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樵山道教建筑:龙母庙、云岩古寺、白云洞

西樵山道教建筑:龙母庙、云岩古寺、白云洞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樵山的寺庙中大部分属于道教建筑。西樵山与水有关的寺庙有位于蟠龙洞内的龙母庙,创建于1938年,建筑面积约404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樵山南部蜘蛛峰东喷玉岩内的云岩古寺,依岩而建,经多次重修。西樵山白云洞奉祀吕洞宾,建馆者系何人均记录在创建云泉仙馆碑记中。

西樵山道教建筑:龙母庙、云岩古寺、白云洞

道教创于东汉,尊崇老子教主,以《道德经》为基本经典。另一说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主,经典分大、中、小乘。道教与下层人民接近,相信万物有灵,神话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民间故事中的人神鬼怪都可登堂入室,教义和神仙系统极为庞杂。道士崇尚采药炼丹,符箓禁咒,追求羽化登天,这当然不可信,但对古代化学、冶炼、医药等也有一定贡献。

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文化底蕴深厚,西樵山的文明进程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理学名儒官吏在这里寄情于山水,湛若水、霍韬、方献夫等各承师说,在西樵山开书院讲学,招徕四方学子,因而士气颇盛,西樵山因有“理学名山”之称。西樵山曾建筑有不少奉祀儒教名贤的祠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白沙祠、甘泉祠、霍公祠、韩公祠、高士祠等建筑,这些古建筑大部分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湮灭了。[25]

南海旧志记述道教活动的事颇多,其中最早为五代南汉时乌利道人到西樵山炼丹的记述。此后有关道教的活动,也主要在西樵山一带,其中以云泉仙馆为最显著,而道徒活动场所存留至今的也主要是这一处。西樵山一带历史上存在过的道教活动场所主要有:存真仙馆,奉祀吕洞宾,位于官山龟岗,建于清代,20世纪50年代拆毁;玉泉仙馆,奉祀吕洞宾,位于碧玉洞中,建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前已毁;蟠龙仙馆,奉祀何仙姑,位于蟠龙洞莲花石近处,建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前已毁;妙阳仙馆,奉祀紫霞仙姑,位于紫姑峰西北面,建于唐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易名紫姑庙,新中国成立前已毁,现仅存花岗岩石柱4根和紫姑井2口。

西樵山的寺庙中大部分属于道教建筑。这些寺庙,大略可分如下几类:一是与道教教义有关或是受道教尊崇的神仙寺庙。如北帝庙,祀真武帝君,原称玄武,宋以后改为真武,形象为龟和蛇。在我国古代四神和二十八宿排列上,玄武位于北方,主水。有人说,水为五行之首,广东是水乡,特别重视北帝,庙也特多,有些称为祖庙。此外有华光庙(祀西方金神,传说华光俗姓陈,能伏火,压制火灾)、三元宫、三官庙、三界庙(祀天、地、水,为道教三元)、太上老君(道教始祖之一)庙、吕祖庙(道教八仙之一)、文昌庙(祀梓潼帝君,管文化昌明和人间禄籍,关系到读书人的仕宦前程)、关帝庙(祀关羽,明代道士上书皇帝将关羽进爵为帝,威武忠烈,又称武庙,与孔子的文庙相匹)。位于西樵简村冈头村南的北帝庙,始建年月不详,先后经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道光二十六年(1846)及民国十四年(1925)等几次重修。庙为纵轴线布局,一座三进,抬梁式木构架,方石檐柱。硬山式顶,绿琉璃瓦,有滴水,檐口饰灰雕狮子。花窗式大门扇,门面正南。门外有石座狮子一对。庙内木雕为官山建兴造,以花鸟图案为主。石雕有石将军、石狮子和石天井栏等,雕工精巧。二是与水有关的神仙寺庙。主要有洪圣庙(祀南海昭明龙王,以广州南海神庙最著名)、天后庙或称天妃庙(祀海神,传说神姓林,五代时福建莆田人林愿之第六女,广东天妃庙以深圳市南山丰岛赤湾规模最大)、许真君庙(许真君不知何许人,传说能镇压水怪)、龙母庙(广东以德庆悦城龙母庙最著名。传说龙母姓温,战国末年人,在西边抚养秃尾龙,龙能降伏水患。这类传说在南方少数民族中相当流行,在广东应与古粤族的水上生活有关)。西樵山附近还有潮水庙、龙王庙、迎龙庙、锦龙庙、河神庙、水仙庙、龙母庙等。这类寺庙多的原因在于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河网交错,居民终日与水为伴,水能造福,也能为灾,对水神不无敬畏之感,因而建庙祭祀祈福。西樵山与水有关的寺庙有位于蟠龙洞内的龙母庙,创建于1938年,建筑面积约404平方米,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1984年、1999年曾两次维修。门联为:“龙性真诚威灵四海;母恩广大德被群黎。”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樵山南部蜘蛛峰东喷玉岩内的云岩古寺,依岩而建,经多次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冬被日军炮火击毁,现仅遗下刻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云岩古寺”门额石匾。

