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私塾与文化教育的兴衰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私塾与文化教育的兴衰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时期,南海私塾主要有家塾和村塾。古代南海的文化教育是以私学形式出现的。南海第一所私学创设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新中国成立时南海全县仍有私塾173间、塾师148人、在塾学生3450人。1953年,南海县人民政府将全部私塾加以取缔,结束了私塾教学的历史。据民国期间《南海佛山市政公报》载,南海“私塾几数倍于学校”。民国二十三年,南海县政府严令取缔私塾,但九江私塾仍未绝迹。

南海古建筑历史文化:私塾与文化教育的兴衰

明清时期,南海私塾主要有家塾和村塾。其办学形式灵活、简便,有由闾里、宗族、房头创办的,有富户人家设立的,有塾师自办的,也有数家合伙聘请塾师教授自家子弟的。古代南海的文化教育是以私学形式出现的。南海第一所私学创设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宋代,在“仕途经济”的刺激下,尤其是南宋以后在朱熹理学影响下,南海私塾有较大发展。元代,虽提倡社学,但各类私塾仍具有一定的规模。明代,因推行社学制度,私塾规模一度有所回落。社学几经兴废,办得好并坚持下来的并不多,但明代南海受理学影响仍很深,因而私塾仍然不少。民间传诵“家诗书而户业学,即卑微贫贱之极,亦以子弟知读书为荣”。清代,因社学衰落,私塾迅速发展并遍及乡村。据《南海县志》载:“士以笔砚为恒产,教授为生涯。穷村僻壤有塾学,稚子不任力作,概令读书。虽樵牧童竖,罕不识字者。”清末废科举兴新学,部分私塾改办为新式小学堂。由于私塾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民国八年(1919)、民国十二年(1923)、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民政府明令禁办私塾,对私塾严加取缔;抗日战争期间,复令改私塾为国民学校。尽管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私塾存在。新中国成立时南海全县仍有私塾173间、塾师148人、在塾学生3450人。1953年,南海县人民政府将全部私塾加以取缔,结束了私塾教学的历史

大沥私塾 清代,大沥民间开办了不少的私塾、书舍、小学堂,较有规模的私塾有12所。私塾由宗族或富有人家延聘塾师到祠堂或家中教育其子弟,酌给束修(报酬),宗族外或家外人不能入塾就学。民国年间,大沥共有私塾38所,较有规模的私塾有19所。民国二十三年(1934),政府严令取缔私塾,但私塾仍未绝迹。[1]

丹灶私塾 明清时期,丹灶的私塾分两种:一种是富有人家或宗亲延聘有学问的人到家或家祠、宗祠教育其子弟,酌给束修,如康有为童年时在家接受塾师简凤仪的启蒙教育;另一种是私人利用其住所或租赁祠庙设塾,收取学费,属职业性质。清同治光绪年间,乡内私塾比较兴旺,同时家塾则相对集中在较富有的地方,仅西城村就有私塾20多所。晚清至民国初期,丹灶私塾遍布各乡村。据统计,1885至1950年间,丹灶有如下私塾:理臣私塾、志勤书屋、文辉私塾、钓浦私塾、灿尧私塾、华宝祖私塾、笑河私塾、平山私塾、周星私塾、凤生私塾、庆石私塾、禧棠私塾、果溪(梅庄私塾)、均让私塾、仰贤私塾、信臣私塾、景廉私塾、梅庄私塾、迪儒私塾、汉钟私塾、耀始私塾、冯村私塾、龙规私塾、文赞私塾、其珊私塾、女子私塾、家锐私塾、富仪私塾、梦洪私塾、松轩祖馆、锡山祖馆、陈氏祠设馆、塘口坊设馆、世祖馆、淑芳私塾、公道私塾、剑光私塾、隐梧家塾。新中国成立前夕,丹灶地区还有私塾39所。其中以康氏炳堂家塾、西城村游十六办的女子私塾、大杏扶溪书院和仙岗村仙岗书院较为有名。著名学者有方献夫、冯成修等。[2]

表5-1 1885—1950年丹灶地区私塾情况一览表

续表

官窑私塾 晚清时期,官窑境内商业鼎盛,当时学塾多设有尺牍论说精选、珠算、声律启蒙等。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提出整理私塾,但官窑未普遍实行,私塾与学校依然各行其道。民国二十六年(1937),官窑的大小榄松岗圩、官窑圩等乡镇地方,有私塾不下20余间,县下令官窑分所将各私塾立予解散。但私塾和变相私塾仍未绝迹。[3]

