰:“强邻四通于外,奸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提出“变法成,通下情,慎左右”的变法主张。他慷慨激昂地说,如不变法,数年之间,将会出现“四夷侵于外,乱民侵于内”的局面。这篇上书虽然没有送到光绪皇帝的手中,却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广为传抄,产生很大的影响。上书没有被接受,应试又遭落第,这对康有为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不久,他回到广州,开始聚徒讲学,培养维新变法志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康有为再次进京,还是住在南海会馆。是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1300多人,聚集在松筠庵,发动“公车上书”,再次提出变法主张。8月,康有为在南海会馆几次和其他维新人士集议,决定成立强学会,康有为作《强学会序》,痛陈列强侵略下的危迫形势,阐明成立学会挽救时局的宗旨。8月17日,康有为又在南海会馆自己出资创办《中外纪闻》,每次发行两千多份,宣传维新思想。南海会馆既是康有为的住地,也是《中外纪闻》报办公所在地,维新派人士和强学会成员经常出入于南海会馆,康有为经常和维新志士在他所居住的七树堂小亭中商讨变法大计。故而,南海会馆门庭若市。维新声势的增大,引起了顽固派的惊恐。1896年1月,慈禧太后下令查禁了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康有为只得返回广州讲学。在这期间,康有为写了139首诗,艺术地概括了他这时期领导公车上书和创办强学会的历程。这些诗大都在南海会馆写成,故以他居住的汗漫舫作为诗集的名称,题为《汗漫舫诗集》。

光绪二十三年(1897)冬天,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时,康有为又赶赴北京,再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变法。在经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一再推动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了“明定国是”诏,掀起了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运动。在这段时间,康有为在南海会馆不断地向光绪上奏折,并呈上《日本变政考》和《波兰分灭记》等书稿。据他学生麦仲华说:“南海会馆是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的地方,它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地位举足轻重。”之后,南海会馆与北京诸多的会馆一样,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走向衰落。自从南海会馆建成后,南海县在科场上也一再创下佳绩,见证了南海科举的辉煌。从建会馆时至科考末科的1904年,在30科会试中南海有近百人高中进士,包括清咸丰十年(1860)探眼林彭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榜眼谭宗浚。南海会馆碑现立于北京宣武区米市胡同,碑高136厘米,宽73厘米。吴荣光撰并正书。[75]

图5-12 北京南海会馆

新建广东省南海县会馆碑记

吴荣光 撰

晋郭璞言:“南海盛衣冠之气”,盖金山、珠海,扶舆磅礴,人文辈出,共奋功名。况乎圣化涵濡含醇咏德荷亭衢羾路者,于于而来,日新月盛而不知凡几也。

国朝制科,广东九郡举人中额,七十有二名,每科广州郡几居其半,广州十四属,南海又几居其半。新旧科来京会试者,不下百十人。迨会试后,留京过夏者、谒选知县者、赴试京兆者,又若。而人郡属统一会馆,限于地而不能遍容。嘉庆年间,同郡顺德温少司马汝适率同人建顺德邑馆,余官京师,窃谓南海,省之首邑也,公车来者,无庀积之所,以致或赁僧庑、或僦市舍,为北道主人者,其谓之何?志未就而出为巡道。

图5-13 新建广东省南海县会馆碑记拓片

道光癸未(1823),余陈皋浙江,同里廖水部牲手贻一缄,曰南海议建会馆。甡,寒士也,倡捐百金,同人踴跃襄助,已得千金有奇。余喜前志之竟成也,亟分养廉五百金复之,由是而李都转可琼、邓观察士宪各捐五百金,合之同邑官京师及公车候选所捐,及廖明府翱、劳明府光泰先后劝捐在籍诸友,共得一万三千两有寄,购宣武门外米市胡同董文怡公邦达故第,仍其式廓,略加修治,始于甲申(1824)之冬,迄于乙酉(1825)之春,工既蒇,又以其余资置公产本胡同房舍一区,每午出租得息作馆中经费。此馆为董文恪公子相国诰岳降福地,形势安恬,堂庑爽垲,花木竞秀,邱壑多姿,庶几旅人于处,君子攸芋乎。