云泉仙馆位于西樵山白云洞内,云泉仙馆原名攻玉楼,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南海石岗李攻玉创建。云泉仙馆内的祖堂与墨庄祖堂,建于仙馆前殿左侧,坐东南,向西北,面积190平方米,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为抬梁木构架硬顶山建筑。堂内立4根圆形花岗岩石柱,柱上刻有对联。堂进深9.85米,宽11.05米。墨庄是仙馆接待及书墨藏处。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民国八年(1919)重修。建于仙馆大殿左侧。砖木结构,高两层,抬梁木构架,硬山顶,方块砖地面,进深12米,宽12米,中为客厅,厅前是井,花岗岩地面。正面墙头,有山水人物灰塑。天井两侧为厢房,有门通外。堂中悬有“征西将军岳飞”、“绍兴丙辰良月”的木刻横匾。[26] 云泉仙馆内有三块石碑,即鼎建云泉仙馆碑、增建帝亲殿碑、何白云先生像碑。西樵山白云洞奉祀吕洞宾,建馆者系何人均记录在创建云泉仙馆碑记中。鼎建云泉仙馆碑高133厘米,宽68厘米,楷书直刻。碑文曰:

鼎建云泉仙馆碑

宇内名山皆有神灵以为之主,乃能作镇中区,与乾坤而永奠,五岳其最著也。他如终南、太白、天台、雁荡、匡庐、峨嵋,有胜境则昭灵迹。而高人畸士,借以藏修,往往得山川之灵,成不朽之业。所谓身居赤城,名在丹台者,非直为游观地也。吾粤二樵对峙东西,若金焦两点。东樵名迹颇多,西樵则前明诸老讲学山中,其名遂显。而白云一洞,尤奥窈奇崛。自何子明高士开辟,后代有所搜剔,幽境叠呈,第无以主之,旋兴旋废。道光十八年,邓鉴堂观察慨然倡修。工未竟而归道山。李文川明经,因与诸同人踵其后,修复三湖书院,增建高士祠,祠右为逍遥台,向祀纯阳吕祖师,顾云洞为一樵之胜,而此台尤一洞之奇,易其名曰接东楼。远接东瀛,义盖有取。下有长生丹井,甘洌异常,饮之者痼疾皆愈。一时士女骈阗,挈瓶络绎。佥曰:云洞灵迹,殆钟于此乎。非吾祖师其谁与归?爰集同志醵金共议,于台右旧蕴玉山房故基,鼎建云泉仙馆。中为赞化宫,以专崇奉。左为祖堂,后为禄位楼,又左为饮虚台、永春园、唾绿亭。宫后,右为倚虹阁,上为养云庐,小云泉之所自出,夫云变动不居,一如人世之出处,靡定养之时,义大矣哉。吾祖师忠孝教人,常怀利济。嘉庆丁卯年显迹清江,存活无算。经漕督奏请,敕加奕元赞运徽号,颁行天下,载在祀典。读功过一格,乃奕元赞之金丹,实与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相表里。继自今明山得主,佑启后人。居斯洞者沐浴致教,涵泳圣泽。处则为云之需,出则为雨之遍,风云壮色,山川效灵,将与终南,天台诸名胜并垂不朽。若徒以是为游观之美、景物之奇小之乎。视斯洞矣,呈祖师殷殷垂教之至意哉。是举也,经始于道光二十七年,告竣于咸丰八年,爰综其始末而为之记。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太仆寺少卿历任京畿道监察御史陕甘提督学政冯赞勋拜撰。