和顺私塾 和顺境内私塾多是在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建立的。据统计,清代和顺境内各乡村私塾、书舍、书院主要有梅松书舍、兴贤书舍、浩社书塾、天贵书舍、恒至书舍、泰伍书舍、吾郁公书舍、毕灿私塾、洲表私塾、孔姓私塾、兴贤里私塾、三和里私塾、万边私塾、云屏私室、宗盛公私塾、三多书院、金龙书舍等。[4]

黄岐私塾 清末民初,黄竹岐堡、泌冲堡内各村均有私塾。据民国期间《南海佛山市政公报》载,南海“私塾几数倍于学校”。黄竹岐村有梁典文私塾、陈维得私塾(两塾后并为典维私塾)、陈灼文私塾、梁瑶圃私塾、梁蔚文私塾、陈畴五私塾、何岳生私塾、梁芝进家塾等。沙溪有同福堂私塾,白沙涌口有宝光书舍。漖表私家厅、二房厅,北村孖祠堂,南村孔氏宗祠均开设过私塾。[5]

金沙私塾 新中国成立前,大洲沙境内有私塾15家,分为家塾与村塾,称蒙馆、书馆,是儿童初入学启蒙之馆所。私塾多设在家里或小厅堂,人数较少,设备简单;后两种多设在祠堂或厅堂里,设备略齐,学生亦较多。据统计,大洲沙境内书塾有南沙的向南书塾、三村书塾、一村书塾、六甲书塾;罗行的广益书塾、田心书塾;下滘的横基书馆;西岸的西耕书塾、南四学堂、何章书塾;西联的伦叙书舍、军祖书舍、李氏学堂、荫远堂书室、洁川书舍。新中国成立前夕,大洲沙还有15家书塾。[6]

表5-2 1949年大洲沙境内书塾一览表

续表

注:上安、新安、高海、中安、下安、东联等村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无书塾。

九江私塾 清同治至光绪年间,九江堡从象山至忠良岗不足两公里的地段就有私塾六七所。民国二十年(1931)九江市私塾有木本学塾、崇文学塾、时敏学塾、励志学塾、共济学塾、坤范学塾、正南学塾、垂远学塾、养和学塾、黻廷学塾、南兴学塾、志立学塾、光益学塾、务本学塾、英华学塾、龙骧学塾、首阳学塾、爱莲学塾、治本学塾、伯骥学塾、启奎学塾、道正学塾、椒升学塾、辑芸学塾、肇元学塾、励群学塾、知新学塾、励勤学塾等28所。民国二十三年(1934),南海县政府严令取缔私塾,但九江私塾仍未绝迹。[7]

九江礼山草堂 原址为南方陈兆昌堂祠,又名石鼓祠,位于九江镇南方村忠良岗(又称礼山)麓今南方小学校园,是当年朱次琦南归讲学的地方。清咸丰六年(1856),朱次琦南归,在南海县学宫尊经阁讲学,宗族故旧之子弟多追随从游。九月,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朱次琦返归九江。咸丰八年(1858),朱次琦居九江(今九江镇下西太平村),据《朱九江先生年谱》记载,“先生居九江先人敝庐,方宴而已”[8]。从学者由远方而至,日渐增多。在九江南方礼山下陈氏宗祠讲学,称“朱馆”,有古大夫归教州里之风。后来,人们称这间位于礼山山麓的学堂为“礼山草堂”,朱次琦在此讲学二十余载。其讲学大旨,无分汉宋,皆以修行读书为务,早晚上课讲论,必列举经史、掌故、性理、词章,阐发其精要,令学者日有启发。从学者,初时听讲学,似觉漫无边际,而后则日益信服,愿终身追随学习。至朱次琦过世后,犹有留在草堂不愿离去的。朱次琦日常唯与宗族乡人学者相见,严训子弟,束修守法。而兴修祖祠,积谷备荒,治堤筑笕,无不竭力。朱次琦讲学,关注世务,重视实学。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载:“先生壁立万仞,而其学平实敦大,皆出躬行之余,以末世污俗,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不为无用之空谈高论。”朱次琦开设经学、史学、掌故之学、性理之学、词章之学等“五学”课程,对学生提出“敦行孝悌、崇尚名节、变化气质、检摄威仪”的“四行”标准,要求学生达到“诚心、谨慎、克己、力行”的规范,努力上进,为国效力。[9] 朱次琦门下高足,出了不少有用之才。康有为、梁耀枢、简朝亮等均出自其门下。朱次琦自山西归,礼山讲学,孜孜不倦。整日正襟危坐诵读,并无丝毫倦容。光绪七年(1881)八月,朱次琦谢绝一切应酬,致力于整理书稿。虽奋力写作,但知时日无多,很难完成,遂将书稿全部烧毁。光绪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过逝,终年75岁。后门人简朝亮收集朱次琦的诗文暨附录,编成《朱九江先生集》10卷。光绪二十年(1894),门人集资在下西村太平约桑园围基外建祠纪念,祠门额书“朱先生祠”,乡人惯称“先生祠”。祠枕大堤,俯西江,距朱氏祖祠仅数百米,中座有康有为手书匾额“清高亭”。后座供朱次琦石刻像。碑文为门人何炳堃所撰。梁知鉴选碑石,邓骥英书丹篆额。祠在日军侵占九江期间被毁。现将碑文内容摘录如下:

清故京卿朱九江先生祠堂之碑

光绪七年辛巳十二月十九日,九江朱先生卒。越十有三年甲午,门人怀其教而思有以妥其灵也,作祠于其乡祀之。先倡其议者梁君绍熙也,赞成其决者罗君傅瑞也,身莅其事者卢君庆云、谭君则贽也,敛金助工者及门弟子暨小门生不一其人也,司出纳,始终其事而奏其成者,先生族子麟元也。熵垄从诸君子后,奔走其间,因人成事而已,无能为后也。祠基枕堤而俯江,距朱氏祖祠数百武,声相闻,望相见也。祠制堂建四楹,中设龛奉栗主,雕饰不事,无取乎华也。堂下两廊接大门,步趋甚舒,无伤于促也。祠外三面余地,缭以垣,右营一牲所,左筑一像亭,石刻先生画像在焉。祠前小池,广与祠齐,池外子堤相对如案,卜宅栖神,得其所矣。鸠工于季春,告成于仲冬,凡费白金四千余两。祠成,因记其缘起,俾后人得所览观,至先生德行、事业、师表,在人皆吾徒所当,则而像之者也。古人考室作庙皆有诗,因援其议作诗十章以歌之,愿相与共勉焉。诗曰:

於戏先生,命世大孺。惟孝夙成,三年倚庐。

弟兄师友,轼辙同符。人伦轨范,循良楷模。

先生通籍,晋阳出宰。奉使解纷,冰消瀚海。

父母襄陵,政成半载。泽流平河,千秋长在。

先生建策,豫社冠纷。当道懵如,听高不闻。

报檄出疆,贼跄河汾。退修初服,颐志典坟。

先生里居,徵命不起。匪幽云高,义在知止。

晚晋头衔,荣膺朝旨。抚时感怀,太息无已。

先生著作,等身有书。垂死病中,悉付焚如。(www.xing528.com)

假定年稿,莫待居储。委心随化,还归太虚。

先生有子,小字三同。父书能读,天赐其聪。

无忧哀毁,及卒以躬。惟彼嗣孙,克绍家风

先生讲学,屏除门户。汉宋持平,实用是主。

拟迹圣贤,通今博古。懿矣典型,春风时雨。

高山同仰,孰云其颓。昔承面命,贯耳如雷。

回忆当年,礼山堂开。庙食阙如,曷示将来。

湛祀白沙,祠立斯盛。力戚众擎,愧彼先正。

通德旧乡,风流仰郑。经营既成,妥侑有庆。

嗟我同人,□祀来斯。恪遵遗教,无忝找师。

儒术攸兮,义利两歧,勉崇实学,继轨公徽。

宣统二年春二月乙亥朔越十二日丙戌立石[10]

罗村私塾 明清时期,黄鼎司属下丰宁、大圃、西隆、沙堤、兴贤等堡的私塾有家塾和蒙馆两种。罗村境内的家塾很多,几乎村村都有,较有影响的有瀚莞书舍、竹轩书舍、曾安家塾等。直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仍有几间私塾存在。到1952年才全部取消改为学校。[11]

平洲私塾 清光绪元年(1875)平洲林岳村已有吴家祠私塾和南福私塾。宣统二年(1910),平洲梅园村有汝堂私塾。民国时期,平洲境内的私塾很多,每个自然村都有,私塾随时局环境及经济情况变化,时断时续。[12]