尝考《礼》有候馆,《诗》称适馆。汉公孙宏作三馆:一日钦贤,以待大贤;次日翘材,以待大材;三日接士,以待国士。艏不同而舘之义则不同,他日计偕来者,爰得我所,所至如归,萃同井同里之人,乐其群、敬其业,求所以副,此为贤、为才、为国士之实者,以备大廷之选。内而黼黻盛业,外而霖雨苍生。

或有因此馆而思乎经始者,其捐题人名、银数、及馆中椽架、屏席、器用件数,并公产房舍间数,另勒于碑阴。

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前兼署湖广总督、刑部郎中、军机章京、掌河南道监察御史、翰林院编修、里人吴荣光撰并书。

道光十五年(1835)岁次乙未日月立石[76]

云衢书屋位于广州大塘街,是康有为曾祖父康健昌所构筑。康健昌,一名式鹏,号云衢,官福建按察使,辞官后于广州大塘街建造云衢书屋。1890年康有为在此居住并讲学,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等。当时康有为已接受西方进化论思想,在这里向学生讲“人自猿猴变出”的道理[77]。云衢书屋于戊戌变法后充公,后辟为马路。1913年康有为自日本回园,广州巨绅邓华熙等联名请求广东军政府发还康氏产业,由于云衢书屋已辟马路,无法原物发还,便把回龙舍作为补偿。回龙舍旧址位于今广州华侨大厦附近回龙路,原为周东生产业,是一座深宅大院。周东生因被抄家充公,遂将此宅拨给康有为。1916年初,康有为的二姨太梁随觉在此居住。康有为定居上海之后,将此屋出售,后辟为马路,这就是今天的回龙路。[78]

邱氏书室位于今广州中山四路长兴里。此院为广东省邱姓族人集资兴建,倡建人为增城举人邱觉黉,1804年动工,1806年建成,耗资四五万两,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1891年康有为在此讲学,包租书院东面二楼一部分,学生也住在那里,当时称为“长兴学舍”。康有为回忆说:1891年“始开学堂于长兴里讲业,著《长兴学纪》以为学规,与诸子日夕讲业,大发求仁之义,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79]。当时慕名来学者,除了原来的学生陈千秋、梁启超外,尚有韩文举、梁朝杰、曹泰、王觉任、麦孟华、徐勤等。康有为在这里完成《新学伪经考》等著述。邱氏书院是广州仅存的康有为活动遗迹。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租借邱氏书室,创办长兴学舍,聚徒讲学,著书立说,研究维新改革理论,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1892年由于邱氏书屋租地太少,而慕名求学者甚众,康有为遂迁往卫边街邝氏宗祠。邝氏祠遗址在今广卫路与吉祥路附近卫边街,康有为在此撰《孔子改制考》等书。1893年冬,康有为从邝氏祠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仰高祠遗址在今文德路十三中内,已废。康有为称其学馆为“万木草堂”,以树木喻树人,含有培养千千万万国之栋梁的深意。以梁启超、陈千秋为学长。康有为在此著有《孟子为公羊学考》、《论语为公羊学考》、《春秋董氏学》等书。1895年康有为上京考试中进士,并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上书失败后仍回广州讲学。万木草堂一反旧式书院的传统,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有重大的改革。康有为在教学中既讲孔学、理学、史学,又讲西学,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学以致用,培养维新人才,使万木草堂具有了一些新式学堂的性质。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等后来都是康有为革新中国的维新骨干,其中以最梁启超为著名。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万木草堂办学期间,从学者百余人,培养了梁启超、麦孟华、徐勤、梁朝杰、韩文举、龙泽厚、王觉任等一大批维新变法人才,成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阵地。同时,康有为在此编撰完成了两部著名的变法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确立了以“托古改制”为核心的变法主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开展。1898年10月,戊戌变法失败后,万木草堂亦遭清政府封禁。

图5-14 广州万木草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