赐进士及第诰授资政大夫翰林院编修钦命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署理广东巡抚部院江国霖拜书。

咸丰十年岁次庚申孟冬谷旦立石[27]

图4-18 鼎建云泉仙馆碑

增建帝亲殿碑在云泉仙馆观鱼池畔,长130厘米,宽65厘米,楷书直刻。碑文曰:

窃以黄河为万派之宗,源探星宿;华岳万山之祖,脉起昆仑。故尧舜思源,格于文祖;武周达孝,上祀先公。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报本反始,于义为昭。

辛丑住持公耐道人陈兆平同倡建。

光绪三十三年岁次未孟冬吉日立。(www.xing528.com)

五传弟子登耐道人李树恭顿首拜撰。

里人徐汝良敬书。

省正兴街泗源店刻字。[28]

何白云画像石碑,镶嵌在云泉仙馆观鱼池左侧。碑面有断裂纹。碑高106厘米,宽62厘米。碑的正中阴刻何白云先生坐像。碑额纹饰二龙争珠图案。下款隶书“咸丰已未重阳善与人同垒重募敬刻,西湖潘石朋敬泐”[29]。何亮,字子明,号白云先生,南海人,万历壬子(1612)进士。

云泉仙馆供奉吕纯阳,属道教。后来此攻读的学子逐渐增多,遂将房屋予以扩建,改名为玉楼书院。但由于士子们只是暂时借此地读书,每到秋闱考试,各走东西,各奔前程,庭院无人看管,难免荒芜,于是众议供奉吕祖,由道士住持。道光二十八年(1848)扩建为云泉仙馆,第一任主持人为李宗简,南海人,原系广州应元宫道士,后隐居云泉仙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云泉仙馆重修。为二进歇山顶建筑,有大殿、前殿、钟鼓台、祖堂、墨庄、帝亲殿等。整组建筑依山而建,气势磅礴,精湛别致的木石雕刻、陶塑衬托,别具一格。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云泉馆入道的很多,有内地的,有海外的,有常住馆内颐养天年的,入馆的道友最多时达三四千人。云泉仙馆每年举行三次盛会:一为农历四月十四日吕祖(吕纯阳)旦。诞前三日设宴素菜,后三日皆荤食酒肉。正旦这一天还发送请柬,邀请当地名流参加盛会。热烈贺旦,共叙七天。内地及海外道友多专程回馆贺旦,并各带亲朋同来。馆内照例一律招待。更有各方香客,有远有近,络绎不绝。还有商贩卖艺,三教九流,云集官山圩上,挤拥异常。一时馆内香烟缭绕,士女如云;圩上接踵摩肩,人头涌涌。如适逢住持(馆长)任满(三年一任)改选时,也于是日进行改选。二为农历七月十五日前的盂兰节,“仙馆”举行祭祀历年已故馆友(道友),超度亡灵。凡是馆友家属亡灵,都可安排牌位附荐,诵经七昼。所诵经文,是馆内选出经生,采取儒、释、道三教经书要文,编成该馆经文,叫《三教幽科》。诵经时多向外雇请经生,而馆中道友擅长音乐的参加伴奏,连天钟磬笙箫,经声朗朗,烟气烛光,混成一片。三为农历十一月初六日玉皇旦。玉皇大帝是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相传他总管三界(上、中、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祸福(见《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世俗的善男信女,都来拜贺。这天凌晨,很多香客士女,带备香烛供品,门前鹄候。馆门一开,蜂拥而入,先拜为快。远近香客,纷至沓来,热闹异常。