沙头私塾 晚清时期,沙头境内开设的私塾有石江南边村的少波学塾、行社学塾、端堂学塾、开智学塾、动公学塾;北村塘基坊的瞻秀书舍;水南沙涌周家村的云巢书舍,南池下涌黄的敬南书舍、兰轩书舍;山根樵阳村的月台书舍;朗星世老村的仓梧书屋、龙潮书舍、艺圃家塾,大朗村的拍隆学社,南畔田心村的育群书舍等。此外,同治八年(1869)开办的沙头义学,亦属私塾性质,设在沙头圩新市长乐街义仓内。民国时期,沙头乡内私塾颇多,先后开设过仙槎学塾、育昆学塾、锡俦学塾、奉酬学塾、联芳书舍、玉溪书舍等60多所,分布在沙头城区(圩)及各乡村,其中较多的有水南、郎星和南金村。新中国成立初期,沙头的私塾大多数已停办,只有在沙头圩和山根村仍开有2所。[13]

表5-3 民国时期沙头乡私塾情况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狮山私塾 狮山区域的私塾分家塾和村塾两种。清至民国,狮山区域的敏南、敏西、根溪、黄边、黄洞、唐边、紫冈、上社、江美、白藤、尚贤、旧誉洞等村办有近30所私塾。抗日战争期间,社学、私塾遭日军摧残,大部分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私塾重建,私立小学兴起。新中国成立后,私塾全部被小学代替。旧式教育结束。[14]

图5-1 西樵松塘村汇川家塾

西樵私塾、书舍 西樵境内最早开办的私塾是百东大岗圩的干林私塾,开办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开办时间最长的是简村陈励儒学塾,创办于光绪十二年(1886),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军入侵广州、佛山时结束,长达52年。民国期间,境内私塾比学校多,前后共办过私塾198间,先后在私塾任教过的塾师288人。西樵各乡村都曾开设过私塾,私塾、学塾、家塾最多的地方是上金瓯松塘村,一村就有六七间私塾。[15]松塘汇川家塾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建于清。坐东北向西南。单间二进,通阔5.4米,深11.25米,面积62.37平方米。花岗岩条石地面,花岗岩石墙脚,双隅青砖清水墙,花卉瓦当,镬耳封火山墙。该建筑是上金瓯松塘村保存较好的书院建筑之一。[16]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大夫家塾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家塾主人区次颜(1525—1593),号璧江,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己酉科第八名举人,诰奉直大夫,广西养利州知州,隐退后心念故里,返乡修建家塾,传授半生所学,福荫乡梓。家塾原有大木柱四根,“春天阴雨,木柱干爽;秋冬干燥,木柱油润”,村人不知其名,美其名为“拗春天”,木柱记述了主人公四百多年前,隐退返乡办学的美丽传说。松塘培元书舍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为西樵松塘村区氏祖先在清代办学育人的学舍,区氏一族蒙以养正,以育人为本,培养纯和之生命力,故书舍取名“培元”。三间两进,总面阔10米,总进深24.65米,占地面积246.5平方米。花岗岩条石和传统阶砖地面,花岗岩石墙脚,青砖清水墙,镬耳封火山墙。头门前廓三步梁架,木雕瑞兽柁橔。该建筑是南海区保存较好的书院建筑之一。[17]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养正书舍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书舍产人区翰辉,因善德而成三水岗头村乡贤梁知鉴的妹夫(北洋政府总理梁士诒的姑丈)。清光绪年间,诰赠“征仕郎”,成就了“福缘善庆”的传奇。书舍由本村翰林公区大原题匾。

小塘私塾 清时,私塾记录不全,有记载的私塾有:乾隆年间的狮西西竺村前堂家塾、丰量村宏照家塾、大何村佛威私塾;光绪元年(1875)至宣统元年(1909)的狮岭大珠岗村私塾、黎边君济书舍、黎边私塾;嘉庆年间的小塘黄仲恩家塾等。民国期间,开办私塾较多,曾办过74所,每年平均47所,私塾最多的年份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有59私塾。较有名的为民国十五年(1926),里人邓鼎华在小塘圩横街开设的鼎华私塾,他教学严谨,注重知识,注重实用,以启发式由浅入深,所教出的学生大都品学兼优。[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