图4-20 西樵山白云洞云泉仙馆

字祖庙位于西樵山白云洞内白云古寺右侧,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简村堡二十七户文会捐资创建,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并改奉祀为“字祖庙”(仓颉传为黄帝史官,汉字的创造者,故称“字祖”)。书院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总面积约496平方米,砖木结构,前殿为抬梁架硬山顶,琉璃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瓦檐饰有砖雕人物花草图案,地面铺砌大方砖。柱上刻有隶书楹联:“属右行属左行属下行文化同流巢燧以还聿开书契文治,曰秦隶曰汉隶曰晋隶随时递变许徐而外尚多羽翼功臣。”[30] 后殿为面阔三间,三进抬梁架硬山顶建筑。在平面布局上别具匠心在院落的天井中置有一平面方形的四角攒亭。柱上刻有楹联:“泥首献丹枕一缕心香通帝宰,罗胸凝沈墨千年脉圣化神仙。”[31]门廊柱联隶书:“籀篆子孙隶草曾元孳乳日生宏教泽,羲画开天鸟文察地呸臻风会泄英华。”[32]

图4-21 西樵山白云洞字祖庙

图4-22 字祖庙碑记

明清时期,西樵地区乡间遍布着各种各样的神庙。神庙成为人们诉求神灵赐福或去祸消灾的重要宗教场所,几乎村村必有庙。如供奉海神以保佑渔民的洪圣庙、二圣届、天后庙,天妃庙(即妈祖庙);供奉河神及治水功臣的河神庙、水仙庙;供奉道教神祀的北帝庙、文昌宫、华光庙、真君庙、康公庙;供奉佛教神仙的韦陀庙、观音庙、六祖庙;拜祭古代名臣猛将及忠义之士的关帝庙(关公)、开陵庙、侯王庙、太师庙、将军庙、先锋庙、相府庙(包公)、舍人庙;供奉历代帝王的列圣庙、三帝庙;拜祭开天辟地之神的盘古庙;祈求风调雨顺、有求必应的王显庙;此外,还有蚕姑庙、周将军庙、三台庙、华伦庙等。

百西文武庙位于西樵百西村头村,始建年月不详,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四十五年(1780)、道光二十六年(1846)、同治七年(1868)、民国初年重修。一座两进,中为天井。后殿为两进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顶建筑,两边回廊为四檩卷棚顶。方形石柱,绿琉璃瓦,檐口有木雕装饰,前殿正脊饰鳌鱼争珠。前、后殿屋顶四角有陶塑狮子。文武庙主要供奉的是文昌帝和关武帝,其中文昌帝是主管科举仕途之神,而关武帝是英勇和忠义的化身。两百多年前,村头村民就组织了文昌会和神圣会,分别祀奉这两位天神。百西文武庙建筑保存完好,石雕、砖雕、灰塑、陶塑精美,创作于同治年间的多幅壁画画工精妙,并寓意深刻。文武庙正门有石刻对联:“司万古文衡光腾奎璧;禀两间正气义薄云霄。”大殿四条石柱刻着:“祀典由朝廷及乡里上下莫不尊亲;帝德本忠孝为根源文武同归神圣”、“读贤世经一册无非名教纲常;著阴骘文全篇何异典谟训诰”。

云岩古寺位于西樵山南部蜘蛛峰东喷玉岩内,依岩而建,经多次重修。本杏和尚属首任住持。民国二十七年(1938)冬被入侵日军炮火击毁,现仅遗下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有“云岩古寺”的门额石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